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的书
通玄真经注
道教著作。12卷。唐徐灵府撰。徐灵府,号默希子。钱塘(今杭州)人。玄宗时征士。元和四年(809),慕名入南岳衡山拜田虚应为师,生平参见本辞典“徐灵府”条。《通玄真经》即《文子》。相传文子为老子弟子,与孔子同时。唐天宝中(742—756)被封为通玄真人,故名其书为《通玄真经》。关于《通玄真经》的注释,徐灵府在其书序中称:“默希子以元和四载,投迹衡峰之表,考室华盖之前,追经八稔……强为注释。”可见是注撰于元和十一年(816)。全书正文12篇、88章。各章俱冠“老子曰”,然后略加论释。所引《老子》言,多与今本《老子》同,亦有今本所无者。其自作注文,大抵先释全篇大旨,然后循文为解,再抒己见。书中对老子清静、无为、柔弱、虚无等概念多所阐发。《四库全书》提要云:“今观是注,清灵婉约,而《文子》正文,亦尚是旧时之本。”其书收入《道藏》洞神部玉诀类;另有《宛委别藏》、《丛书集成初编》本;又《四库全书》收录别本默希子(徐灵府)注《文子》2卷。
归藏
一卷。辑佚书,清马国翰辑。《归藏》为三《易》之一,又名《坤乾》,《周礼·春官·大宗伯》有记载。郑玄以为殷代之《易》。该《易》以重卦坤为首,乾次之,故名《坤乾》。又因坤象征地,万物莫不归而藏于其中,故名《归藏》。《礼记·礼运》载孔子语:“我欲观殷道,是故知宋而不足征也,吾得《坤乾》焉。”孔子以《坤乾》之义可以观殷道,表现在《坤乾》的卦序上首坤次乾,反映殷代强调母系即“殷道亲亲”的特点。《太平御览·学部》引桓谭《新论》称: “《归藏》四千三百言”,又 《北堂书抄·艺文部》 引 《新论》:“《归藏》藏于太卜”。据此,该书汉时尚存,独不见于《汉书·艺文志》中。今传《三坟书》中有《归藏》,已证其伪。此《玉函山房辑佚书》本,未知作者,晋《中经簿》已见,说明成书较早。《隋书·经籍志》作三卷,晋薛贞注,后散佚。宋《中兴书目》仅存初经、齐母、本蓍三篇,宋以后此三篇亦佚。欧阳修以为宋时所存三篇疑非古经,马端临疑并出刘炫伪作。《太平御览》卷八十二引有《归藏》文一条,王国维据殷墟卜辞证其为殷代古《易》。马国翰辑本大体本之朱彝尊《经义考》,或有补遗。日本藏唐写本《秘府略》卷八百六十四及日本写本《释遍照文镜秘府论》中各引一条,不见于马氏辑本。据《丛书综录》知,清人王谟、洪颐煊、马国翰各有辑一卷。唐人司马膺亦注《归藏》十三卷,早佚。
敲爻歌
气功著作,相传为吕洞宾撰。本书是敲着八卦爻辞板为节拍演唱的宣传气功基本理论、功法的歌诀。全文可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指出进行气功养生的宜忌,要节制性欲、戒酒色,保持平静愉快的心境。第二部分指出行气功法时,要保持精神活动的高度集中,如“性要空,意要专”书中主要论述气功的基本理论、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等,指出习练气功养生法要节制性欲,排除杂念,放松形体,逍遥自在,保持心境的平静愉快。
冲虚至德真经解
八卷。宋江遹撰。唐天宝元年,诏号列御寇为冲虚子,其书 《列子》 为 《冲虚真经》,宋人又加至德二字而为《冲虚至德真经》。江遹作此书实际上是注《列子》,后人依《列子》八卷之数,将江遹所作二十卷合并为八卷,所以清《四库全书》依内府所藏八卷本收录,今依 《四库》本。前人研究 《列子》者,除晋人张湛外,有唐代殷敬慎作释文二卷,其书已不独存,其释文与张湛注文夹于通行本经句之下,已难分张注或殷释;又有唐人卢重玄作《冲虚真经解》二卷,如今也存于他人书中,唯有江遹此书,仍流传完备。其书逐段解说经文,阐发其旨意。认为“天道之运,必先于天瑞。圣人之应世,莫大于帝王”(见《说符》篇末解说),所以 《列子》一书的篇次为:《天瑞》第一,《黄帝》第二,《周穆王》第三,《仲尼》第四,《汤问》第五,《力命》第六,《杨朱》第七,《说符》第八。认为 《列子》一书的旨意是 “传黄帝、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而所谓古之博大真人者也。”(出处同上)江遹颇为注重经中言外之意,称“子列子,古之善为士者也”(见《天瑞》首句解)。认为子列子不是一个人的称呼,而是先古所有“善为士者”的总称。他在《天瑞篇》中解释壶丘子林:是 “以虚容为体,以中庸为道,兼覆万物者”所以为诸子 (即子列子)之师。江遹此说,否定了列御寇其人的存在。后世研究《列子》者,认为江遹之作文辞典雅,思致玄远,但也不无穿凿之处,又染俗流之猥言,未免有秽其书。现存明 《道藏》本 (题二十卷,与焦竑《国史经籍志》著录的卷数相同),清 《四库全书》本。
大悲空智金刚大教王仪轨经
梵名Maha^tantrara^ja -ma^ya^kalpa ,或 Hevajra-d!a^kini^ja^la-sambara-tantra。凡五卷二十品。宋代法护译。又作大悲空智金刚经、喜金刚本续王、喜金刚本续。此系一般通用之名称,印度、西藏注释家则多用二仪轨(梵Dvikalpa )之名。收于大正藏第十八册。本经系自梵本大怛特罗王大仪轨之三十二仪轨(根本怛特罗)中摘出,唯三十二仪轨今已不存,故本经尚有可疑之处。其内容:金刚序品第一记载世尊住金刚明妃阴门形法生中之宫殿,出生妙三摩地,由此三摩地起,对金刚藏菩萨明示金刚萨埵、大萨埵、三昧耶萨埵,且谓此悉从大悲智金刚大菩提心所开示;其次述说空智金刚之三十二血脉相,谓此三十二相总摄于罗罗拏(梵lalana^ )、辣娑拏(梵rasana^ )、阿缚底(梵avadhu^ti^ )等三相;以下二十品即就此三十二相一一详述其内容。
呵雕阿那鋡经
一卷,东晋昙无兰译,说佛印可呵雕阿那鋡之德行及说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