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夫

- 姓名:王欣夫
- 别名:名大隆
- 性别:男
- 朝代: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1901
- 逝世日期:1966
- 民族族群:
王欣夫(1901—1966),名大隆,字欣夫,号补安,中年后以字行。祖籍浙江秀水,后迁居苏州吴县,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古典文献学家、藏书家。他出生于书香家庭,先世以经商致富,曾祖父边经商边学文,其父王祖询走上从政道路,家中藏书数千卷。年轻时,他随吴江著名文学家金松岑学习国学,后又到金的老师、前清翰林院编修曹元弼处学习经学。学业有成后,应苏州女师聘请任教,后又任上海圣约翰大学国文教授,1952 年全国院系调整,转入复旦大学中文系,直至去世。
王欣夫一生致力于中国古典文献的收辑研究,在学术上成就颇丰。他受胡玉缙之托,编成《许庼遗集》,其中《许庼学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等由中华书局出版;还编有《惠栋集》《复礼堂文二集》《三集》等多部前人遗著,与赵诒琛合辑以干支纪年命名的《甲寅丛编》等丛书七部,内容以吴门文献中未刊稿为主,兼及旧刻罕见者。在著书立说方面,他著有《景刊元贞本论语注疏解经考证》《管子校释》《补三国志兵志》《学礼斋随笔》等多种著作,还为给学生打好文献学基础,编写了国内第一部文献学的大学教材《文献学讲义》,广受学界好评,同时考订、补充叶昌炽的《藏书纪事诗》,后经徐鹏辑录整理出版。作为实践型的藏书家,他的室名有二十八宿砚斋、蛾术轩等,收藏了大量珍贵文献,如清济阳张尔歧撰的《周易说略》康熙己亥泰山徐志定 “真合斋” 磁活字本、翁方纲未刊稿《四库全书提要》副本等,晚年撰写的《蛾术轩箧存善本书录》,著录所藏稿钞校本近千种,提要钩玄,体例精严,是其学术成果的总结,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王欣夫毕生从事中国古代目录、版本、校勘之学,培育了不少中国文献学专家或教授,他的学术成就和治学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其著作至今仍是古典文献学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
王欣夫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黑色方尖碑
1923年,德国正处于战后的恶性通货膨胀中。主人公路德维希25岁,热爱艺术和诗歌,他17岁时便应征入伍,和许多同辈一样参加过“一战”,如今在一家墓碑公司里工作,黑色方尖碑是这家公司最有历史也最值钱的纪念碑。战争对这一代人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战场上,更体现在战后的艰难生活中,正如本书副标题所揭示的,这是一个关于“被耽搁的青年时代的故事”,这一代人的青春由于他们参加战争和战后过着迷茫的生活而被耽误了。
伪自由书
现代杂文集。鲁迅著。收入《鲁迅全集》第5卷。1933年10月,上海青光书局初版。收鲁迅1933年1~5月所作杂文《崇实》、《从讽刺到幽默》、《王化》等43篇。从1933年1月起,鲁迅因郁达夫的关系为《申报》副刊《自由谈》撰写杂文,鲁迅杂文的特点就是“论时事不留面子,砭锢弊常取类型”。但在国民党反动统治下,所谓“自由”不过是一句骗人的鬼话。不久,就不能在上面发表了,《自由谈》变成了“不自由谈”。因此,鲁迅便把这本杂文集定名为《伪自由书》,结集出版时,增加了《前记》和《后记》。集中的《王道诗话》等9篇杂文,大部分是瞿秋白在鲁迅家中避难时,两人相互交谈意见之后,由瞿秋白执笔,用鲁迅的名义发表的。作者在辑集此书时,还把一部分论敌攻击自己的文章,加上按语附入书中以便人们对照阅读,把握较为确切的结论。本书初版时,封面题字是《伪自由书——名“不三不四集”》。1936年11月上海联华书局发行的普及本初版,封面题词则为《不三不四集》,上方又有红色阴文拉丁化拼音的“伪自由书”4个字。
西行记
现代散文集。李广田著。上海文化生活社1949年6月初版。这里所收辑的大都是纪行的文字。 抗战开始的时候作者在济南,济地危急的时候作者随学校迁到泰山下边。十二月二十四日,正是冰天雪地的时候,我们在敌机狂炸中离开了泰安。以后辗转南下,由河南而入湖北。我们在汉水左岸的郧阳城住过半年,又徒步两月而入川。离郧阳时是十二月一日,又正值严寒的日子,到达目的地后,却正是遍地菜花。 在这小集里所写的,就是由郧阳到四川的沿途情形。 《西行记》是时任山东济南一所中学老师的李广田记述的随校流亡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及所感。抗战时期,济南危急时李广田先生随学校流亡,辗转泰安、河南、湖北,四川等地,作者记述了沿途自然环境的恶劣、物资的匮乏、社会环境的凶险以及匪患、烟毒、贫穷,作者以纪实的方式展现了那个特定历史时期广阔的社会生活,为那一段历史画了一个侧面肖像。
修真太极混元指玄图
修真太极混元指玄图,原不题撰人。从内容文字看,当为宋元间道士所撰,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灵图类。内载十种内丹修炼诀图。有《秘传胎息诀图》、《真龙虎交媾内丹诀图》、《周天火候诀图》、《肘后飞金晶诀图》、《还丹诀图》、《炼形秘诀图》、《三田既济诀图》、《炼气成神朝元诀图》、《内观起火仙凡交换诀图》、《弃壳升仙入圣超凡诀图》。其图依内丹修炼程式排列,图后附诀文,指示内丹原理及修炼功法。
四明洞天丹山图咏集
原题唐木玄虚撰,唐贺知章注。今观此集,编排混乱,不仅误题撰者、注者、且序文与所序之书亦张冠李戴、阴差阳错,极易使人误以本书为曾坚所集,或曾坚与危素合集。今集实有三序:一为卷前曾坚序,误题《四明洞天丹山图咏集序》,实为《四明洞天丹山图序》;二为书中曾坚《石田山房诗序》;三为书中危素序,误题《白水观记》,实为《四明洞天丹山图咏集序》。由三序可知,四明山道士毛永贞之徒吴国珙请危素为题《四明山铭》勒于山石。12年后,另一徒薛毅夫携毛永贞所刻《四明洞天丹山图》,请曾坚作序,即今集所录第一序。图盖古人所作,唐木玄虚作七绝24首附于图,贺知章作注,后附《吴上虞令刘公传赞》和《宋孔先生传赞》。后毛永贞集其徒薛毅夫与京师文士大夫所赋诗若干首,名曰《石田山房诗》,复请曾坚作序,即今集所录第二序。一年后,毛永贞将《四明洞天丹山图》、《四明山铭》和《石田山房诗》合刻,相当于今集,请危素作序,述其始末,即今集所录第三序。《四明洞天丹山图咏集》实为毛永贞及弟子薛毅夫所集。危素序作于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永贞及毅夫皆元人。永贞字善卿,毅夫字茂弘。该集述刘纲、樊云翘成仙之事及历代隐士、道士事迹。上虞令刘公即刘纲。宋孔先生,名祐。本书现存诸本中,以《道藏》本早出。
北峰教义
北峰教义,卷一,宋宗印撰,前题三千章十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