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传记

  • 明孝宗实录

    明孝宗实录

    《作者:佚名二百二十四卷。详记孝宗在位期间史事,起成化二十三年(1487)八月,终于弘治十八年(1505)五月。正德元年(1506)始修,刘健、谢迁等主其事。后刘、谢去位,李东阳、焦芳等任总裁。正德四年四月书成。

  • 明武宗实录

    明武宗实录

    《作者:佚名一百九十七卷。记武宗在位期间史事,起自弘治十八年(1505)五月,终于正德十六年(1521)三月。正德十六年六月始修,先以杨廷和、蒋冕等为总裁官,复以费宏、石瑶等为总裁,嘉靖四年(1525)六月书成。述事极详,亦多有曲笔,如王守仁平宸濠事。

  • 明穆宗实录

    明穆宗实录

    《作者:佚名七十卷。记穆宗在位期间史事,起嘉靖四十五年(1566)十二月,终隆庆六年(1572)五月。隆庆六年十月始修,张居正任总裁官,万历二年(1574)成书。与《世宗实录》同修,凡例略有不同,内容尚详实。

  • 明世宗实录

    明世宗实录

    《作者:佚名五百六十六卷。起正德十六年四月,讫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十二月。始修于隆庆元年(1567)四月,徐阶任总裁。神宗即位,改命张居正等续修。万历五年(1577年)八月修成。

  • 明仁宗实录

    明仁宗实录

    《作者:杨士奇十卷。起永乐二十二年八月,讫洪熙元年五月。始修于洪熙元年闰七月,杨士奇任总裁,蹇义等纂修。宣德五年五月,与《太宗文皇帝实录》同时进呈。记仁宗在位时期史事,起永乐二十二年(1424)八月,讫洪熙元年(1425)五月。始修于洪熙元年闰七月,杨士奇任总裁,宣德五年(1430)五月成书。撰者依据章疏及史臣所记史书,参以见闻,故记述有关制度及史事本末较为详明。

  • 明宣宗实录

    明宣宗实录

    《作者:杨士奇记宣宗在位期间史事,起洪熙元年(1425)六月,终宣德十年(1435)正月。宣德十年七月始修,以杨士奇为总裁,正统三年(1438)书成。此前修实录以文武勋臣充任监修官,自是录始只任勋臣一人充任,不再用文臣监修。

  • 明英宗实录

    明英宗实录

    《作者:佚名《明英宗实录》共三百六十一卷,其中附有《景帝实录》九十一卷,在《明实录》中,其卷数是较多的。实录中收有大量奏疏,本文将对其所收奏疏及其价值等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奏疏是古代社会臣民与帝王沟通的纽带,是民情上达的一种渠道,不同种类的奏疏,其用途亦有不同。《英宗实录》中所收奏疏数量宏大,上书者身份迥异,上疏内容更是广泛。有治国安邦疏、经济改革疏、礼仪文化疏、军事防御疏、民生救济疏、举荐贤才疏、弹劾疏、规劝皇帝疏等等,几乎囊括国家治理的一切事务。奏疏的收录方式亦是多样化,有全文收录、提炼而书、选择而录、仅有提及等方

  • 康雍乾间文字之狱

    康雍乾间文字之狱

    《作者:佚名《康雍乾间文字之狱》,系统记述了“庄廷钅龙之狱”、“戴名世之狱”、“查嗣庭之狱”、“陆生楠之狱”、“曾静、吕留良之狱”、“谢济世之狱”、“胡中藻之狱”等著名文字狱的始末。

  • 皇明异典述

    皇明异典述

    《作者:王世贞《皇明异典述》明·王世贞撰。共八卷,记录了明朝政治的奇闻异事。夫国之有典也,则号令庆罚皆在焉。其曰典者何?志常也。曰异典者何?志非常也。诸创国者皆不为常者也。其业可大而法可久,习之则为常,是故曰典也。自古有天下之盛者,莫过唐、虞、三代。唐有天下,举亩{亩厶}之鳏民而委之政,既得政则绁天子之所,任岳牧侯伯而﹃之。既﹃之而复峻用其子,其后辄举祖宗之人民社稷而付之。商有天下,举五就之遁臣而委之政,既托孤而废其主,废而旋复焉,尊之曰阿衡,而待之以不臣。周借其国,付渭川之钓叟,使埒父称而师事之,又以其幼子托之於介弟,使据君位而朝诸侯。其殁也,又崇以天子

