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艺术

  • 燕剪春愁

    燕剪春愁

    《作者:冯玉奇冯玉奇著。1947年万象书屋出版。一册。本书是一部爱情小说,讲述了两段曲折离奇又有几分荒诞的爱情故事。杨逢春与韦燕士本是至交好友,又面目酷肖,在一次追捕革命党的逃亡中,韦杨二人分别为一对表姐妹所救,并与她们许下终身。此前逢春为帮燕士避难,曾冒燕士之名,不料忘记与救自己的小冬说明,因而引发之后一连串的错乱故事。小冬将真燕士抢回强迫其成亲,逢春本与燕士之妹燕琴有情,不料又被救下燕士却被抢走因而心生怨愤的夏霞缠住,一系列阴差阳错之后方才各归各位,各得其所。小说情节扣人心弦,人物命运时时牵挂人心,冲突迭起,引人入胜,堪称民国时期言情小说代

  • 杨门忠烈传

    杨门忠烈传

    《作者:高阳北宋初年,宋太宗御驾亲征,欲灭北汉,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北汉外结辽国,内恃名将杨业,苦苦抵抗。一番激战之后,辽军败退,北汉灭亡,杨业归降。宋太宗一鼓作气,远征被辽国侵占的燕云十六州。高梁河一役,宋军溃败,太宗仓皇南逃,亏得杨业救主。次年,辽国发兵攻雁门关。杨业奉命镇守,大破辽军。自此,辽军称杨业为“杨无敌”,见杨家军旗号或避或逃。兵精将猛,宋太宗又动了伐辽念想……

  • 刘三秀

    刘三秀

    《作者:高阳刘三秀是清初的一个绝色寡妇;清朝人的笔记中有很多关于她的记载,说她在顺治入关后,被下江南的清兵掳去;豫亲王多铎一见到她就被她的美貌征服,当时正赶上多铎的福晋刚刚去世,因此就娶了刘三秀做嫡福晋。多铎原本无子,娶了刘三秀后,连生了两个儿子。 关于刘三秀的故事,可以在墅西野叟的《过墟志》中找到记载;清史权威专家孟森认为,《刘三秀》是一本非常有意思的小说。 可是,刘三秀所嫁的究竟是豫亲王多铎?还是另一个下江南的端重亲王博洛?只凭《过墟志》的记载根本不够。而且在清朝人的笔记中,大多记录着刘三秀嫁的是豫亲王多铎,那为什么在高阳的笔下却不是这

  • 石破天惊

    石破天惊

    《作者:高阳孙中山乃我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堪称中国开天辟地第一人。革命初期,孙中山发动革命,因清政府追捕而流亡日本,辗转伦敦、误八大使馆后被困,险遭不幸,后为革命党人所救。革命期间,孙中山辗转多国,宣扬革命,几经磨难,虎口脱险,完成了三民主义体系的构建、中华民国的建立,并就任临时大总统。一生的坎坷经历,革命生涯的曲折离奇,孙中山革命生涯精彩再现,为世人留下千古赞叹。

  • 徐老虎与白寡妇

    徐老虎与白寡妇

    《作者:高阳作品以清末扬州私盐治理为背景,描绘盐枭势力与官府的权力博弈。 小说围绕私盐首领白寡妇及其情人徐老虎的抉择展开。二人为保全帮众主动投案,白寡妇设计支开徐老虎独自赴狱,最终死于牢中;徐老虎隐忍追剿叛徒复仇,展现江湖情义与权力倾轧的交织。全书通过官商冲突与帮派纠葛,再现清末江南社会生态,延续作者擅长的历史考据与白描笔法,以简练叙事勾勒复杂人性与时代风貌。

  • 花魁

    花魁

    《作者:高阳高阳根据《卖油郎独占花魁》改编而来,这部小说的男主角是商人,女主角是妓女,取材更加生活化。朱重对美娘的爱恋始于其美貌,美娘决定嫁给朱重是因为他老实诚心,这与以往的“夫为妻纲”、“从一而终”、“忠贞刚烈”等封建礼教主题不同。小说描写的是普通市民的实际的爱情观,强调的是生活中的人性和真情,反映了新兴的资本阶层的小市民的爱情婚姻观念和生活理想。

  • 风尘三侠

    风尘三侠

    《作者:高阳隋朝末年,炀帝荒淫无道,奸臣专权朝政,天下大乱。 侠士李靖欲投身报国,来到长安拜见杨素却险遭杨素毒手,幸得杨府歌妓红拂女冒险搭救,亦有反隋义军首领虬髯客鼎力相助,三人一见如故。虬髯客本意在天下,直到结识了气度不凡的李世民…… 风尘中自有侠义豪情,患难中当见肝胆相照。李靖、红拂、虬髯客三人,在乱世中施展才华,成就一番霸业,后世敬称其为“风尘三侠”。

