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锳

詹锳
  • 姓名:詹锳
  • 别名:字振之
  • 性别: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山东省聊城县人
  • 出生日期:1916.6.29
  • 逝世日期:1998.12.16
  • 民族族群:

詹锳(1916.6.29~1998.12.16),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家。字振之。1916年阴历5月16日生,山东省聊城县人。现为河北大学中文系教授兼古典文学教研室主任。5岁起读私塾7年半。1929年至1931年在济南第一中学读初中。1934年济南高中毕业后入北京大学历史系,一年后转中国文学系,1938年在云南西南联合大学毕业,曾留校任助教。1940年底至1943年在贵州任浙江大学中文系讲师。1943年至1948年,先后任四川白沙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国文系副教授、教授、安徽大学中文系教授、山东师范学院教授兼国文系主任。1948年8月赴美国留学,1950年获美国南加州大学教育心理学硕士,1953年获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心理学博士。留美期间曾在南加州大学亚洲学系兼教汉语,在纽约亚洲学院兼任特约讲师并任纽约市高等教育局助理研究员。1953年回国。1954年加入中国心理学会。1954年至1961年任天津师范大学(河北大学前身)心理学副教授。其间于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1961年转入河北大学中文系任教至今。1979年参加河北省语文学会,同年还参加了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术讨论会。他早年曾受教于胡适、罗常培、罗庸、陈寅恪冯友兰闻一多朱自清刘文典等名家,也受到朱光潜文艺心理学》的影响。在美国学习期间受到桑代克学派的影响较深,主要阅读心理学和心理统计。他的主要学术观点是无徵不信。他受过心理学的自然科学方面的训练,并企图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分析论证古代文学理论和文学史的现象。第一篇学术论文是《李太白集版本叙录》(1941年,《浙江大学学报》)。主要著作有《李太白论丛》(1957年,作家出版社出版)、《李白诗文系年》(1958年,作家出版社出版)、《唐诗》(197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刘勰与〈文心雕龙〉》(1980年,中华书局出版)、《〈文心雕龙〉的风格学》(198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其它学术论文还有《曹植洛神赋〉本事说》(《东方杂志》、39卷16号)、《〈五台新詠〉三轮》(《东方杂志》,40卷6号)、《漫谈四声》(《东方杂志》,41卷12期)、《四声与五音》(1945年,《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学术集刊》),《齐梁文艺批评中的风骨论》(1961年12月10日,《光明日报·文学遗产》)、《谈杜甫的〈洗兵马〉》(1962年5月13日,同上,收入《杜甫研究论文集》第三辑)、《从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两结合的观点试论〈长恨歌〉》(1962年10月17日,《天津日报》)、《四声五音及其在汉魏六朝文学中之应用》(1963年,《中华文史论丛》,第3辑)、《〈文心雕龙·神思〉篇义记》(齐鲁书社,《古典文学论丛》第1辑)等。

詹锳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荒凉山庄

荒凉山庄

在狄更斯浩繁丰厚的传世文字中,《荒凉山庄》可谓其晚期最高成就之一。以贾迪斯家族后代争夺遗产案件为情节主线,同时穿插了戴德洛克夫人及其私生女埃丝特的经历遭遇。贾迪斯家族遗产的官司已经打了好几代,仍然悬而未决。无依无靠的表兄妹理查德·卡斯顿和婀达·克莱尔作为这个案件涉及人,被他们的监护人约翰·贾迪斯接到他的“荒凉山庄”来住,陪伴着这两个年轻人的还有埃丝特。理查德与婀达相爱,遭到约翰反对,忿然离开山庄,并且秘密结了婚。而理查德指望继承大笔遗产,无意独立谋生。这桩案件拖了几十年,终由于发现一份遗嘱而得到解决。然而积年的诉讼费早已把遗产耗费净尽,所以理查德虽然成了遗产继承人,却分文未曾到手。在这个打击下,他一病不起,终于死去。约翰·贾迪斯发现埃丝特和年轻医生阿伦·伍德科特相爱,就成全了他们。他赠送给新婚夫妇一所房子,也取名“荒凉山庄”;同时他把新寡的婀达接来和自己同住。

