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昌炽

叶昌炽
  • 姓名:叶昌炽
  • 别名:字颂鲁
  • 性别: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清末民初长洲
  • 出生日期:1849
  • 逝世日期:1917
  • 民族族群:

叶昌炽(1849—1917),清末民初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祖籍绍兴(今属浙江)。字颂鲁,一字鞠裳,又作菊裳、鞠常,号缘裻,一作缘督,别号缘裻庐主人、歇后翁、寂鉴遗民等。冯桂芬、潘锡爵弟子,潘祖年、江标师。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土,授编修,赏侍读衔,历充会典馆帮纂、总纂及国史馆提调等,迁国子监司业、翰林院撰文,加侍讲衔。二十八年任甘肃学政,讲求经义政治,兼访古迹。三十二年病归,居花桥老屋。三十四年被聘为存古学堂史学总教习,充礼学馆顾问官,宣统二年(1910年)辞任,辛亥革命后隐居为遗民。1914年辞聘江苏省立苏州图书馆馆长及清史馆名誉总纂等职,次年辞聘江苏省立第二图书馆馆长。藏书三万余卷,碑帖八千余通,聚集陀罗尼经幢拓本上千,自署幢主,所藏乡邦先哲遗集最富最精。工行书,擅词章。通经史,精训诂,金石目录及校勘之学冠于当代,亦为敦煌学、藏书学研究之先驱。早与苏州正谊书院同学王颂蔚齐名称“王叶”,加袁宝璜又称三才子。曾纂辑《寒山寺志》《邠州石室录》等。与管礼耕同鉴定瞿氏《铁琴铜剑楼宋元本书目》,为蒋凤藻校《铁华馆丛书》,为潘祖荫校《功顺堂丛书》并纂《滂喜斋藏书记》,又为刘承幹校刻宋本四史。曾与修《苏州府志》。编有《治廧室书目》《五百经幢馆藏书目录》《乡先哲遗书目》等。著有《藏书纪事诗》《语石》《邠州大佛寺题刻考》《辛臼簃诗讔》《缘督庐日记》《奇觚庼诗集》《奇觚庼文集》等。

叶昌炽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剑桥中国晚清史

剑桥中国晚清史

上卷包括导言旧秩序、清代的疆土、清王朝的衰落与叛乱的根源、鸦片战争、不平等条约、太平军起义、中俄关系、清在蒙古、新疆、西藏的统治、清代中兴、自强运动、1900年以前的基督教传教活动及其影响。下卷包括1870—1911年晚清帝国的经济趋向、晚清对外关系、中国人对西方关系看法的变化、西北与沿海的军事挑战、思想的变化与维新运动、日本与中国的辛亥革命、1901—1911年政治和制度的改革、辛亥革命前的政府、商人和工业、共和革命运动、社会变化的潮流,等等。

没有指针的钟

没有指针的钟

《没有指针的钟》‘(Clock Without Hands)是卡森·麦卡勒斯令人最为印象深刻的长篇小说,描绘了马克勒斯夫人的故乡---美国南方的情况,通过一位奄奄一息的药剂师、一位白人法官和前议员,他的叛逆的孙子和两名黑人的生活状况,写出了古老的生活方式缓慢消退的过程。本书写了老中青三个年龄段的人:八十多岁的前众议院的议员福克斯 ·克莱恩法官,得了白血病的药房老板马龙先生,法官的孙子即十七岁的高中生杰斯特和同年的黑人舍曼。小说有两条主线贯穿始终,串起了这些生动的人物。从第一页药房老板马龙先生查出得了白血病,从此他的人生成了没有指针的钟开始,到最后一页他平平静静永远合上眼睛为止,中间经历了十四个月的日子。这是小说的第一条明显的主线。第二条主线是蓝眼睛的黑人孤儿舍曼·普友一心要寻找自己的亲生母亲,而法官的孙子则有意查明他父亲的死因,于是小说就有了一条很粗的“种族歧视”的主线。凡是著名的黑人妇女,舍曼都觉得有可能是他的生母。然而他失望了,他在法官福克斯·克莱恩办公室里发现了有关他身世的诉讼卷宗。于是,他要跟白人“对着干”。最后,他因搬进了白人居住区而被炸死在家中,被种族主义所害,尽管他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

得一录

得一录

余治撰,《得一录》是一部总汇慈善章程的善书, 在晚清民初具有非常广泛的影响。余治,江苏无锡县人,字翼廷,号莲村、晦斋,别号寄云山人。过世后,其门人私谥其孝惠先生。早年入学应科举试,27岁时补金匮县学。后五应乡试不售,中年后,遂绝意仕进,“专以挽回风俗,救正人心为汲汲”。仆于江浙之地,游走于官绅与乡民之间,一意行善,广施善举。“奔走劝募,如拯溺救焚,不遗余力。”成为当时江南最具声名的善人之一,“大江南北无贤愚疏戚目之曰`余善人"”。余治在行善的过程中,将平日自己施行或所见著有成效、足资仿办的善举章程,汇编成集,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编成《得一录》一书。然在刊刻过程中,“剞劂过半,旋罹劫火”,半途而废。同治六年(1867年),余治前往上海,欲再谋付梓,并重为补辑,后在友人吴宗瑛、粤商蔡桂培等人的帮助下,终竟心愿,于同治八年,刻成全书,凡十六卷。《得一录》之名,取自《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之句,其意乃是得一善事则拳拳然奉持之而不失善道,编者的寓意应是希望人人都能奉持善道,珍惜每一个从事善举的机会。该书收录的主要是各类善堂善会的章程,同时也包括一些乡规族约、家训格言、官府有关善举的文书以及教化论说。虽然余治一直对教化深为在意,但该书与一般的主要以宣传教化为宗旨的善书明显不同,其重心主要不在教化,而在求有实效。“是编所集,事事可以仿行,溥为实惠,固非空言无补可同日而语者。”(《跋》)即希望通过提供具体“切于时病,平实易行”(《许其光序》,的章程,让世人仿效而收实效。堪称晚清新型的“善举章程类善书”的代表作。

云仙杂记

云仙杂记

十卷。旧题唐冯贽撰。冯贽,不知何许人。此书 《新唐志》、《崇文总目》、《郡斋读书志》均不载。《直斋书录解题》、《文献通考》、《宋史·艺文志》始载之,作《云仙散录》。《四库全书总目》考二者为一书。关于作者,陈振孙 《直斋书录解题》、洪迈《容斋随笔》、赵与时 《宾退录》均认为无冯贽此人。《四库全书总目》据张邦基《墨庄漫录》定为王铚伪作,亦尚无定论。余嘉锡《四库辨证提要》从书中年号先后颠倒,题唐人撰而引宋人书等事,考此书为后人伪作无疑。卷数为后分,书名也是后人所改。其书杂载古今逸事,记事造语颇工,多为词赋家所引用。其书最早版本为明隆庆五年叶氏菉竹堂刊本,后又有稽古堂丛刻本、《说郛》本、《四库全书》本、《四部丛刊》续编影明本、《啸园丛书》本、《丛书集成本》均十卷。又有《唐宋丛书》本九卷,《艺海珠尘》本、广四十家小说本、《龙威秘书》本、《说库》本、光绪三十年南陵徐氏摹宋刻本均一卷。

学天台宗法门大意

学天台宗法门大意

学天台宗法门大意,一卷,唐行满述,外题天台宗大意。

莲修必读

莲修必读

莲修必读,一卷,清观如辑并序,附回向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