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诸药制使
玉石上部
玉泉,畏[1]款冬花。
注:
【1】畏:指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減轻或消除。後同。
玉泉畏款冬花。
玉屑,恶[1]鹿角。
注:
【1】恶:指两种药物合用,而致这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药效。後同。
玉屑,恶鹿角。
丹沙,恶磁石、畏鹹水。
朱砂,恶磁石、畏咸水。
曾青,畏菟丝子。
曾青,畏菟丝子。
石胆,水英为之使[1],畏牡桂、菌桂、芫花、辛夷白。
注:
【1】使:相使。指在性能、功效方面相同或相近的药物配合应用,而以一种为主药,另一种辅药能提高主药的疗效。後同。
胆矾,水英为其使药,畏肉桂、官桂、芫花、辛夷白。
钟乳,蛇床子为使。恶牡丹、牡蒙、元石。
钟乳石,蛇床子为其使药,恶牡丹、紫参、元石。
牡蒙,畏紫石英、襄草。
紫参,畏紫石英、襄草。
云母,泽泻为使。畏甲及流水。
云母,泽泻为其使药。畏甲及流水。
消石,螢火[1]为使。恶苦参、苦菜,畏女菀。
注:
【1】螢火:黄奭辑本缺此二字,现据《本草经集注》加。
消石,萤火虫为其使药,恶苦参、苦菜,畏女菀。
朴消,畏麦句薑。
朴消,畏麦句姜。
芒消,石韦为使。恶麦句薑。
芒硝,石韦为其使药。恶麦句姜。
矾石,甘草为使。畏母蛎。
矾石,甘草为其使药。畏牡蛎。
滑石,石韦为使。恶曾青。
滑石,石韦为其使药。恶曾青。
紫石英,长石为使。畏扁青、附子。不欲甲、黄连、麦句薑。
紫石英,长石为其使药。畏扁青、附子。不宜配甲、黄连、麦句姜。
白石英,恶马目毒公。
白石英,恶马目毒公。
赤石脂,恶大黄。畏芫花。
赤石脂,恶大黄。畏芫花。
黄石脂,曾青为使。恶细辛。畏蜚蠊。
黄石脂,曾青为其使药。恶细辛。畏蜚蠊。
太一馀粮,杜仲为使。畏铁落、昌蒲、贝母。
太一余粮,杜仲为使药。畏铁落、石菖蒲、贝母。
玉石中部
水银,畏磁石。
水银,畏磁石。
殷孽,恶防己。畏术。
殷孽(钟乳根也,亦称姜石)恶防己。畏白术。
孔公孽,木兰为使。恶细辛。
孔公孽,木兰为其使药。恶细辛。
阳起石,桑螵蛸为使。恶泽泻、菌桂、雷丸、蛇脱皮。畏菟丝子。
阳起石,桑螵蛸为其使药。恶泽泻、官桂、雷丸、蛇蜕。畏菟丝子。
石膏,子为使。恶莽草、毒公[1]。
注:
【1】毒公:据《本草纲目》引之才曰:“鸡子为之使。恶莽草、巴豆、马目毒公”,当为马目毒公。
石膏,鸡子为其使药。恶莽草、马目毒公。
凝水石,畏地榆。解巴豆毒。
寒水石,畏地榆。解巴豆毒。
磁石,紫胡[1]为使。畏黄石脂。恶牡丹、莽草。
注:
【1】紫胡:据《本草经集注》“柴胡为之使”,当从之为柴胡。
磁石,柴胡为其使药。畏黄石脂,恶牡丹皮、莽草。
元石,恶松脂、柏子仁、菌桂。
元石(玄石),恶松脂、柏子仁、官桂。
理石,滑石为使。恶麻黄。
理石,滑石为其使药。恶麻黄。
玉石下部
礜石,得火良。棘为使。恶虎掌、毒公、鹜屎、细辛、水。
