龍興祥符戒壇寺志卷十一

仁和張大昌輯xHq中华典藏网

雜述xHq中华典藏网

香山九老會中有禪僧如滿歸洛年九十五及宋代宋琪諸人之九老會則僧贊甯與其列前後皆有一僧以成勝事故香山有句云除卻三山五天竺人間此會且應無惜宋代以多故未舉也xHq中华典藏网

高仲武云靈一之詩刻意精妙與劉長卿皇甫冉諸人倡和如泉湧階前地雲生戶外峰則道猷寶月曾何及此自齊梁以來道人攻文多矣罕有入其流者一公乃能與士大夫更唱迭和不其偉歟xHq中华典藏网

文苑英華獨孤及靈一禪師塔銘xHq中华典藏网

茫茫五濁 愛習如債xHq中华典藏网

何以師 尸羅之戒xHq中华典藏网

卓爾立志 於焉懸解xHq中华典藏网

持佛密藏 俾道勿壞xHq中华典藏网

穎脫諸有 獄視三界xHq中华典藏网

上德不器 大言無方xHq中华典藏网

遺言之文 亦知其方xHq中华典藏网

發彼蒙求 啟迪思量xHq中华典藏网

我皆令發 直心道場xHq中华典藏网

奈何法界 今也則亡xHq中华典藏网

適來豈時 適去豈順xHq中华典藏网

施未及普 天乎不憗xHq中华典藏网

飛鳥無跡 法雷罷震xHq中华典藏网

福庭空虛 來者曷問xHq中华典藏网

言之糟粕 留祕印xHq中华典藏网

佛祖通載釋居簡弔法道禪師塔文黥可息乎身據鼎耳兮息之則殞黥可去乎恩如春風兮去之不忍一念之忍迄于蒙塵黍離闕庭塗炭生靈髮天下僧又安足云邈哉道州隻影問津一笑生還天清地甯眾蠖斯屈老臂獨信隱若敵國賢於長城九里清陰蛻骼是舍草枯自春光奮不夜後世何知婆娑其下其顙有泚兮其容則赭油然而興起兮如聞伯夷之風者xHq中华典藏网

佛祖統載智常禪師贊xHq中华典藏网

知見一何高 拭眼避天位xHq中华典藏网

回觀洗耳人 千古未愧xHq中华典藏网

智常重瞳曾以藥拭之xHq中华典藏网

禪林僧寶曇穎禪師贊東坡曰佛法浸遠相半寓言指法大率相似至於二乘禪定外道神通非我肉眼所能勘騐然臨死生禍福之際不容矣吾視穎之謝世無以異人適城之易然大丈夫也哉xHq中华典藏网

道光新城縣志大智律師釋元照碧沼寺和方元英韻xHq中华典藏网

長江曼嶺截紅塵 謝世忘緣自合親xHq中华典藏网

泉沼倒澄銀漢碧 烟巒還鎖石房春xHq中华典藏网

白雲處士空中俊 伏虎先生物外人xHq中华典藏网

千載高風無復問 獨尋遺跡恨空頻xHq中华典藏网

又釋元照甯國院記新城古東安郡甯國院在其南相去五六里淥渚之北塢所謂青巒山也晉郭文舉來吳嘗棲于茲山鄉人慕之乃塑形立祠以時致祭旱澇患難有禱皆立驗鄉長孫邳立佛宇于祠之旁聞於朝賜名碧流命僧主香火時東晉惠帝隆安五年也逮唐會昌累遭廢毀咸通中里人孫軒與眾進狀乞請重建遂復舊額中和間巢寇作亂悉煨燼至光啟三年杜太師稜修葺廊宇建石幢于殿砌晉天福八年院僧得求智聆等重建大殿吳越錢氏始更碧沼以其門枕小池故也太平興國四年院僧德仁不堪冶事請全著主之著付廷連連付廷叡叡付自興興付自忠忠付自南南付善祥祥有道行堂殿像設一皆新之受用供事靡不充備主院事僅三十年遂付今善孜凡八世厯一百有九載院自祥符中復改賜今號其地幽曠寂絕蕭然世外流泉奇峰松竹花卉足以怡性養神禪誦經行吟詠自適宜乎方外高流之所遁也其徒不下二十餘眾皆節儉守行遐邇嚮風唐賢方干諸人多所留詠元祐改元秋九月予嘗以結界之命因寓上方數宵其徒編次事跡本末匃予之記書其後云夫佛出于西竺教始流于東漢又數百年漸於江南吳主康僧會立建初寺自爾僧徒眾寺宇益多五代錢氏大闡吾教造寺度僧不可勝數故今天下言佛法者無盛于江左矣且夫寺者所以安僧僧者所以持教教存則佛之遺化布于四海流于無窮其有見者焉聞者焉往往回邪復正遷善遠惡廓情塵叩寂逍遙于形器之表優遊于賢聖之域上以[田/廾]天子垂拱之化下以黎庶植福之基夫如是則梵剎之設其濟世益物可勝道哉xHq中华典藏网