  • 皇明盛事述

    皇明盛事述

    《作者:王世贞《皇明盛事述》,明代王世贞撰。不佞生晚,当累洽之季,而又家世从缨绂后,窃有志慕说古公卿将相之盛。屈指西京以还,若功臣之族,鲜通籍者。计独有外戚王、马、梁、窦之属,虽鼎贵,不足道。而丞相彻侯父子相继,仅绛、条、韦、平两三氏而已。东京尚行谊,薄华腴,玄羔雁,施自黄,辟书征轮,遍于白屋。而关西之杨、汝南之袁,乃亦有四世为三公者。西晋之习,流为江左,蔓而北魏,门荫相籍,爵封迟及,一夫秉轴,则乘朱且垂百轮;九命弁冕,则戴貂讵止十辈。而李唐之史,犹有志宰相世系者。

  • 明太宗实录

    明太宗实录

    《作者:杨士奇起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讫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其中,前九卷《奉天靖难事迹》,自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至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为建文朝附录,其后记洪武三十五年(1402年)到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事。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命张辅、蹇义、夏原吉等为监修官,杨士奇、黄淮、杨荣、金幼孜、杨溥等为总裁官,负责纂修,至宣德五年(1430年)正月修成。

  • 秦朝野史

    秦朝野史

    《作者:黄士衡近代白话章回小说。48回。黄士衡著,孙毓修校订。商务印书馆(上海)1917年5月初版,铅印本,平装4册。该书从秦始皇嬴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写起,至西汉建立(公元前206年)为止,实为秦朝历史演义。其内容大体与史实相符。书叙秦王嬴政历经26年的南征北战,前后消灭了韩、赵、魏、楚、燕、齐6国,统一了天下,自封为始皇帝。之后出巡天下,泰山封禅,南游湘江,东临沧海,志得意满。复派大将蒙恬北征匈奴,调动全国民工修筑万里长城,以固北方疆界。又采纳丞相李斯之策,焚书坑儒,以免后患。当他自以为天下固若金汤之后,便大修阿房宫,纵情享乐。又派方士

  • 历代兴衰演义

    历代兴衰演义

    《作者:黄士衡原书《二十四史通俗演义》有雍正间刋本,四十四回。本书删去原先四十一至四十四回(各朝年号丶儒家道德丶历朝各地物产丶历朝各地灾异风俗),另增二十回,总计六十回。内容: 原书一至四十回记叙盘古开天至清兵南下统一全国之大事。本书由清康熙时期,平西王吴三桂绞死明朱桂王一事写起,至民国时期军阀混战,各派代表签订和约,将上海改为商埠一事止,着重在民国之事。

  • 十叶野闻

    十叶野闻

    《作者:许指严近代文言笔记集。许指严著。 上海国华书局1917年7月铅印本,平装2册。卷首有1917年作者《序》。全书收录43篇。作者许指严之祖父在清末曾充官幕,熟悉朝廷及官场掌故,作者幼时听之甚多;作者又嗜史书,民初更游京师两载,益增其闻见。因而曾著多种清代及民初的笔记小说。《十叶野闻》多记清代宫廷秘闻,兼及官场掌故。所记虽有一定历史根据,但多得之于传闻,不免夸张、渲染,与事实走样,因而实属小说家言。全书着重揭露了清代宫廷的争权夺利,太监的恃宠跋扈,官场的黑暗腐败,可与晚清谴责小说互为补充。如《和坤轶事》写和珅的专权纳贿,《垂帘波影录》写慈禧消灭异

  • 满清兴亡史

    满清兴亡史

    《作者:佚名长白山之支峰曰布库哩山,通古斯族人居其麓焉。当南宋时,女真为蒙古所灭,通古斯族人势力之衰,几二三百年。有女曰佛库伦者,系出女真,不夫而孕,产一男。既长,佛库伦将他去,命是男以爱新觉罗为姓,名曰布库哩雍顺,置之小舫中,令顺流而下。至河步,是男乃登岸端坐。其地有三姓,方构衅。或汲于河,见而问之,诡以我乃天女所生,来定汝乱对。汲者趋告众,众惊异,遂迎舁至家,决议息争。推是男为部长,以女百哩妻之。于是布库哩雍顺居鸭绿江源,长白山东,鄂谟辉之野鄂多里城。由女真变音而号曰满洲,是为满洲建部之始。