礜石,火煅更好。棘针为其使药。恶虎掌、马目毒公、鹜屎、细辛、水。
青琅玕,得水银良。畏骨,杀锡毒。
青琅玕(次玉),与水银配伍效果更好。畏鸡骨。能减轻或消除锡的毒性。
特生石,得火良。畏水。
特产的石,用醋淬火煅后使用效果更佳。畏水。
代赭,畏天雄。
代赭石,畏天雄。
方解石,恶巴豆。
方解石,恶巴豆。
大盐,漏芦为使。
大盐,漏芦为其使药。
草药上部
六芝,薯预为使。得髮良。恶常山。畏扁青、茵陈。
赤芝、黑芝、青芝、白芝、黄芝、紫芝,山药为其使药。配血余更好。恶常山,畏扁青、茵陈。
术,防风、地榆为使。
白术,防风、地榆为其使药。
天门冬,垣衣、地黄为使。畏曾青。
天门冬,垣衣(青苔衣)、地黄二药为其使药。畏曾青。
麦门冬,地黄、车前为使。恶款冬、苦瓠。畏苦参、青蘘。
麦门冬,地黄、车前为其使药。恶款冬花、苦瓠。畏苦参、青蘘。
女萎、萎蕤,畏卤蒙鹹。
女萎,亦称萎蕤,畏卤蒙咸。
乾地黄,得麦门冬、清酒良。恶贝母。畏无夷。
干地黄,与麦门冬、清酒配伍效果更好。恶贝母。畏芜荑。
菖蒲,秦花[1]、秦皮为使。恶地胆、麻黄。
注:
【1】秦花:据《本草经集注》:“秦艽、秦皮为之使”,当从之为“秦艽”。
石菖蒲,秦艽、秦皮为其使药。恶地胆、麻黄。
泽泻,畏海蛤、文蛤。
泽泻,畏海蛤、文蛤。
远志,得茯苓、冬葵子、龙骨良。杀[1]天雄、附子毒。畏真珠、蜚蠊、藜芦。
注:
【1】杀:即相杀。指一种药物能減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後同。
远志,配茯苓、冬葵子、龙骨效果更好。能杀天雄、附子毒。畏珍珠、蜚蠊、藜芦。
齐蛤,薯预、紫芝为使。恶甘遂。
齐蛤,山药、紫芝为其使药。恶甘遂。
石解[1],陆英为使。恶凝水石、巴豆,畏白、雷丸。
注:
【1】石解:孙氏辑本为“石斛”。《本草经集注》亦为“石斛”。
石斛,陆英为其使药。恶寒水石、巴豆,畏白僵蚕、雷丸。
菊花,术、枸杞根、桑根白皮为使。
菊花,白术、地骨皮、桑根白皮为其使药。
甘草,术、乾漆、苦参为使。恶远志,反甘遂、大戟、芫花、海藻。
甘草,白术、干漆、苦参为其使药。恶远志,反甘遂、大戟、芫花、海藻。
人参,茯苓为使。恶溲疏。反藜芦。
人参,茯苓为其使药。恶溲疏。反藜芦。
牛膝,恶火、龟、陆英。畏白[1]。
注:
【1】白:《神农本草经集注》:“畏白前”,当从之为白前。
牛膝,恶萤火虫、龟甲、陆英。畏白前。
细辛,曾青、东根[1]为使。恶狼毒、山茱萸、黄芪。畏滑石、消石。反藜芦。
注:
【1】东根:《本草经集注》为枣根。
细辛,曾青、枣根为其使药。恶狼毒、山茱萸、黄芪。畏滑石、消石。反藜芦。
独活,蠡石[1]为使。
注:
【1】蠡石:即蠡实。指马蔺子。
独活,蠡实为其使药。
柴胡,半夏为使。恶皂荚。畏女苑、藜芦。
柴胡,半夏为其使药。恶皂角。畏女苑、藜芦。
子,荆子、薏苡仁为使。
子,荆子、薏苡仁为其使药。
菥蓂子,得荆子、细辛良。恶乾薑、苦参。
菥蓂子,配荆子、细辛效果更好。恶干姜、苦参。
龙胆,贯众为使。恶防葵、地黄。