按新城志金石拾遺載甯國院記釋元照撰縣令宋觀主簿鄭瑛縣尉程天秩耆宿沙門自南等立石是此碑至道光間猶存兵燹後則不知若何矣文中載元照曾結界宿于此寺者數宵亦逸事足徵者焉xHq中华典藏网

蘇文忠全集阿彌陀佛頌敘云錢塘圓照律師普勸道俗歸命西方極樂世界阿彌佛眉山蘇軾捨亡母蜀郡太君程氏遺留簪珥命工胡錫采畫佛像以薦父母冥福謹拜稽首獻頌清波小志釋元照依慧鑑學毘尼大振南山之宋蘇軾就之畫佛薦母是夜西湖漁人皆聞天樂云xHq中华典藏网

按聞樂事或以在元照寂時xHq中华典藏网

又按元照此作圓照然是時宗本姓管氏熙甯中住淨慈稱圓照禪師蓋有禪律之別xHq中华典藏网

兩湖麈談xHq中华典藏网

元祐中東坡知杭州有海航載到高麗僧統義天所遣侍者壽介等五人(或作三人)云來祭奠僧靜源又將金塔二座捨寺仍令其人尋師學法公上三疏謂外國假此嘗探中國朝廷無絲毫之益而外國獲不貲之賄元豐中因靜源與往來談說遂致義天遠來館待錫予公私告病深未可朝議是之止令祭奠不得受塔亦不容其尋師游覽發其人還國夫東坡天才高邁好談釋教如佛印惠勤皆與之游而此事則深嚴介重如此xHq中华典藏网

蘇文忠詩集xHq中华典藏网

熙甯五年五月十日與呂仲甫周邠僧惠勤惠思清順可久惟肅義詮同汎湖游北山xHq中华典藏网

清波別志蘇文忠公知杭州以私帑金五十兩助官緡於城中置病坊一所名安樂以僧主之三年醫愈千人與紫衣後兩浙漕臣申請乞自今管幹病坊僧三年滿所醫之數賜紫及祠部牒一道從之仍改安濟坊煇四十年前見祥符寺一老僧言之先師實隸安濟坊坊元在眾安橋遷於湖上亦未多年今官府無提督縱多生全亦無以激勸駐蹕之地理宜優異若舉行舊制推廣仁政以幸疾苦之民州縣長吏其毋忽xHq中华典藏网

春渚紀聞方臘據有錢塘時羣盜散捕官吏慘酷害之有任都稅院者其家居祥符寺之北遠府十里每曉起赴衙集道中暗誦金剛經率得五卷二十年不廢賊七佛子者執之令眾賊射於郡圃任知不免但默誦經不輟而前後發矢數百無一中其體者賊驚問之疑有他術語以誦經之力賊皆合爪歎息釋之且戒餘賊勿得犯其居也至今猶在年八十餘矣xHq中华典藏网

