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栋

- 姓名:惠栋
- 别名:字定宇,号松崖
- 性别:男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江苏吴县人
- 出生日期:1697年11月18日
- 逝世日期:1758年6月27日
- 民族族群:
惠栋(1697年11月18日~1758年6月27日),清经学家,吴派经学的奠基人。字定宇,号松崖,江苏吴县人。传祖周惕、父士奇之学。自幼笃志向学,家多藏书,日夜讲诵。于经史诸子稗官野乘及七经毖纬之学,无不津逮。乾隆十五年(1750),诏举经明行修之士,陕甘总督尹继善、两江总督黄廷桂交章论荐,有《博通经史,学有渊源》之语。
他于诸经熟洽贯通,谓诂训古字古音,非经师不能辨。作《九经古义》二十二卷。尤其精深于《易》,其撰《易汉学》,乃追考汉儒《易学》,掇拾绪论,使学者得窥其门径。凡《孟喜易》二卷、《虞翻易》一卷、《京房易》二卷,于宝附焉。又有《郑康成易》一卷,《荀爽易》一卷,其后一卷,是惠栋发明汉易之理,以辨正河图洛书先天太极之学。其撰《易例》二卷,乃熔铸旧说,以发明《易》之本例,随手题识,笔之于册,以储作论之材。其撰《周易述》二十三卷,以荀爽、虞翻为主,而参以郑玄、宋咸、干宝之说,约其旨为注,演其说为疏。此书将近完成惠栋病故。虽为未完之书,然汉学之绝者千五百年,至此而灿然复章。《古文尚书考》二卷,辨郑康成所传之二十四篇为孔子住宅壁中发现真古文,东晋晚出的二十五篇为伪。又撰《后汉书补注》二十四卷、王士祯《精华录训纂》二十四卷、《九曜斋笔记》、《松崖笔记》、《松崖文钞》及《诸史荟最》、《竹南漫录》诸书。钱大听说:“惠氏世守古学,而栋所得尤精;拟诸前儒,当在何休、服虔之间,马融、赵岐辈不及也。”
惠栋,清吴派经学奠基人。字定宇,一字松崖; “红豆先生” 惠士奇之子,学者称小红豆先生。定宇自幼笃志向学,自经史、诸子、百家、杂说及释道二藏,靡不究心。年50以后,专心经术,尤精于《易》。谓《易》自王弼以后,汉经师之义荡然无复有存者,乃撰《周易述》、《易汉学》,专宗虞翻,兼采荀爽、郑玄诸家之义,针砭俗说。论者谓汉学之绝者千有五百余年,至是而粲然复明。著《古文尚书考》,《自序》谓孔安国古文五十八篇,汉世未尝亡。今世所谓古文者,乃梅赜之书,非壁中之文。赜采摭传记,作为古文以欺后世,后世儒者靡然信从,于是东晋之古文出而西汉之古文亡。又著《左传补注》,其《自序》云: “今刺取经传,附以先世 遗闻,宗韦 (昭) 郑 (玄) 之遗,前修不掩; 效乐 (逊) 刘 (炫) 之意,有失必规。而于古今文之同异,辨之尤悉。” 撰述宏富,其重要著作尚有《九经古义》、《明堂大道录》、《后汉书补注》、《周易本义辨证》、《山海经训纂》、《九曜斋笔记》、《松厓笔记》、《松厓文钞》等。其弟子甚多,知名者有: 余萧客、江声、王鸣盛、钱大昕、戴震、王昶等。栋继承世代家学并加以发扬,于清代汉学影响甚大。钱大昕为惠栋作传,备加推崇。说: “宋元以来,说经之书,盈屋充栋。高者蔑弃古训,自夸心得; 下者剿袭人言,以为己有。儒林之名,徒为空疏藏拙之地。独惠氏守古学,而先生所得尤深,拟诸汉儒,当在何邵公(休)、服子慎 (虔) 之间,马融、赵岐辈不能及也。”
猜你喜欢的书
骑虎