  • 满清外史

    满清外史

    《作者:佚名《满清外史》,清末民初天嘏著,以清朝兴亡为线索,连缀若干官闱秘闻、绮闻琐事而成。其中许多篇章,如“满族之崇奉堂子”、“多尔衮之盗嫂”、“琰(嘉庆帝)之不喜如意”、“李莲英女弟之指婚”、“宫中遗产之富”等,皆以小见大,鳞爪片羽,极富史料价值。

  • 胡雪岩外传

    胡雪岩外传

    《作者:陈蝶仙近代白话章回小说。12回。题“大桥式羽著”。爱美社(日本东京)光绪二十九年(1903)初版铅印本,平装1册。卷首有同年春浙东市隐《序》。卷末附户部尚书、两江总督、浙江巡抚有关查办胡雪岩一案的3篇奏稿及胡家财产清单一份。大桥式羽:真名陈蝶仙。他的表兄顾紫笙为胡雪岩第四女婿,因这层戚谊关系,陈蝶仙多次去过胡宅,他对“芝园”印象极深而写过《芝园怀旧记》。他对这个红顶商人有着深刻的感性与理性认识。叙巨商胡雪岩的秘史,是一部豪门生活纪实。胡雪岩为晚清最大的商人,所设阜康银号及当铺遍及全国各省,同时经营丝茶出口。曾多次为清廷借外债,并

  • 客座赘语

    客座赘语

    《作者:顾起元笔记。明顾起元(1565—1628)撰。十卷。起元字太初(一作璘初),江宁(今江苏南京)人。万历二十六年(1598)探花及第,授编修,官至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卒谥文庄。此编汇辑来客所语之往迹近闻而成此编,书因以名。该书主要是记述南京的故实及诸种杂事。他在序中说:“余顷年多愁多病,客之常在座者,熟余生平好访求桑梓间故事,则争语往迹近闻以相娱,”“既成帙,因命之曰《客座赘语》。赘之为言属也,又会也,属而会之,俾勿遗佚,余之于此义若有合焉。”由于顾起元与当时文人学士交往甚多,因而他对这些人的记述,对研究文学史甚有帮助。

  • 白门新柳记

    白门新柳记

    《作者:薛时雨南京名妓传记,一卷附补记一卷。白门,南京之别称。《南齐书王俭传》:“宋世外六门设竹。是年初,有发白虎者言:"白门三重门,竹穿不完。”上感其言,改立都墙。”后遂称金陵(今南京)为白门。白居易《不能忘情吟序》:“妓有樊素者,年二十余,鲸有歌舞态,唱《杨枝》,人多以曲名名之,由是名满洛下。”《杨枝》,犹《杨柳枝》。又唐孟棨《本事诗·情感》载,秀才韩与名柳氏相。后出为潘青节度从事,写诗与柳,其诗云:“章台柳,章台柳,往日依依今在否?纵是长条似旧垂,也应折他人手。”后二年回长安,柳果为番将沙吒利劫去。豪士许使感于义气,复将柳氏夺回,

  • 老舍自传

    老舍自传

    《作者:老舍徐德明编。1995年9月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为该社“名人自传丛书”之一。摘选老舍的自述性文字(包括散文、书信、诗作等)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合并、删节、组合,分8章按年代顺序展示了老舍的一生。附录有舒乙的《再谈老舍之死》。

  • 姜氏秘史

    姜氏秘史

    《作者:姜清《姜氏秘史》是明中叶的一部笔记类杂史,由弋阳人姜清所作,主要记载了建文四年间及靖难之役时史事。是书於故案文集搜辑遗闻,编年纪载。至於地道出亡等事,则未尝载及。纪录颇见精核。案《明史稿》例议、辨野史所载建文元年二月燕王来朝、行御道、登陛不拜、为御史曾凤韶所劾,以为必无之事。而是书载凤韶劾燕王事,云本《吉安府志》。又证以南京锦衣百户潘瑄《贴黄册》,内载校尉潘安三月二十三日叙拨随侍燕王,还北平陆坐云云。据此,则来朝明矣。第不知所云潘瑄《贴黄》者,果足徵信否也。又世传王艮於成祖入城前一日,与胡靖、解缙集吴溥舍,靖、缙陈说慷慨