成化府志隋觀法師塔在天竺東岡靈隱志觀法師葬地久圮宋慈雲募王欽若重修甓甃甚工西湖志楊蟠觀法師塔詩xHq中华典藏网

東岡人不識 野寺在樵漁xHq中华典藏网

落葉年年滿 春風埽除xHq中华典藏网

郭祥正觀法師塔詩xHq中华典藏网

屠宰藏骨 東岡氣象殊xHq中华典藏网

煙雲埽不盡 苔蘚一痕無xHq中华典藏网

咸湻臨安志靈芝寺建炎初燬於兵惟律師元照塔存何澹寺記湻熙庚子僧法光新之xHq中华典藏网

杭州府志金石龍興千佛寺記紹定己丑程珌撰據洺水集臨安府五丈觀音勝相記西湖志作勝相寺記寺在龍山唐開成四年建名龍興千佛寺宋治平間賜名勝相建炎兵燬珌文特溯其始名其時已久無龍興千佛之稱也故武林梵志亦載俗稱五丈寺與此寺千佛閣名同xHq中华典藏网

高僧事略xHq中华典藏网

隋觀法師贊xHq中华典藏网

一乘妙法 闡自台祖xHq中华典藏网

年齊道同 宜襲其武xHq中华典藏网

徵命頻繁 弗移砥柱xHq中华典藏网

清風凜然 可激千古xHq中华典藏网

國一道欽禪師贊xHq中华典藏网

代有覺士 出于文儒xHq中华典藏网

宴坐雙徑 龍讓厥居xHq中华典藏网

珠淵鱗屋 化精廬xHq中华典藏网

國一之號 帝賜不誣xHq中华典藏网

大智元照律師贊xHq中华典藏网

毘尼祕藏 終南著稱xHq中华典藏网

中微孰振 大智崛興xHq中华典藏网

軌儀萬行 論集諸乘xHq中华典藏网

芝園西邁 天樂來迎xHq中华典藏网

三藏法道法師贊xHq中华典藏网

維古至人 法亡身xHq中华典藏网

身亡矣 涅奚足云xHq中华典藏网

蠻鄉瘴重 黼座恩新xHq中华典藏网

等視無礙 大虛浮雲xHq中华典藏网

僧統贊甯法師贊xHq中华典藏网

學富道充 名聞邦國xHq中华典藏网

綸巾屢膺 爰寵其職xHq中华典藏网

史館譯場 削浮纂實xHq中华典藏网

曰古曰今 光明罔極xHq中华典藏网

晉水淨源法師贊xHq中华典藏网

法界無盡 一心洞明xHq中华典藏网

奮厥餘力 詮釋羣經xHq中华典藏网

作式垂範 聿有駿聲xHq中华典藏网

慕法者眾 海國揚舲xHq中华典藏网

葉石林避暑錄話xHq中华典藏网

景修嘗以九月望夜與詩僧可久泛西湖至孤山已夜分是歲早寒月色正中湖面渺然如鎔銀傍山松檜參天露下葉間薿薿皆有光微風動湖水晃漾與林葉相射可久清癯苦吟坐中凄然不勝寒索衣無所有以空米囊覆其背作詩記之曰xHq中华典藏网

霜風獵獵將寒衣 林下山僧見亦稀xHq中华典藏网

怪得題詩無俗語 十年肝鬲湛寒輝xHq中华典藏网

此景暑中想像亦可一灑然景修石林族人見至正直記xHq中华典藏网

蘭亭續考xHq中华典藏网

唐硬黃紙雙鉤蘭亭敘字皆率意之咸有褚法必馮承素之流此書當下蹟一等非知書者未易道也昔南宮米舍人芾元章書史有云樂毅論天下正書第一蘭亭敘行書第一也縫有半書印乃米氏寶晉齋書印後有忠孝之家印吳越錢氏印及趙景道進德齋印葢已經名公鉅卿賞鑒矣乾道二年中元前一日獲於錢塘故人杜可升升之因手裝於行在祥符寺張堯臣跋觀此則寺中之金石藪也久矣xHq中华典藏网