《骑虎》中的故事始于1899年的春天,高尔斯华绥描绘了一场发生在福尔赛族群内部的重大变故。《有产业的人》中令人印象深刻的维多利亚式大家庭正在走向解体,那种曾经浓厚的自律守旧的家庭氛围也逐渐消失。在“世纪末”风气的撩拨之下,崇尚享乐与消费的人生理念盛行一时。在这种浮躁的社会环境之中,福尔赛人压抑已久的情感以一种不加约束的形式宣泄出来。第一个耐不住寂寞的是达尔第。他突然进入了一个“浪荡时期”,一反福尔赛人小心谨慎的生活哲学,将全部身家性命押注到了赛马之上,豪赌之后连“衬衫都输掉了”,之后他又对一名舞女着了迷,抱着“此时不做,更待何时”的想法,偷了妻子的名贵项圈去讨好这位街头女郎。事情败露,他留下一张“我要开始一个新生活了”的字条,便与情人私奔去了南美洲。索米斯本已独居十多年。然而到了1899年,他的心态突然发生了某种微妙的变化。用作者的话来说,索米斯是受到了“女子的绝色吸引”之后,“思想又蠕动了”,那些“受到挫折而潜藏起来”的欲望又被重新勾起。年轻漂亮的女招待安妮特让他心旌摇荡。情人越是漂亮,没有离婚的索米斯就越是心焦。
五百家注昌黎文集
韩愈撰魏仲举编宋魏仲举编。仲举,建安人。书前题庆元六年刻於家塾。实当时坊本也。首列评论、诂训、音释诸儒名氏一篇,自唐燕山刘氏,迄颍人王氏共一百四十八家。又附以新添集注五十家、补注五十家、广注五十家、释事二十家、补音二十家、协音十家、正误二十家、考异十家,统计祗三百六十八家,不足五百之数。而所云新添诸家,皆不著名氏。大抵虚构其目,务以炫博,非实有其书。即所列一百四十八家如皇甫湜、孟郊、张籍等,皆同时倡和之人。刘眗、宋祁、范祖禹等,亦仅撰述《唐史》。均未尝诠释文集。乃引其片语,即列为一家,亦殊牵合。盖与所刊五百家注柳集均一书肆之习气。集四十卷,内诗十卷;外集遗文十卷,内诗十八篇。今合编为十卷。
康熙新昌县志
浙江省绍兴市地方志,清康熙《新昌县志》。共十八卷,约18万字。知县刘作梁、邑人吕曾柟修纂。康熙辛亥(1671)成书。刊本存浙江图书馆、南京大学图书馆,南京大学图书馆有抄本及光绪重刊本。康熙志以《万历县志》为底本,调整纲目,加以补充,但仓促成书,错讹较多。
华夷译语
明火源洁撰。成书于洪武十二年(1379)。不分卷。此书用汉字汉语译写蒙语。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分用汉字音译蒙语词。先列汉语词,其下用汉字译意义相应的蒙语之音。立例数条,以救汉音之穷。如在译音字旁用小字注“中”字,表示喉内音;注“舌”字,表示弹舌。内容分天文、地理、时令等17门。下部分用汉语翻译元代诏敕书状12首。蒙语与所译汉语双行并列,左为蒙语,用汉字记其音;右为汉语所译的词义。每一短语或句子之下,译其语义。此书为互通汉蒙语言而作,书成之后诏刻行之。明时有经厂刻本,后收入《涵芬楼秘笈》。
两交婚小传
全称《新编四才子二集两交婚小传》,又名《双飞凤全传》。长篇小说。清佚名撰。四卷,十八回。旧题“步月主人订”。书叙甘颐与古钗、辛发与甘梦的婚姻故事。四川重庆府有才子甘颐,为求佳偶,游学扬州。其妹甘梦,亦才女。甘颐游学亦有代妹求婿之意。江都乡宦辛受有女古钗及子辛发,均有才貌。古钗为弟选妇,开红药诗会以为媒介,同时也为自己择配。甘颐男扮女装,遇古钗,冒妹名甘梦入社唱和。后几经波折,甘颐、辛发金榜高中,两对男女双双成配。有道咸间枕松堂刻本、光绪十四年(1888)姑苏红叶山房刊本等。王多闻《清人小说提要十二则》(《文献》1981年七辑)可资参考。
金刚经订义
金刚经订义,一卷,清俞樾着。以上二种,出春在堂全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