  • 敕议或问

    敕议或问

    《作者:朱厚熜朕惟孔子之道王者之道也德王者之德也功王者之功也事王者之事也特其位非王者之位焉昨辅臣少傅张璁再疏请正其号称服章等事已命礼官集翰林诸臣议正外惟号与服章二事所关者重亦关于朕者不得不为言之朕惟我

  • 吹剑录外集

    吹剑录外集

    《作者:俞文豹宋俞文豹撰。一卷。文豹有《吹剑录》已著录。卷首有淳祐十年(1250)序,是为成书年。此集卷末载二诗,诗前题辞“有绝笔斯录”,知系晚年之作,其时当在七十岁左右。其书内容较前书庄重、老练。记道学党禁始末甚详,所称韩愈、欧阳修等人“无道学之名,有道之实”。程灏、朱熹“言为世法,行为世师,道非不宏,学非不粹,而动辄得咎,由于以道统自任,以师严自居,别白为非,分毫不贷”,与苏轼等人争辩,所“求必胜而后已”。当然是咎由自取。文笔流畅,语言生动,非前书可比。有《四库全书》本,《笔记小说大观》本,《古今说部丛书》本。

  • 唐御史台精舍题名考

    唐御史台精舍题名考

    《作者:劳格中国封建社会的监察制度,至唐代已经趋于成熟,并进入定型阶段。唐代中央政府的监察机构称御史台,它是由秦汉时御史府发展而来的。唐高祖武德初设置御史台,唐高宗龙朔二年(六六二)改御史台为宪台。咸亨元年(六七○)十月复称御史台。武后文明元年《六八四》改称肃政台,同年又分左右台。中宗神龙元年(七○五)二月改左右肃政台为左右御史台。睿宗太极元年(七二)二月废右台,先天二年(七一三)九月复置,同年十月又废右台。此后只称御史台,直至唐末《以上据唐六典卷十三御史台、旧唐书职官志三、新唐书百官志三》。御史台长官为御史大夫,一员,正三品。副长官为御史中丞,二

  • 帝王经世图谱

    帝王经世图谱

    《作者:唐仲友十六卷。宋唐仲友(生卒年不详)撰。唐仲友字与政。金华(今属浙江省)人,绍兴年间中进士,又中宏词科。任台州太守。因与朱熹不和,所以宋史不为立传。王象之《舆地纪胜》称赞他“博闻洽识,尤尚经制之学”。朱右《白云稿》称:宋濂所作,唐仲友作了补传。又说唐仲友在台州时“发粟赈饥、抑奸拊弱,创浮梁以济艰涉,民利赖焉”。此书原本十卷。《永乐大典》尚载有许多图谱,分为十五卷。按其篇页而分,门目割裂舛混。今本详加编次,以类排比,分为一十六卷。原体例的混淆,字句的错误,都作了考核更正。又附注案语于下方。书中分类纂言,以《周礼》为纲,而诸经史传以类相附。

猜你喜欢的书

日本的黑雾

日本的黑雾

是松本清张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它是一部报告文学集。松本清张是日本推理小说家。1909年生于九州小仓市。1952年,他的短篇小说《某人的〈小仓日记〉传》,获芥川文学奖,从此一举成名。1955年以后致力于推理小说的写作,主要作品有《点与线》、《隔墙有眼》、《黑色画册》、《零的焦点》、《沙器》和《日本的黑雾》等。松本的作品一反推理小说的旧传统,运用现实主义手法,注意揭示犯罪动机,挖掘社会根源,暴露丑恶势力,因而,他的作品被称为“社会派”推理小说。《日本的黑雾》自1960年至1961年分3卷相继问世,全书共12篇,都是就美军占领期间日本所发生的一些著名的冤狱或暴行事件进行剖析。作者通过《“帝国银行事件”之谜》、《下山国铁总裁是被谋杀的》、《“松川事件”的实质》等作品,揭露了日美当局沆瀣一气,镇压进步人士的罪行。