  • 蒙马特遗书

    蒙马特遗书

    《作者:邱妙津“人生真的没有拯救吗?我不相信。” 一九九五年夏天,台湾作家邱妙津在巴黎以自杀结束了自己年仅二十六岁的生命。《蒙马特遗书》的二十一封信,是她留给这个世界的生命告白。爱欲的强烈、背叛的痛苦、不顾一切的占有与痛切的自我剖析,邱妙津的这些文字,记载了她的勇气与奔赴,也记载了她的困惑、碰壁与绝望。她以真切沉痛的身心经验思考并重建爱的法则,思考爱与死、生命与艺术的关系。《蒙马特遗书》提及的大量西方艺术电影与经典文学,构成一条条幽深的秘密小径,展示了邱妙津精神世界的成长谱系,是台湾一代年轻人的精神映照,透过它,亦可见证深邃的时代风

  • 苏州格格

    苏州格格

    《作者:高阳该书取材于嘉庆年间史实,写尽朝廷大政,江南吏治,民间百姓之事。 小说以嘉庆二十五年大行皇帝突然驾崩为引子,叙述了宫中为“密建”朱谕,由谁接承大统,群臣妃嫔钩心斗角,争权夺利、互相倾轧之事。道光二年,宫中选秀女,苏州格格容貌体态出众,善于词令且深识大体,将被指婚为必继皇位的大阿哥,不料事情变卦,急煞了格格的父母亲。书中还描写了历时十二年修建告竣的乾隆实录馆、一扫春闱和殿试颓风、漕粮海运顺利进行、整顿两淮盐务、缉获走私盐犯、查办挖堤重案、平息抢婚案等过程。

  • 安乐堂

    安乐堂

    《作者:高阳长篇历史小说,作品以明代中期英宗、代宗、宪宗、孝宗四朝皇权更迭为主线,通过“土木之变”“南宫复辟”“西苑遗恨”等历史事件,勾勒宫廷权力斗争与人际纠葛。小说穿插对明代安置垂危太监的机构“安乐堂”的史实考据,融合正史记载与传奇叙事手法。高阳延续《胡雪岩》《慈禧全传》等作品的创作风格,在还原历史场景与编排戏剧冲突上形成虚实相生的叙事特色。

  • 青霜剑

    青霜剑

    《作者:冯玉奇民国时期鸳鸯蝴蝶派作家冯玉奇创作的武侠小说,作为《大破玉佛寺》的前传,1947年首次由上海福禄书局出版单行本。全书共12章,采用双线叙事结构:前3章以展飞熊复仇为主线,第4章引入白人龙兄妹支线,第5章后主线合并至青龙寨夺剑与江家内斗。作品以青霜剑为关键道具推动情节发展,展现了民国武侠小说的叙事特色。

  • 白话夜谭随录

    白话夜谭随录

    《作者:和邦额笔记小说集。清和邦额著。一百四十一篇。成书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取材广泛,所记事物繁多,有甘肃沙漠怪风,西海蜃气观,京师地震等奇观,也有北地回煞、夜星子等迷信风俗。故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谓其“记朔方景物及市井情形者特可观”。其他如《张五》篇记官吏贪财好色,滥施酷刑;《米芗老》记乱兵掠卖妇女,《陆水部》记雍正朝文字狱之难,亦颇有社会意义。《自序》云:“每喜与二三友朋,于酒觞茶榻间灭烛谈鬼,坐月说狐。”其宗旨与《聊斋志异》略同,以“谈鬼说狐”寄意人生世态。然颇有“借材他书”者,鲁迅谓“如《佟觭角》、《夜星子》、《疡医》,皆本《

  • 大故事

    大故事

    《作者:高阳短篇历史故事集。本书分为七篇,分別是“天下第一家”,所介绍的是四大世家之最的孔子世家。第二篇是“状元的故事”,描述的是中国历史上较特殊的状元故事。第三篇是“科场弊案知多少”。第四篇是“紫禁城搜秘”。第五篇是“万园之园话圆明”。第六篇是“明十三陵漫谈”,对明十三陵有丰富的描述。最后一篇是“命中注定作傀儡的溥仪”,其中还针对溥仪的命造,有详细的介绍。