白珽西湖賦和靖贊甯花翁紫芝皆炳乎山靈水秀之潛輝花翁孫惟信紫芝趙師秀見自注又云法照贊甯道潛清順抱一子之徒以陶寫其清氣xHq中华典藏网

晉水法師碑銘曰xHq中华典藏网

道在天下 其體不二xHq中华典藏网

本源於心 萬法一致xHq中华典藏网

聖人之興 殊世異地xHq中华典藏网

揆其所同 脗合無際xHq中华典藏网

惟佛華嚴 法界有四xHq中华典藏网

統惟一 超諸義諦xHq中华典藏网

良哉馬鳴 融以法義xHq中华典藏网

如生滅 未始相離xHq中华典藏网

本末五重 方便顯示xHq中华典藏网

譯傳中夏 康藏命世xHq中华典藏网

終南元孫 雲華適嗣xHq中华典藏网

十玄交參 五教分濟xHq中华典藏网

和會論觀 通一味xHq中华典藏网

半午相望 孰義繼xHq中华典藏网

晉水之生 體具正智xHq中华典藏网

神啟其眾 見謂法器xHq中华典藏网

出家從釋 終達其志xHq中华典藏网

頗黎梵境 總攝一切xHq中华典藏网

帝網玄珠 迥絕擬議xHq中华典藏网

法師慧目 獨與之契xHq中华典藏网

行境現前 發於文字xHq中华典藏网

筆舌之端 莊嚴佛事xHq中华典藏网

祖道中興 教風遠xHq中华典藏网

世緣有終 與化俱逝xHq中华典藏网

三昧光中 金毫顯瑞xHq中华典藏网

異邦浮海 來分舍利xHq中华典藏网

我觀法師 因圓德備xHq中华典藏网

當知夙身 嘗受密記xHq中华典藏网

運茲實乘 拯彼生類xHq中华典藏网

勒文豐碑 以告後裔xHq中华典藏网

雲棲法彙往生集可久禪師贊蓮花標名至此蓋屢見矣幻歟歟噫幻心而念幻佛幻花而標幻名乃至得記成佛夫孰非幻乎吾且幻生焉何論其與否也xHq中华典藏网

輿地紀勝仙釋大覺禪師塔在祥符寺師以貞元八年入滅葬於此天復之亂竊發其冢肉形不壞頭髮長垂覆面下又云欽道禪師唐大厤三年代宗詔至闕下親加瞻禮賜號國一禪師又有大覺禪師崑山人開山住持徑山按此以大覺道欽國一三人殆未察其名欽賜號國一賜諡大覺本一僧事傳聞之譌往往如是xHq中华典藏网

武林舊事湖山勝槩xHq中华典藏网

小麥嶺贊甯塔天聖間葬此按諸志均謂甯寂於至道二年其說似譌而至天聖間始葬事亦恐有舛xHq中华典藏网

七修類稿桐樹園祥符寺禪院所彫佛像尚未彩飾內一座足底生蕈如芝草上分三莖齊足仰承二足其端如掌大色黃白發生之巧渾然天成杭民爭往觀待御郝公淵聞而惡之召責其僧蕈遂枯死xHq中华典藏网

