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学讲义

作者:王欣夫
文献学讲义

王欣夫著。198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初版。该书是作者在大学教文献学课的讲义,共分四章,第一章绪言部分,讲述文献学的涵义和学习文献学的目的和要求。第二章目录,讲述目录学的重要,目录的起源、演变、分类、体例、史家目录、补史目录、官家目录、私家目录、地方著述目录、专科分类目录。第三章版本,讲述版本的起源、发展、重要性、版本前的文献材料、写本、各代版本概述、钞本、鉴别版本的方法。第四章校雠,讲述校雠的起源、校雠学的重要、校雠条件、材料、历代校雠家的成就。作者认为:目录是为了介绍文化遗产,版本是为了检译可靠的材料,校雠是整理材料的方法。

王欣夫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全隋文

全隋文

清严可均校辑。全书三十六卷, 收录一百六十八位作者的作品。因所收包括皇帝诏令、臣僚奏章, 对研究隋代经济有参考价值。

画筌析览

画筌析览

画学论著。清汤贻汾著。一卷。将笪重光《画筌》加以分类,首段为“原起”,下分论山、论水、论树石、论点缀、论时景、论钩皴染点、论用笔用墨、论设色、杂论、总论等十部分,推崇笪氏“言精理确,久为艺林所珍”。强调绘画“必具有夙慧,而后可以言”。“善悟者观庭中一树,便可想象千林。对盆里一拳,亦即度知五岳。钝根者虽阅历万里,无一笔之生机。”反映其重视审美灵性的美学观念。是书前有嘉庆十八年(1813年)仲振履“序”及嘉庆九年(1804年)、十八年(1813年)谢兰生“跋”,十九年(1814年)作者之弟贻浚“跋”。有《述古丛钞》本、《翠琅玕馆丛书》本,《画论丛刊》据前者收录。

太上说朝天谢雷真经

太上说朝天谢雷真经

天尊述凡人36条过失,分由天、地、人36雷公纠察,劝人祷谢36雷公,书符诵号转经,以积功赎罪。经中神有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该神名出现于北宋末年。该经当出自南宋或元明时。

长途

长途

在岭南的重山叠嶂中,有一农村,叫做归来乡。在村的南端雁飞峰下,有一列人家。其中外观上比较宏大的,要算是涂震南的一家了。快近正午时分,村中家家屋屋都起了炊烟,只有涂家还是冷森森的。进了初夏了,太阳烈烈地把这山中的一块洼地晒得十分郁热。只有涂家给山麓的参天的松杉拥抱着,虽在太阳晒得最烈的时分,住在这屋里的人穿着夹衫也不觉热。一个少女,约莫有十六七岁,系着围裙,穿着木屐由屋里走出来。她手中捧着一个黑色的瓦钵,里面盛的是糠粉和稀饭混成的喂鸡的食料。一群鸡儿叽叽格格地跟着她由里面出来。她把瓦钵搁在门首的一株大树脚下,群鸡便围着黑瓦钵抢啄糠饭。

姜夔词集

姜夔词集

词集,姜夔著。本书备搜姜夔词作及后人的评论,另外还加以简单的注释。在南宋词坛上,姜夔“雅词”一脉,风格迥异于易安之婉约、稼轩之豪放,独有“清空”、“骚雅”之韵,表现出别具一格的审美追求。姜夔一生清贫,未入仕途。他天生一副傲骨,从不趋炎势、随波逐流,其词作在同时代的江湖文人群体中秀然杰出,表现出一种清劲脱俗的格调。王国维评价姜夔:“古今词人,格调之高,无如白石。”

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

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

一卷,唐菩提流志译。一名文殊师利菩萨八字三昧法。为八字文殊法之本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