  • 假官真做

    假官真做

    《作者:高阳书中除了根据清.慵讷居士“咫闻录”改写的《假官真做》之外,其馀四篇《任公与刁间》、《买命》、《吕不韦》、《临邛卓家》的描写对象都是战国至秦汉之际的钜贾,从刁间、白圭、吕不韦到桑弘羊、卓王孙等由商转官的故事;有的富可敌国,有的权倾朝野,形成中国官场的另一种风貌;治国须清官,也须得力助手和理财专家。

  • 侬本痴情·燕语莺啼

    侬本痴情·燕语莺啼

    《作者:冯玉奇冯玉奇著。侬本痴情。八章。1947年7月上海汇文书局出版。1948年7月上海文立书店出版。一册。燕语莺啼。十章。1946年9月上海春明书店出版。1947年1月再版。一册。以战事为开端,后又写热闹欢腾的舞厅景象,和前面形成强烈的反差,实则虽以爱情为主体,但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时的社会背景、时代风云,并通过主人公之口呼唤青年应为国家人民做有益之事,反抗列强和军阀的欺凌,在思想上具有相当的积极意义。

  • 小凤仙

    小凤仙

    《作者:高阳《小凤仙》是著名历史小说家高阳的一部历史名著。小凤仙一直是一个谜,正史之中并没有关于她的记载,甚至连她的生卒日期都没有能说清楚,她曾是名动公卿的名妓。她曾帮助共和名将蔡锷将军逃离袁世凯的囚禁,更因为与蔡锷的那段至死不渝的爱情而被人传颂……高阳在小说中准确地把握了人物内心世界的微妙变化,并随着情节的推进而不断进行气氛上的烘托,其笔触细腻,其基调哀婉,使得整部小说回肠荡气,令人掩卷深思。

  • 醉蓬莱

    醉蓬莱

    《作者:高阳《醉蓬莱》是描写清代最伟大的剧作家洪昇撰写《长生殿》的故事。由《长生殿》所引起的宦海风波,是康熙年间的一大公案。后世关于此事的记录非常多,有的语焉不详,有的张冠李戴,经过高阳先生考证后,写成《醉蓬莱》,人物栩栩如生,情节曲折生动;尤其是以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故事,影射顺治与董小宛之间一段伟大的生死恋,更是前人从未发觉的;

  • 印心石

    印心石

    《作者:高阳清中叶,穷秀才陶澍与塾师孙伯葵之女巧筠;奉父母之命即将完婚。不料,当地富豪吴家横刀夺爱,孙家父女嫌贫爱富,亦顺水推舟。陶澍不得已退婚,并由孙母周旋,改娶巧筠丫鬟,孙家义女秋菱为妻。后来,陶澍点中翰林 ,官运亨通,升任江苏巡抚;吴家却家破人亡,当年“安化第一美女”巧筠寻死未成,落得青灯黄卷了残生。真所谓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 俏姑娘·并蒂莲

    俏姑娘·并蒂莲

    《作者:冯玉奇冯玉奇著。俏姑娘,七章。1947年10月上海汇文书局出版。一册。并蒂莲。七章。1947年上海汇文书局出版。一册。本书是一部长篇言情小说。青年惠明德因肺病住院治疗,得善良贤惠的护士菊卿精心照料,两人渐生情愫,互许终身。明德出院后离开上海,回到北平,和家人说明情况,本要接菊卿到北平结婚,却意外得知两人竟是同父异母的兄妹。菊卿到北平后与明德相认,二人难免唏嘘伤情,感叹命运无常。故事情节一波三折,极具矛盾和冲突感,山重水复之际又至柳暗花明,令人观之废寝忘食,手不释卷。

  • 大野龙蛇

    大野龙蛇

    《作者:高阳本书是高阳作品·红楼系列之一,乾隆年间,大小金川土司叛乱。大学士讷亲和川陕总督张广泗等红极一时的权臣,因军事平叛失利,劳师糜饷无功而被问罪斩首;负责和亲王府工程的曹府,曹震叔侄,因为王府火灾、一遭流戍,一惊悸身亡。曹家继上次抄家之祸后,再次陷入困境。 “皇后在德州投河了!” 耳语很快地在京里传了开来,但妄言妄听,大都将信将疑,只有极少数的人,包括病中的平郡王福彭,相信流言不假。