吳本泰靈源律師塔銘xHq中华典藏网

豫章千尋 始逢匠石xHq中华典藏网

麗水百鍊 盪鏐乃出xHq中华典藏网

至道無難 貪程路失xHq中华典藏网

悟疾行遲 彀滿破的xHq中华典藏网

三十依覺 勝蓮聞熏xHq中华典藏网

四十參方 覃布慈雲xHq中华典藏网

六十出世 稱眾中尊xHq中华典藏网

跋陀預記 東山法門xHq中华典藏网

台相兩宗 得正知見xHq中华典藏网

攝歸妙圓 偏漸一貫xHq中华典藏网

龍象蹴踏 月輪相現xHq中华典藏网

卓錐無地 覺華開徧xHq中华典藏网

垂二十年 寂土西馳xHq中华典藏网

又垂二十 我作銘辭xHq中华典藏网

瑪瑙山陽 若木低枝xHq中华典藏网

旭光震旦 如浴咸池xHq中华典藏网

龍興祥符戒壇三寺之僧多能詩者然惟靈一有集尚傳其他皆散佚不可復覩故可久之詩蘇文忠亦嘗許可而今則隻句無存他如贊甯寄題洞庭山水月禪院云xHq中华典藏网

參差峰岫晝雲昬 入望交蘿濁浪奔xHq中华典藏网

震澤湧山來北岸 華陽連洞到東門xHq中华典藏网

日生樹挂紅霞腳 風起波搖白石根xHq中华典藏网

門有上方僧住處 橘花林下采蘭蓀xHq中华典藏网

積翠湖心迤邐長 洞臺蕭寺兩交光xHq中华典藏网

鳥行黑點波濤白 楓葉紅連橘柚黃xHq中华典藏网

人我絕時偎樹石 是非來處接帆檣xHq中华典藏网

如何遂得追游性 擺卻營營不急忙xHq中华典藏网

(見吳郡志)xHq中华典藏网

居天柱山云xHq中华典藏网

四野豁家庭 柴門夜不扄xHq中华典藏网

水邊成半偈 月下了殘經xHq中华典藏网

雖逐諸塵轉 終歸一念醒xHq中华典藏网

未知斯旨者 萬役盡勞形xHq中华典藏网

(見瀛奎律髓)xHq中华典藏网

曇穎小溪詩xHq中华典藏网

小溪莊上掩柴扉 雞犬無聲月色微xHq中华典藏网

一隻小舟臨斷岸 趁潮來此趁潮歸xHq中华典藏网

元照白雲庵云xHq中华典藏网

道人倦逢迎 結庵就巖穴xHq中华典藏网

靜愛山頭空 空濛如積雪xHq中华典藏网

隨風亦捲舒 觸石更明滅xHq中华典藏网

卻憶古時人 祇可自怡悅xHq中华典藏网

(見宋高僧詩選)xHq中华典藏网

元僧虎巖詩亦俱佚惟明廣印登天台高明寺云xHq中华典藏网

晴日度高溪 松蘿青靄迷xHq中华典藏网

路隨峰上下 雲逐樹高低xHq中华典藏网

猊座支郎 雞園學士題xHq中华典藏网

此中堪隱處 應在響巖西xHq中华典藏网

(見禪藻集)xHq中华典藏网

然已莫窺全豹矣xHq中华典藏网

張尚美重復古尊勝幢貓兒庵觀音三昧井探索徑山大覺國一禪師身塔緣起xHq中华典藏网

唐大覺國一師徑山開山元祖考徑山志師末年順刺史之請居州之龍興寺及將示滅於龍興先期三日告眾曰當葬吾於南庭隙地勿封勿樹恐妨僧徒菜地等語德宗追諡貞元大覺禪師賜其塔曰天中至天復中錢氏列士許思兵亂發塔見二缸合肉身如生髮長覆面士卒悚拜而去吳越王以厚禮重葬於舊塔因是人始知師全身不散之塔的在龍興矣但不知龍興終屬何所近郡城祥符寺之前民居有古石尊勝幢一座向隱牆塹中故無聞焉茲緣住者不利徙去室空幢露一時里人喧動隨喜瞻禮者街戶塞閱其鐫文乃梵僧波利佛陀朝五臺山遇曼殊大士命所賫來尊勝陀羅尼經并序文在上豎建於唐開成二年後復題頭陀僧處道重修內有舍利五十四顆琉璃瓶盛等字查此寺肇始於梁大同二年邑人鮑侃捨宅所建初名發心唐貞觀中改眾善神龍元年改中興三年復改龍興至宋大中祥符始易今名臨安咸湻志國朝成化府志並同石幢之南有猫兒庵基乃鮑老捨宅後所棲之故地至今載入輿圖不沒良鮑老願力不磨所致有觀音三昧井存焉按是則今之祥符古之龍興無疑矣又考唐相李吉甫碑銘亦云師初自徑山徙居龍興寺順化於貞元八年壬申十二月二十八日明年二月八日奉全身於院庭之內尊遺命也建塔安神申門人之意也則徑山志所載葬吾南庭隙地勿封勿樹之說益證矣又宋大智元照律師法界記載餘杭郡龍興寺者自梁大同二年創建迄唐貞元中大覺棲之地皇宋大中祥符初復易今額則祥符之龍興又無疑矣嗚呼龍興有據則國一大師之全身缸瘞可訪也xHq中华典藏网

