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珌

程珌
  • 姓名:程珌
  • 别名:字怀古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休宁(今属安徽)人
  • 出生日期:1164
  • 逝世日期:1242
  • 民族族群:

程珌(1164~1242),宋诗文家。字怀古,休宁(今属安徽)人。以先世居洺州(今河北永年东南),因自号洺水遗民。少颖悟,卓荦有大志,十岁赋冰,有“莫言此物浑无用,曾向滹沱渡汉兵”之句。绍熙四年进士,赵汝愚见其文,曰:“天下奇才也。”授昌化主簿。嘉泰元年,调建康府教授。开禧二年,为江淮宣抚司准备差遣,升干办公事。嘉定二年,改知富阳县。七年,除主管官诰院。八年,除宗正寺簿,迁枢密院编修官。九年,兼权右司郎官,除秘书丞。十年四月,出为江东运判。十二年,除浙西提举。十三年,召为秘书丞兼权右司郎官。十四年正月,除秘书省著作郎,六月,除军器少监,八月,除国子司业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兼权直舍人院,九月,除起居舍人。十五年,除权尚书吏部侍郎兼权中书舍人。十七年,除守礼部侍郎兼直学士院。理宗即位,兼侍读。宝庆元年,除试礼部尚书,仍兼直学士院,兼侍读。二年,兼权吏部尚书,除翰林学士、知制诰。绍定元年,出知建宁府。三年,提举隆兴府玉隆万寿宫。嘉熙元年,知宁国府。二年,知赣州。皆恳辞,依旧奉祠。三年,除知福州,兼本路安抚,辞免。淳祐二年,除端明殿学士致仕,卒年七十九。珌于书无所不读,为文自成机杼,遣词雅健精深,根本义理,以“宗欧、苏而长于文章”见称(毛晋《洺水词跋》)。立朝以经济自任,所论备边、蠲税诸疏,皆关国计民瘼,论说剀切,利病井然。其跋张载《西铭》,论其欲复井田为不可,可谓深明今古之宜。而于诗词皆不甚擅长(《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二)。词存四十三首,清冯熙《蒿庵论词》云:“与辛幼安(弃疾)周旋而效其体者,若西樵(杨炎正)、洺水两家,惜洺水味薄,西樵笔亦不健。”虽不逮稼轩之雄浑,但豪气亦不多让,如《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抒发规复中原之壮志,《水调歌头·戊戌自寿》描述上天入地之幻想,皆颇见才情。集中寿人自寿之词几及半数,大都平庸无足称。又多以乡音叶韵,《四库全书总目》以为“尤不可为训”(卷二○○)。有《洺水先生集》六十卷、《内制类稿》十卷、《外制类稿》二十卷,已佚。明嘉靖间程元昺搜刻为二十六卷,今存,有明崇祯刊本、《四库全书》本。《洺水词》一卷,原附集中,毛晋摘出别行,有汲古阁刊本、《四库全书》本。《全宋词》第四册录其词四十馀首。《全宋诗》卷二七八八至二七八九录其诗二卷。《全宋文》卷六七七五至六七九七收其文二十三卷。事迹见吕午《宋端明殿学士程公行状》、程若愚《程公墓志》、《宋史》卷四二二本传。

程珌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逻辑大全

逻辑大全

中世纪奥卡姆的威廉著。1408年出版。从极端唯名论立场论述逻辑学。认为科学起源于个别物,但它却说明一般事物,即以一般概念来说明个别事物。把科学分为实在科学和唯理科学两类。实在科学以一般概念代替个别事物,而唯理科学则以一般概念代替别的一般概念和术语。认为逻辑学是一门唯理科学,它研究概念组合的方式方法,逻辑不是指示和代替某一事物,而是一种语言科学和记号系统,词项可以非意指地用为它们所表达的概念的名称,或者用为它们作为实例的口头或书面词语的名称。当词语非意指地用为词语名称时,它们具有实质指代;当非意指地用以称谓词语所表达的概念时,它们是作为简单指代而使用。在推论方面,对析取命题与合取命题的对偶关系作了论述,还提出一些其他命题逻辑的原理和模态命题及其推理的理论。认为归纳法是指具有相似性质的个体以相似方式作用或反作用于相似的情况。着重说明逻辑是概念的概念,记号的记号,它制定一些规则,以确定记号之间的关系,使记号从知识的工具变成知识的客体,从而陷于逻辑形式的推演。

通往蜘蛛巢的小路

通往蜘蛛巢的小路

动荡不安的1947年,23岁的卡尔维诺出版了他的第一本小说:《通向蜘蛛巢的小径》。书中发生的一切,都是通过顽童皮恩的眼睛来描述的:战争、性、英雄主义、历史……作者在序言中写到:“这是一个写在游击战争边缘的故事,与英雄主义和牺牲精神无关,却传达了它的色彩、节奏以及那辛酸的味道。”

重修凤山县志

重修凤山县志

台湾地方志。清余文仪、王瑛曾修纂。十二卷。文仪另有《(乾隆续修)台湾府志》已著录。瑛曾字玉裁,江苏无锡人。乾隆举人,屡官知县。旧志为时已久,为增新内容,乾隆二十八年(1763)王氏邀台籍乡贤、儒学重修此志。计有舆地、规制、风土、田赋、典礼、学校、兵防、职官、选举、人物、杂志、艺文等十二类目。志前冠有凤山县全图。凡二十余万字。虽以康熙旧志为蓝本,但体例有别,内容更为翔实。征引文献,均注出处。尤于山川。详载方位道里,可补旧志缺略。有乾隆二十九年(1764)刻本, 《台湾文献丛刊》本和台北中国方志丛书》本。

菩提达磨大师略辨大乘入道四行观

菩提达磨大师略辨大乘入道四行观

禅宗著述。菩提达磨大师略辨大乘入道四行观,一卷,梁菩提达磨说,又云达磨大师四行观,附梁武帝御撰碑颂。据《楞伽师资记》载,达磨在华有《略辨大乘入道四行》传世。又称:《四行》是“达磨禅师亲说,馀则弟子昙琳记师言行,集成一卷,名《达磨论》”。此书发现于敦煌遗书唐人写经中,书前有昙琳的序,是研究初期禅宗史的重要资料。其部分内容还见载于唐道宣所撰《续高僧传》卷一八。

云庵克文禅师语录

云庵克文禅师语录

六卷。又称《云庵真净禅师语录》、《真净大师语录》。宋代真净克文撰,法深、福深编录。集录云庵克文住筠州圣寿寺、洞山、金陵报宁寺、庐山归宗寺、宝峰禅院等处的语录、偈颂,并附录王安石的请疏、苏辙的序。收入《古尊宿语录》卷四十二至四十五。另有一种《云庵克文禅师语录》,则收录请疏、行状、祭文、真赞、手帖、跋等,可视为前者的补遗,收入《续藏经》。

赞礼地藏菩萨忏愿仪

赞礼地藏菩萨忏愿仪

地藏忏法著作。行者净身口意。至尊像前。应念我及众生。积迷造罪。无救无归。大士洪慈。为归为救。又念大士法身。及十方三宝。体常徧满。无所不在。与我现前心性。平等无二。起深信解。如奉慈颜。敷具拱立。唱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