  • 清官册

    清官册

    《作者:高阳高阳著,历史小说,6章,1987年5月出版。“三藩之乱”已经四年了,局势的演变,证明皇帝所作的“撤藩”的决定是睿智的。三藩悉索敝赋地征敛了百姓的脂膏,去填他们的贪壑,照这样子岁糜巨饷,何时才能修水利、劝麻桑、兴文教,与民休息,出现太平岁月?这一连串的疑问,从康熙皇帝十四岁亲政时,就已困扰着他。于是他一方面用武力解决三藩之乱,一方面勤政志国,任用汤斌、陆陇其与张伯行等理学名臣,使得康熙一朝清官最多。

  • 甜如蜜·个中苦

    甜如蜜·个中苦

    《作者:冯玉奇冯玉奇著。甜如蜜,十一章。与《此间乐》为同一种书。1946年10月上海春明书店以《此间乐》之名出版。1948年4月上海汇文书局以《甜如蜜》之名出版。1948年4月再版。一册。个中苦,又名,苦中苦。十二回。《此间乐》之续集。1941年5月上海上海春明书店出版。1941年8月再版。二册,讲述了主人公之间的爱恨情仇,在当时那样的社会背景下,通过对主人公境遇的描写,折射出当时的社会背景、时代风云,并通过主人公之口呼唤青年应为国家人民做有益之事,在思想上具有相当的进步意义。写作风格哀婉动人,读来令人动容。

  • 颠倒夫妻·逃婚

    颠倒夫妻·逃婚

    《作者:冯玉奇冯玉奇著。颠倒夫妻,六章。1947年11月上海汇文书局出版。一册,逃婚。六章。1948年11月上海汇文书局出版。1949年4月再版。一册。民国长篇爱情悲剧小说。秀娟与丽娟是同父异母的姐妹,秀娟母亲早逝,继母不慈,父亲软弱,虽然妹妹丽娟很同情她,但秀娟最终还是因病含恨而逝,错过了一桩好姻缘。未婚夫定钧因痛恨继母狠毒,迁怒丽娟,假意答应与丽娟结婚,实则为了报复,等到真正了解丽娟为人时,已经悔之晚矣,丽娟同姐姐一样,红颜命薄。小说叙事凄艳动人,人物形象鲜活灵动,对心理的刻画逐层深入,使得故事情节一波三折,扣人心弦。

  • 雁南归·绿窗艳影

    雁南归·绿窗艳影

    《作者:冯玉奇冯玉奇著。雁南归,八章。后集为《绿窗艳影》。晨钟书局出版。正气书局出版。一册。讲述了秋雁和玉华两个结拜姐妹同时爱上男主人公乐文,因为身世不同、境遇不同,秋雁决定忍痛割爱。同时秋雁为了给妹妹报仇,亲手杀死蹂躏妹妹的恶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该部小说情节生动,读来又觉哀婉动人。

  • 白山双侠

    白山双侠

    《作者:郑证因民国武侠小说。郑证因著,在长白山老岭东南,有一座凤城府,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地方,虽然偏着奉天省的东南,可算一个海陆重镇。这凤城府本是一个极富庶的所在,往时商业繁盛异常,凡是从安东大孤山庄河厅石城岛一带奔盛京去的,这凤城是必经之路,可是此时这城中显得商业萧条,不像往年那么繁盛了。正因为宁古塔以东,几处的生番部落作乱,变乱闹得很厉害,不只于把关东三省的兵力调动了,从关里清廷还派了八镇劲旅出关平乱,这一来把白山黑水闹了个鸡犬不宁。

猜你喜欢的书

倪焕之

倪焕之

长篇小说。叶绍钧著。载《教育杂志》1928年1—12期。以小学教师倪焕之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形象地再现从辛亥革命到大革命失败期间的中国城乡生活面貌,反映了部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思想转变的曲折历程。倪焕之是有理想有热情的进步青年,决心以教育救国。他中学毕业后即到乡村当了小学教师。不久,他和志同道合的新女性金佩璋结婚。倪焕之婚后初期生活很幸福,但其教育改革实验在封建势力阻挠下失败了,而金佩璋后来也变成一个旧式家庭妇女,这些都使他陷入极度苦闷之中。五四运动爆发后,倪焕之在革命者王乐山的指引下来到上海一女中任教,并参加了五卅反帝爱国运动和革命工作。大革命失败后,他又陷于苦闷与失望之中,最后患病死去。小说人物形象塑造颇具特色,语言严谨纯朴,在客观描写中蕴含着热情,是五四以来颇有影响的一部现实主义作品。