祥符舊志寺基廣袤九里有奇悉軍民廬舍惟僅存西南一殿址耳寺前之尊勝幢其湮滅於民間已久何得不與九里之基同廢而巋然獨存者豈亦將國一大師藏之塔必有時而見乎矧吾武林夙稱善地獲斯古蹟重彰凡忝列法門者甯忍坐視今幸產主願聽召價取贖仍還三寶不結一業則與八吉祥六殊勝之地無異但價須百金力難獨舉用取舍利五十四顆之數先發小簿五十四本每額化銀二兩凡領部者隨緣勸化分銖不論積滿額數止惟願隨寫隨收以濟急需幸勿怠緩沈閣今當重復之際已瞻尊勝幢興更俟緣成之日再覩天中塔現故略敘其始末如此xHq中华典藏网

崇禎九年歲次丙子佛歡喜日雲棲弟子廣田張尚美述古會首聞啟祥陳昌遇王克家方杰沈孟諸張尚美xHq中华典藏网

僧廣印柬聞居士兼諸護法啟xHq中华典藏网

初九抵暮接手書諭令劉原明日進城因馮懋法公囑刻護法仁王經急欲散諸叢林勸持以報國家將完只欠四五工夫所以擔閣非彼故違前尊勝幢因緣諸公任勞任怨不識曾結此案否昨承皋亭金臺兄到寂說吾兄認宏護直欲東南太平全仗率堵波知吾兄以此事切囑之且出吾兄手書觀之已尊勝陀羅尼加被也弟與覺海法師再三勸伊擔當此緣伊固辭弟固請乃至稽首作禮伊發願擔當弟輩助之顧今四十年來各處干戈橫起傷殘塗毒可憐可憐獨我兩浙安如磐石豈我生民帶來福報若是深厚耶恐是我佛法緣慈悲冥被亦是生民善根發現戒殺放生所致也況此經此呪專援救業重眾生千有餘年藏匿牆壁閒忽然出現豈非佛力法力舍利威神使兩浙生靈終不受彼蟊賊欃槍耶如五代有永明定光佛諸大宗師善知識得道乃至放生修淨業興隆三寶加被眾生遂感錢氏外護保持四十州五十餘年中安靜如樂國不曾傷一生竟不知五代之煩煎雖云外護實三寶威神所加也故此勝緣極當著力金臺師雖是承當還乞諸公合力出一公書請之萬全之計也何如何如深酌深酌弟誠退槽之馬彼誠崛起英雄可不盡心盡禮哉弟見兄勸伊書云舉筆一字如千斤弟正閃腰極楚閒篝燈草此亦一字不啻千斤也統祈菩提心中鑑照xHq中华典藏网

十四夜法弟廣印力疾和南上xHq中华典藏网

僧大掄跋云右寂大師手跡也師於臘月之十七日辭世十四日尚能惓切眾生國界特囑累娓娓不休至字畫圓轉飛舞俾見者咸生敬慕曹山所謂不借借者非金剛正覺而最後心中具如是力哉迺因子將居士以此帖刻諸尊勝幢呪未簡庶師宏誓光明此邦人永戴者矣xHq中华典藏网

丁丑中秋日佛日大掄敬識xHq中华典藏网

慈雲尊勝疏略xHq中华典藏网

雲棲耆宿廣彰過祥符寺覩寶幢上供斯經呪不勝慶讚焚香錄出募刻於張居士佐平因俗務羈遲未能刊印至庚辰六月課誦耳室忽聞震聲移座趨視見戶內電光一閃之狀驚疑數日睡夢閒憶昔老僧所勸早起於經笥中得遘尊勝呪經不覺惶悚付劂印施間遇友人送一文殊聖像至家居士倍生敬仰矢願裝金供禮憶昔波利尊者遇見化身與斯親覩聖容同一感應也xHq中华典藏网

