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与田野间

作者:林耀华
在大学与田野间

学术文集,林耀华撰,该书基于作者在哈佛大学求学经历及燕京大学等高校执教生涯,系统梳理20世纪中国民族学与人类学发展脉络。全书共六章,首章“严复研究”追溯学术起点,末章“民族识别与民族学的实践”总结田野调查经验。书中收录《金翼》对福建宗族社会的文学化研究、《凉山彝家》对彝族社会结构的实地考察成果,并整合义序黄氏宗族的功能学派分析案例,呈现“宗族-家族”研究方法的形成过程。附录显示该丛书共14册,同系列包含《朱自清回忆录》等著作。

林耀华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会稽记

会稽记

地理杂志。东晋贺循撰。一卷。循字彦先,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为阳羡武康令,召拜太常,行太子太傅,卒赠司空。原本久佚,今存千余字为鲁迅等人于《太平御览》、《舆地纪胜》诸书中辑出。凡四条,载少康封子号“越”、会稽山禹穴、石篑及始宁置县时间,间附逸闻掌故。今有王谟辑《汉唐地理书钞》本及鲁迅《会稽郡故书杂集》本。

黄箓破狱灯仪

黄箓破狱灯仪

黄箓破狱灯仪,撰人不详。约出于元代或明初。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威仪类。本篇为道教灯仪之一,用于超度亡灵。行道者依科建黄箓斋,燃九幽神灯。供奉朝礼九位天尊,祈求天尊发大慈悲,以无上道力解救九幽地狱亡魂。九位天尊即:玉宝皇上尊、好生度命尊、玄真万福尊、太灵虚皇尊、太妙至极尊、无量太华尊、玄上玉晨尊、度仙上圣尊、上下方救苦尊。

玉笥集

玉笥集

元诗别集。10卷。张宪撰。《四库全书》曾据浙江鲍士恭家藏本编入别集类。本集的传世善本,有清鲍氏知不足斋抄本、经鉏堂抄本等多种清抄本,并曾编入《粤雅堂丛书》。《丛书集成初编》又据《粤雅堂丛书》本排印行世,流传比较广。《粤雅堂丛书》本《玉笥集》卷首有明成化五年(1469)刘釪序,卷1-2为咏史诗,卷3为古乐府,卷4为歌吟,卷5为四五言古诗,卷6-7为七言古诗,卷8为五言排律、五言律诗,卷9为七言排律、七言律诗,卷10为五六七言绝句。卷末有清咸丰元年(1851)伍崇曜跋。《四库全书》的底本比《粤雅堂丛书》本在卷首多杨维桢、周砥、戴良等3人写的序,并有孙大雅撰《玉笥生传》、杨基撰《玉笥生传书后》。张宪曾师事杨维桢,其诗多为怀古感时之作,本集的前3卷显然受到“铁崖体”的影响。

兰皋集

兰皋集

宋诗别集。2卷。吴锡畴著。作者以学者身分,生当南宋末年,其诗歌既表现孤芳自赏的品格,又流露出国事日非的哀伤。如《题林逋墓》:“遗稿曾无封禅文,鹤归何处但孤坟。清风千载梅花共,说着梅花定说君”。以缅怀前辈隐逸,寓孤高的襟怀。在《夕阳》诗中杂有人世之感:“夕阳牛背数家村,一笛声中欲断魂。人世百年双短鬓,不知禁得几黄昏”。《四库全书总目》评其诗“刻意清新,虽不免偶涉纤巧,而视宋季潦倒率易之作,则尚能生面别开。”

楞伽经义疏

楞伽经义疏

楞伽经义疏,九卷,明智旭疏义并后序,灵晟跋。

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唐中印度沙门地婆诃罗译
  与《佛说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罗尼经》同,地婆译,缺观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