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本草经译注
作者:佚名
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又名《本草经》、《本经》。撰者不详,为后人托名“神农”所作。约成书于秦汉时期,也有人认为是战国时期。原著在唐朝初年佚失,现今传世的版本均为后人的辑佚本。书中除总论药物的序例外,共收载药物365种,并按上、中、下三品分类。 其中上品120种,大多属于补养类药物;中品120种,大多属稍有补养而兼有治病作用的药物;下品125种,大多是带有毒性的攻治疾病的药物。每种药物均依次分记其药名、性味、主治病症、药物的别名及生长环境等。书中 所载的绝大多数药物临床应用都有很高的疗效。如补气的人参、黄芪,补血的当归、地黄,解毒的麻黄、吴茱萸,清热的黄连、石膏等,直到今天仍在沿用。书中论述了药物“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提出了药物“七情”的宜忌,包括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反、相恶、相杀七类,药物的酸、咸、甘、苦、辛五味和寒、热、温、凉四气,以及有关药物的加工和剂型,各种病因、病位的用药要求等。《神农本草经》是我国古代药物学的经典性著作,后世医药学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增补内容,注疏所载药物,形成了众多的本草文献。
猜你喜欢的书
德隅斋画品
中国画品评著作。北宋李廌著。一卷。成于元符元年(1098)。主要版本有《说郛》本、《詹氏画苑补益》本、《宝颜堂秘笈》本、《百川学海》本、《丛书集成》本、《涵芬楼秘笈》本、《画品丛书》本、《中国书画全书》本、《画学集成》本等。主要记宗室赵令畤官襄阳,行橐中所藏唐五代以及北宋名画二十二件,如萧衍、范琼、孙位、张南本、赵公祐、勾龙爽、厉归真、徐熙、郭忠恕、石恪、赵昌、李公麟、包鼎等。
爰清子至命篇
爰清子至命篇,南宋道士王庆升撰。二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编首有淳祐己酉年(1249)作者自序,声称依至人所授金丹口诀,撰成此书。全书分为四篇:第一《至命篇》,引述张伯端《悟真篇》诗数首,解释内丹安炉立鼎、火候法度、野战守城、沐浴脱胎之节次。并附先后天四象图、安炉立鼎图、排符进火图、九转成功图等图像。 第二《入道诗》,为七绝诗十九首。咏叹「浮世功名水一沤,数来谁得百年留」,劝人寻求真道。并斥责自命清虚之士及执著采阴旁门之小人。 第三《注沁园春》,对吕洞宾《沁园春》词逐句作注。谓孝、悌、忠、恕、神、智、礼、义、仁、信为十善业。可见南宗之伦理观念。 第四《注北斗真形咒》,文句甚短。谓真形为心神,静为性而动为情,虽圣贤异类,此心神不明不灭,故为真。
文始真经言外旨
道教经籍。南宋陈显微撰。9卷。《文始真经》即《关尹子》。作者认为老子之道,不可言说。而关尹请老子强为之说,必然言未尽意。关尹当为老子第一弟子,述成此书,以披露《老子》奥旨,其文可贵,然文约义丰,后世难知,故再阐述关尹之意。又认为《文始真经》九篇排列的次序,是说明“一化为九,九复归为一”的意思。作者弟子称此书“探老、关骨髓,述成言外经旨”,故名。
大乘中观释论
梵名Mu^la -madhyamaka-sandhi-nirmocana-vya^khya^ 。凡九卷。安慧菩萨造,宋代惟净等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册。又作中观释论。乃随文解释龙树之中观,为中观八大注释书之一。本论所释之颂,与鸠摩罗什所译之中论、波罗颇蜜多罗所译之般若灯论对比,互有存缺出入,日本学者羽溪了谛于日本‘国译一切经’中附有各经内容之对照表。本书屡屡举出毗婆沙师、犊子部师、经部师、胜论师、外人、异人、异宗、异部师、我宗、自部人等之说,而其所谓‘异部异宗’,系指中观派之论师。本书之梵本及西藏译本现均不存。有关本书之卷数,于旧宋本与宋、元、明三本,及日本缩刷藏、大正藏(以日本增上寺所藏高丽本为底本)仅有九卷,然卍字藏经(以日本建仁寺、法然院所藏高丽本为底本)则有十八卷。此外,关于本书之译者,据宋本、丽本、元本等所载,本书系法护与惟净所共译。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经之具名。三卷,秦罗什译。维摩经有三译:一吴支谦译,题为维摩诘经。二为今经。三唐玄奘译。是为说无垢称经。三译中流行盛者今经也。诸家疏注如下:维摩诘所说经注十卷,姚秦鸠摩罗什僧肇道生三家注中集出。注维摩经十卷,后秦僧肇注。常称为注维摩。维摩经义记八卷,隋慧远撰。维摩经玄疏六卷,隋智顗撰。常称为净名玄。维摩经文疏二十八卷,隋智顗撰,常称为广疏。维摩经略疏十卷,隋智顗说,唐湛然略,世称为净名疏。净名玄论八卷,隋吉藏述。维摩经游意一卷,隋吉藏述。维摩经义疏六卷,隋吉藏述。维摩经疏五卷,隋吉藏述。维摩经疏记三卷,唐湛然述。维摩经疏记钞卷四卷五,唐道暹私记。不全。说无垢称经疏六卷,唐窥基撰。维摩经略疏垂裕记十卷,宋智圆述。维摩经疏科一卷,明失名著。维摩经评注十四卷,明杨起元评注。维摩经无我疏十二卷,明传镫着。维摩经饶舌一卷,净挺着。
马有八态譬人经
一卷,后汉支曜译。经中说恶马有八态,以譬恶比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