韩朋赋

韩朋赋

全文作赋体,以四言为主,杂有六言。兼七言句。韵白相间,文词美妙。全文写韩朋夫妻忠于爱情,反抗强暴、双双身死的故事。韩朋仕于宋国,六载不返。其妻贞夫寄书于夫。韩朋不慎,将书遗失殿前。宋王得书,喜爱书中文词,欲得贞夫。奸臣梁伯请命至韩家行骗,诈称奉韩朋之命来接贞夫。韩母中计,贞夫迫于韩母压力,不得已而前往宋廷,被宋王强迫封为王后。贞夫卧病,忧思不乐。梁伯献计,将韩朋打落双齿,发为役徒,修筑清陵台。贞夫得知,在台成之日,到台见夫,撕裙作血书,系于箭头,射于韩朋。韩朋得书自杀。贞夫奏请宋王以三公之礼葬韩朋,并许贞夫亲往观看,贞夫至墓大哭,投入墓室之中。宋王遣人发室,只见两石,一青一白。遂将青石埋于道东,白石埋于道西。不久,道东生出桂树,道西生出梧桐,二树根下相连,枝叶交通。宋王令人砍树,化为一对鸳鸯而飞。有一羽毛下落,甚有光彩,宋王得之,以羽毛磨拭项上,其头即落,不到三年,宋国亦亡。奸臣梁伯父子被流配边疆。全文巧于铺陈,工于细节描写、人物对话和心理刻画。具有浪漫主义的神奇色彩和幻想色彩,结尾表达了人民群众的理想。

法华经大成音义

法华经大成音义

法华经大成音义,一卷,清淨昇集,智冲序。

般若灯论释

般若灯论释

凡十五卷。又称般若灯论释、般若灯。清辨(梵Bhavya )着,唐代波罗颇迦罗蜜多罗译。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册。内容为清辨自中观自立派(梵Madhyamaka -sva^tantrika )之观点,对龙树中论各章加以注释而成者。本书之思想特征系以严守龙树以来中观学者之传承为其本位,故不仅处处论破外道及小乘各派之邪见,且批判同是中观派的佛护论师之学说。另一特点即针对瑜伽派之立场,本论之主张一反历来中观学者之观点,尤以对世俗谛与胜义谛之见解更是大异其趣。此外,本论之作者擅长运用因明论理,全书之中,论式结构锐利巧妙,宗因喻各支完备整然,并以之击破反对论者之立义;此为本书另一特点。本论之梵文原本今已不存,汉译本颇不完备。西藏译本收于丹珠尔中,题为般若灯根本中论颂(梵Prajn~a^ -pradi^pa-mu^lamadhyamaka-vr!tti ),迄今犹存,较汉译本受学者之重视。本论之注疏较著名者有观誓(梵Avalokitavrata )之般若灯疏(梵Prajn~a^pradi^pa -t!i^ka^ ),为了解印度末期中观派与瑜伽派之重要资料。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顿证毗卢舍那法身字轮瑜伽仪轨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顿证毗卢舍那法身字轮瑜伽仪轨

一卷,唐不空译。说四十二字之字轮观。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颂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颂

  摩诃大法王  无短亦无长  本来无皂白

  随处现青黄  华发看朝艳  林凋逐晚霜

  疾雷何太急  迅电亦非光  九圣犹难测

  龙天岂度量  古今人不识  权立号金刚

推荐作家

孔颖达

孔颖达

孔颖达(574年—648年)唐代经学家。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颖达博通儒家经典,与北魏名儒刘焯同学,在北朝以教授为业。隋炀帝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入唐,秦王李世民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擢国子

董仲舒

董仲舒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汉儒家思想家、教育家。河北广川(今河北景县)人。幼年好学不倦,勤读儒学,中年收徒讲学,开始了教学生涯。读书专攻《春秋公羊传》,为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有“汉代孔子”之称。汉武帝

司马迁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成)人。十岁时,随父司马谈到长安,开始研读古代文献,并就学于董仲舒、孔安国。二十岁自长安出发,历经长江、湘江、沅江

房玄龄

房玄龄

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字乔,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人。父彦谦仕隋为刺史。玄龄幼聪敏、贯通典籍,善属文。开皇中,天下统一,人皆以为隋朝国运长久,玄龄则以为隋帝失政,亡迹已现。年十八举进士,授羽骑校,补隰城尉。李渊起兵

孟子

孟子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思孟学派的创始人。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人。幼年丧父,母教极严,家境贫困。长大后,曾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的门人,是孔

余象斗

余象斗

余象斗(约1560 -1637) 名文台,字象斗,号仰止子、仰止山人、三台山人、三台馆主人,别名世腾、象乌、宗下、云登父、子高父等福建建阳人,明末著名书坊主、小说家。他生逢明末建阳刻书鼎盛时期,仅余氏一族就有三十余家书坊,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