大唐传载

大唐传载

唐代笔记小说集。原称《传载》。 1卷。无名作者撰。《新唐书·艺文志》杂史类著录《传载》1卷,无撰人姓名。《宋史·艺文志》始入小说家类。后世通行本又加“大唐”2字。现存主要版本有清顺治四年(1647)孙明志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四库全书》本、《守山阁丛书》本、《唐人说荟》本、《唐代丛书》本、《说库》本、1958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排印本(与《幽闲鼓吹》、《中朝故事》合订为一册)。《说郛》卷38所收《传载》,实为刘所著的另一部书《传记》。《传载》中文字曾被《唐语林》、《太平广记》等书多次引用,可资校勘。其书前原有作者自序,实质性内容仅说“八年夏,南行极岭峤,暇日泷舟传其所闻而载之,故曰《传载》。虽小说或有可观,览之而喁而笑焉。”据此可知书名由来及作者写小说而非写史书的态度。因无年号和署名,无法确定成书年代和作者。书中记言记事共130条,都很简短。内容时限起唐初,至元和年间止,则本书成书不会早于元和八年(813)。所记有传说掌故、典章制度、官僚文人轶事及杂有考据。因有史料价值,故两《唐书》、《资治通鉴》等多从中取材。记言各条注重应答技巧,间杂诙谐,正是笔记小说本色。书中记载又与其他唐代笔记小说集如《因话录》、《隋唐嘉话》等多有类似者,或因各书作者所闻而偶同,或因互相引录而重复,在当时是正常现象。

上清天枢院回车毕道正法

上清天枢院回车毕道正法

上清天枢院回车毕道正法,撰人不详。从内容看当为宋元道书。三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方法类。内叙伏魔辟邪,修身治病诸道法。上卷言以神印、符箓咒诀伏魔之道。内载六种神印、十种符箓咒诀,并介绍其用法。卷中叙驱邪治病之术,有布气法、咒水法、取劳虫法、移肿毒、治瘟病法、治鬼邪法、治心邪血邪草灵丹方、治颠邪行持及断鬼神秘法、识鬼邪法。人斗存身行持秘法、斩鬼法、遥治颠邪心法。附有多种符箓咒诀。下卷叙以投状之法辟除鬼邪,有勘灶经验状式、投状式、验状法。

楚辞集注

楚辞集注

楚辞研究专著。宋代朱熹著。16卷。其中《集注》8卷,《辩证》2卷,《后语》6卷。此书以王逸《章句》为底本,剔去无病呻吟的《七谏》以下4篇汉人拟骚之作,增益贾谊《吊屈》、《鵩赋》2篇。自卷一至卷五为屈赋25篇,统称“离骚”,卷六至卷八(即《九辩》以下16篇),统称为“续离骚”。此书注释依《诗集传》之例,以四句为一章,始注字义,后通释章旨。每章各系以“赋”、“比”、“兴”字样。其特点有四:一是于训诂之外阐发义理,大抵以儒家正统思想为准绳,于屈原毁誉参半,而着重其“忠君爱国”。二是注文简洁明快,无诘诎奇碎之病。三是托寓时政,籍注《楚辞》隐刺权贵,非纯学术之作。四是治学态度谨严,实事求是,于其所不知,宁付阙如。《辩证》2卷是对《楚辞》中若干疑难问题的详尽考证。盖合于《集注》中,“虑文字之太繁,览者或没溺而失其旨也,故记于后,以备参考”。(《自序》)其所考证多有创发,皆极精卓,如谓“灵修”为妇人悦夫之称,为后人《楚辞》女性中心说所依据。《后语》是在晁补之《续楚辞》基础上加以删增而成,收录荀子至吕大临辞赋52篇,每篇皆自为小序。唯此书处处以“三纲五典”强注之,不免迂阔难通,又以“叶音”法注音,亦多失其真。此书版本极多,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据宋端平刻本影印本。

建康实录

建康实录

编年体史书。唐许嵩撰。20卷。记述始于东汉兴平元年,终于陈祯明三年的史事。因所记六朝皆建都建康(今南京)而得名。以正史为本,旁采诸史、地志旧文,按时序记述历朝政权变迁及军臣事迹,兼及山川古迹。凡有异事别闻,附以记注,另行详叙。引据广博,多出正史之外。记述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事迹。因六朝皆都建康,故名。记吴、东晋、宋、陈用编年体,于人物卒年下附小传;记齐、梁用纪传体。叙事除王朝兴替外,颇注意六朝古迹。修撰时征引唐初及唐以前典籍五十余种,今大都散佚,故所录多出“正史”之外,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

太平天国纲领性文件。1853年(咸丰三年)下半年在天京(今江苏南京)颁布。太平天国在反对清朝统治和外国侵略的农民战争中,曾设想了“地上天国”或“小天堂”的理想,作为这次革命的目标。这种理想集中体现在天朝田亩制度中,其核心是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其中规定,遍天下土地全归以天王为代表的“上主”所有,确定“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好坏搭配,平均分配给每个成员。成员以家庭为单位,从事农业生产,兼营种桑养蚕、喂猪、饲鸡、织缝衣裳等副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