陔余丛考

陔余丛考

笔记。清赵翼撰。四十三卷。翼字云崧,一字耘松,号瓯北,江苏阳湖(今常州)人。翼有《瓯北诗钞》已著录。是书为作者自黔西乞归后所作,因其为循陔(奉养父母)时所辑,故名。全书五十三万八千字。编次以类相从。作者《小引》云: “余自黔西乞养归……有所得辄札记别纸,积久遂得四十余卷,以其为循陔(奉养父母)时所辑,故名曰《陔余丛考》。”全书不分门目,编次先后以类相从。 1~4卷论经义,5~15论史学, 16~21卷杂论掌故,22~24卷论艺文,25卷论纪年,26~27卷论官制,28~29卷论科举,30~31卷论风俗名义,32卷论丧礼,33卷论器物,34~35卷论术数及神佛,36卷论称谓,39~43卷为杂考证。是书考史论文,对典章制度,风俗名物,能明辨源流。

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

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

不题撰人。经中称玄武,盖撰于唐末五代。标题及篇首七言诗称真武,盖后人篡改。本书鲜见其他传本。内容为紫微大帝述真武神通、问世、事迹、天符妙用及报应等。

海内十洲记

海内十洲记

一卷。旧本题汉东方朔撰。《十洲记》记载汉武帝听西王母说大海中有祖洲、瀛洲、玄洲、炎洲、长洲、元洲、流洲、生洲、凤麟洲、聚窟洲等十洲,便召见东方朔问十洲所有的异物,后附沧海岛、方丈洲、扶桑、蓬丘、昆仑五条,明显地模仿《山海经》。此书保存了不少神话材料,其中对于绝域异物,也不无生动有趣的描写。《汉书·艺文志》杂家有《东方朔》二十篇,今散佚。《神异经》,《海内十洲记》等书托名为朔作品。

嘉业堂藏书日记抄

嘉业堂藏书日记抄

《嘉业堂藏书日记抄》为整理者根据现代著名藏书家刘承干《求恕斋日记》稿本摘抄而成,时间跨度为1919—1936年,涉及刘氏购书、读书、藏书楼建设、刻书、抄书、编书、售书等等活动的史料,其间亦有刘氏因书而交游的事迹,对了解近代书业发展有重要意义。

梵网菩萨戒经疏注

梵网菩萨戒经疏注

梵网菩萨戒经疏注,八卷,宋与咸入疏笺经,加注释疏,内题梵网经菩萨心地品戒疏或注菩萨戒经,附半月布萨法式。律学著述。系隋智顗述、灌顶记的《菩萨戒义疏》的注释书。本书在阐述天台大师之说的同时,指出后世诸师如传奥、法藏、明旷、道熙、顶山等的不少见解均违背了《菩萨戒义疏》的宗旨。见载于日本《续藏经》。

推荐作家

孔颖达

孔颖达

孔颖达(574年—648年)唐代经学家。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颖达博通儒家经典,与北魏名儒刘焯同学,在北朝以教授为业。隋炀帝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入唐,秦王李世民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擢国子

董仲舒

董仲舒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汉儒家思想家、教育家。河北广川(今河北景县)人。幼年好学不倦,勤读儒学,中年收徒讲学,开始了教学生涯。读书专攻《春秋公羊传》,为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有“汉代孔子”之称。汉武帝

司马迁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成)人。十岁时,随父司马谈到长安,开始研读古代文献,并就学于董仲舒、孔安国。二十岁自长安出发,历经长江、湘江、沅江

孔子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襄公二十二年(一说二十一年)十月庚子日(前551年9月28日)出生于鲁国昌平乡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其远祖

余象斗

余象斗

余象斗(约1560 -1637) 名文台,字象斗,号仰止子、仰止山人、三台山人、三台馆主人,别名世腾、象乌、宗下、云登父、子高父等福建建阳人,明末著名书坊主、小说家。他生逢明末建阳刻书鼎盛时期,仅余氏一族就有三十余家书坊,同

岳飞

岳飞

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宋朝著名的抗金将领,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之一。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人,出身于佃农。父亲岳和,以务农为业,家境贫苦。岳飞生于北宋末年,幼时曾遇一次大水灾,母亲姚氏抱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