玉几山房聽雨錄xHq中华典藏网

錢塘門近龍興寺創自齊梁內有舍利塔及國一禪師墓順治初臬司長白佟公國器聞鐘聲日夕不休問之左右皆不知因令尋聲而往聲自墓出發之則二缸相合肉身儼然不壞遽掩之重修其墓xHq中华典藏网

按佟公順治二年嘉湖兵備道偕諸將平巨寇進按察司xHq中华典藏网

金臺大掄塔在臨平張縉彥撰銘曰xHq中华典藏网

有幽淨慧 山川之特xHq中华典藏网

誰其肇之 本空維則xHq中华典藏网

我觀金臺 雲棲其來xHq中华典藏网

其來繼之 泉流花開xHq中华典藏网

泉流花開 我懷金臺xHq中华典藏网

龍池洋洋 而安歸哉xHq中华典藏网

北隅掌錄xHq中华典藏网

乾隆戊寅季冬先君子同吳西林(穎芳)陳雪廬(嵇)倪嘉樹(一擎)厲層雲(志黼)周亦庵(駿發)蘇展亭(許堂)郁陛宣(禮)王繩玉(元琨)諸先生從伯蘅洲(杜)往觀尊勝幢以意盡無會處功深有到時分韻各賦五古以紀之(詩見後題詠郁王二詩俱佚)越明年己卯復奉丁龍泓先生往觀拓其文以歸先生作石幢歌凡一百又八韻(見後題詠)手書長卷以贈今藏於家庚辰初秋重過祥符寺觀陀羅尼經幢用題中平聲字分韻先生幢字韻又用庚字韻再作(見後題詠)是日同游者嘉樹丈得觀字韻亦庵丈得辰字韻淩仲梅丈(汝調)得經字韻層雲丈得初字韻展亭丈得尼字韻陛先丈得過字韻茅在之丈(德芬)得羅字韻倪小迂丈(印元)得陀字韻姚春漪表丈(思勤)得重字韻從伯蘅洲得祥字韻先君子得符字韻叔父思蔭得秋字韻(丁茅三詩見後題詠餘詩均佚)xHq中华典藏网

僧維章由雲棲退老住同仁祠善醫喉疾踵祠求治者無不應手愈先是嘉道間有僧能醫住同仁祠種藥一畦曰龍頭薄荷他處所無人比以丁仙閣之仙鶴草祠燬後萌蘖遂罄而其僧之名亦沒於荒煙蔓草間xHq中华典藏网

中庸游交熙門精禪律擅歧黃隨其師往來於雲棲龍興先交熙而寂人多惜之xHq中华典藏网

僧如湘產也至杭見祥符成瓦礫慨任興復結茅兀坐空址擊魚苦募斷腕懸之門鄰里競以齋供里人丁科恩戚才茂築垣建屋仍兀坐如故謂佛殿弗宏弗入居一日忽失所在鄰里欲詢其徒則杳然矣排闥入如已茶毘缸下高僧傳所謂忘身者其庶幾歟xHq中华典藏网

南宋涅槃會每於二月十五日舉之見西湖志龍興舍利會則以二月十三十四十五日期亦涅槃會之遺意也屆期僧眾綴苔菜綠獅洋燕菜白象紫柑羅[日*侯]以供佛頗極莊嚴xHq中华典藏网

光緒七年十一月建水陸道場於龍興寺七日僧眾皆雲棲者以薦祭庚辛兩劫殉難滿漢官紳士民男女其疏略曰竊以刀兵慘劫慨天道之難知俎豆馨香見人心之不死是以褒忠表義 聖朝特報崇祠導滯宣幽佛力端超浩劫蓮宗在望檀悃宜伸翳維粵逆肆狂浙畺載陷痛城破者六十餘邑弔 國殤者百十萬人碧血與錢江爭流白骨並吳山高峙嗚乎慘矣荐拔云何嗣逢甲子於上元蛾賊潛消兩浙今際辛未於光緒駒陰倏厯廿年不憑覺路之垂靈曷慰劫餘之追痛云云xHq中华典藏网

龍興祥符戒壇寺志卷十一xHq中华典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