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锳

- 姓名:詹锳
- 别名:字振之
- 性别:男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山东省聊城县人
- 出生日期:1916.6.29
- 逝世日期:1998.12.16
- 民族族群:
詹锳(1916.6.29~1998.12.16),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家。字振之。1916年阴历5月16日生,山东省聊城县人。现为河北大学中文系教授兼古典文学教研室主任。5岁起读私塾7年半。1929年至1931年在济南第一中学读初中。1934年济南高中毕业后入北京大学历史系,一年后转中国文学系,1938年在云南西南联合大学毕业,曾留校任助教。1940年底至1943年在贵州任浙江大学中文系讲师。1943年至1948年,先后任四川白沙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国文系副教授、教授、安徽大学中文系教授、山东师范学院教授兼国文系主任。1948年8月赴美国留学,1950年获美国南加州大学教育心理学硕士,1953年获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心理学博士。留美期间曾在南加州大学亚洲学系兼教汉语,在纽约亚洲学院兼任特约讲师并任纽约市高等教育局助理研究员。1953年回国。1954年加入中国心理学会。1954年至1961年任天津师范大学(河北大学前身)心理学副教授。其间于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1961年转入河北大学中文系任教至今。1979年参加河北省语文学会,同年还参加了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术讨论会。他早年曾受教于胡适、罗常培、罗庸、陈寅恪、冯友兰、闻一多、朱自清、刘文典等名家,也受到朱光潜《文艺心理学》的影响。在美国学习期间受到桑代克学派的影响较深,主要阅读心理学和心理统计。他的主要学术观点是无徵不信。他受过心理学的自然科学方面的训练,并企图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分析论证古代文学理论和文学史的现象。第一篇学术论文是《李太白集版本叙录》(1941年,《浙江大学学报》)。主要著作有《李太白论丛》(1957年,作家出版社出版)、《李白诗文系年》(1958年,作家出版社出版)、《唐诗》(197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刘勰与〈文心雕龙〉》(1980年,中华书局出版)、《〈文心雕龙〉的风格学》(198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其它学术论文还有《曹植〈洛神赋〉本事说》(《东方杂志》、39卷16号)、《〈五台新詠〉三轮》(《东方杂志》,40卷6号)、《漫谈四声》(《东方杂志》,41卷12期)、《四声与五音》(1945年,《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学术集刊》),《齐梁文艺批评中的风骨论》(1961年12月10日,《光明日报·文学遗产》)、《谈杜甫的〈洗兵马〉》(1962年5月13日,同上,收入《杜甫研究论文集》第三辑)、《从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两结合的观点试论〈长恨歌〉》(1962年10月17日,《天津日报》)、《四声五音及其在汉魏六朝文学中之应用》(1963年,《中华文史论丛》,第3辑)、《〈文心雕龙·神思〉篇义记》(齐鲁书社,《古典文学论丛》第1辑)等。
猜你喜欢的书
王荆公诗注
诗文注。南宋李壁撰。五十卷。壁有《临川先生文集》已着录。此集乃壁谪居临川时所作,注古诗二十一卷,律诗二十九卷。文中大字单行为王安石诗,小字双行为壁注。末有补遗,收古今体诗五首。壁注王诗,搜集原始资料、认真核校原本和墨迹,凡诗涉及之人物背景均有探索,所用典故均标注出处,疑者缺之,非穿凿附会者能比,故历来学者颇为重视。其中古今体诗,较世行《临川集》多七十二首。然个别注亦有疏漏,清沉钦韩尝作《王荆公诗集李壁注勘误补正》予以订正。有《四库全书》本。
片玉心书
儿科著作。明万全撰。五卷。全有 《育婴秘诀》 已著录。是书刊于嘉靖二十八年(1549)。卷一至卷三,总论儿科疾病的辨证及治疗方法,并附歌赋及望诊图; 卷四、卷五,叙述胎毒、变蒸、惊风等三十二类疾病证治。系万氏儿科临证经验之谈,颇为详明实用。有 《万密斋医书》本,清顺治十一年 (1654) 刻本,一九五八年麻城卫生工作者协会铅印本。
洪恩灵济真君事实
洪恩灵济真君事实,原题朱棣等撰。书成于明永乐中。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威仪类。书分三篇:其一为永乐十五年(1417)明成祖朱棣御制〈灵济官碑〉。内称明成祖于病中得二神默佑,施以灵符妙药,使成祖病愈,故册封二神号曰「洪恩真君」,并敕有司大新庙宇,祭祀二神,以答谢神恩。 其次为〈二真成仙〉,概述二神事迹。二神即五代南唐国江王徐知证,饶王徐知谔兄弟。二王皆宽仁忠孝。好善志道,镇守金陵有功,民间立祠祭之。据说二人仙去后为斗中都水使者,默佑下民,有救济水旱火蝗之灾及治病嗣续、卫国却敌诸般灵异,感天帝诰封其兄为九天金阙显灵溥济真人,弟为九天玉阙昭灵博济真人。明成祖又加封二神真君尊号,并于京师立行祠以祀之。 其三〈保奏真君文〉,乃道士王某所撰。从文中所述可知《正统道藏》所收八篇洪恩灵济真君斋仪,皆为王某编撰。
台案汇录己集
本书分八卷,为清代台湾关系档案汇录第六集,称为「台案汇录己集」。全书所收一百三十三件档案,分别选自「明清史料」丁、戊、己三编及「史料旬刊」。此类文件,系属关于所谓「匪乱」、械斗以及命盗诸案。前三卷共收四十五件,殆全为涉及几次较大变乱之资料。其中关于康熙六十年朱一贵事变者八件(内有四件为朱一贵及其伙伴并家属供词,雍正十年吴福生事变者二件(内有一件为吴福生等供词,乾隆二十三年至三十四年黄教事变者二十七件,六十年陈周全事变者七件,道光十二年张丙事变者一件(此件原应收入「甲集」卷二,因遗漏附列于此)。此外,尚有两件大案,乃为乾隆五十一年至五十三年及嘉庆五年至十三年之林爽文事变与蔡牵事变;另分别辑为专集,见第二○○种「台案汇录庚集」篇与第二○五种「辛集」篇。后五卷共收八十八件,依次由雍正至道光朝先后编列:若按内容分析,以强劫财物、杀伤事主之盗案为最多,斗殴伤命、纠众械斗或结会坚旗等案为次,私筹钱文、私造炮位、伪造牌札、贩运私盐、男女通奸以及兵丁逞凶杀人之类为再次。
汪记舞台内幕
《汪记舞台内幕》,民国陶希圣撰写的笔记。米内和有田在日本议会宣布他们的对华政策,仍然是以全力支持所谓“汪政权”。我现在要告诉米内有田和日本国民,“汪政权”是什么?我也希望我们中国国民,看清楚所谓“新政权”的内容。中日两国国民,要想取得真正的和平,必须一脚踢开所谓“日支新关系调整要纲”,以及这种条件之下树立起来的所谓“新中央政府”。
起信论纂注
起信论纂注,二卷,明直界纂注并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