龙胆草,贯众为其使药。恶防葵、地黄。
菟丝子,得酒良。薯预、松脂为使。恶雚茵[1]。
注:
【1】雚茵:《本草经集注》菟丝“恶雚菌”,当从之。
菟丝子,配酒使用效果更好。山药、松脂为其使药。恶雚菌。
巴戟天,覆盆子为使。恶朝生、雷丸、丹参。
巴戟天,覆盆子为其使药。恶朝生、雷丸、丹参。
蒺藜子,乌头为使。
蒺藜子,乌头为其使药。
沙参,恶防己。反藜芦。
沙参,恶防己。反藜芦。
防风,恶乾薑、藜芦、白敛、芫花。杀附子毒。
防风,恶干姜、藜芦、白蔹、芫花。能杀附子毒。
络石,杜仲、牡丹为使。恶铁落。畏菖蒲、贝母。
络石藤,杜仲、牡丹皮为其使药。恶铁落。畏石菖蒲、贝母。
黄连,黄芩、龙骨、理石为使。恶菊花、芫花、元参、白解皮[1]。畏款冬。胜乌头。解巴豆毒。
注:
【1】白解皮:《本草经集注》为白鲜皮,当从之。
黄连,黄芩、龙骨、理石为其使药。恶菊花、芫花、玄参、白鲜皮。畏款冬花。胜乌头。能解巴豆毒。
丹参,畏鹹水。反藜芦。
丹参,畏咸水。反藜芦。
天名精,垣衣为使。
天名精,垣衣为其使药。
決明子,蓍实为使。恶大麻子。
决明子,蓍实为其使药。恶蓖麻子。
续断,地黄为使。恶雷丸。
续断,地黄为其使药。恶雷丸。
芎穷,白芷为使。
川芎,白芷为其使药。
黄耆,恶龟甲。
黄芪,恶龟甲。
杜若,得辛夷、细辛良。恶柴胡、前胡。
杜若,配辛夷、细辛效果好。恶柴胡、前胡。
蛇床子,恶牡丹、巴豆、贝母。
蛇床子,恶牡丹皮、巴豆、贝母。
茜根,畏鼠婦。
茜根,畏鼠妇。
飞廉,得乌头良。恶麻黄。
飞廉,配乌头效果更好。恶麻黄。
薇衔,得秦皮良。
鹿蹄草,配伍秦皮效果好。
五味子,苁蓉为使。恶委蕤。胜乌头。
五味子,肉苁蓉为其使药。恶萎蕤。胜乌头。
草药中部
当归,恶 茹。畏菖蒲、海藻、牡蒙。
当归,恶 茹。畏石菖蒲、海藻、紫参。
秦艽,菖蒲为使。
秦艽,石菖蒲为其使药。
黄芩,山茱萸、龙骨为使。恶蔥实。畏丹砂、牡丹、藜芦。
黄芩,山茱萸、龙骨为其使药。恶葱实。畏朱砂、牡丹皮、藜芦。
芍药,须丸为使。恶石斛、芒消。畏石[1]、鳖甲、小蓟。反藜芦。
注:
【1】石:《本草经集注》为“畏消石……”,当从之。
白芍药,雷丸为其使药。恶石斛、芒硝。畏消石、鳖甲、小蓟。反藜芦。
乾薑,秦椒为使。恶黄连、黄芩、天鼠屎。杀半夏、莨菪毒。
干姜,花椒为其使药。恶黄连、黄芩、五灵脂。能杀半夏、莨菪毒。
藁本,畏 茹。
藁本,畏 茹。
麻黄,厚朴为使。恶辛夷、石韦。
麻黄,厚朴为其使药。恶辛夷、石韦。
葛根,杀野葛、巴豆、百药毒。
葛根,能杀野葛、巴豆、百药毒。
前胡,半夏为使。恶皂荚。畏藜芦。
前胡,半夏为其使药。恶皂角。畏藜芦。
贝母,厚朴、白薇为使。恶桃花。畏秦艽、石、莽草。反乌头。
贝母,厚朴、白薇为其使药。恶桃花。畏秦艽、石、莽草。反乌头。
栝楼,枸杞为使。恶乾薑。畏牛膝、乾漆。反乌头。
栝楼,枸杞为其使药。恶干姜。畏牛膝、干漆。反乌头。
元参,恶黄芪、乾薑、大枣、山茱萸。反藜芦。
玄参,恶黄芪、干姜、大枣、山茱萸。反藜芦。
苦参,元参为使。恶贝母、漏芦、菟丝子。反藜芦。
苦参,玄参为其使药。恶贝母、漏芦、菟丝子。反藜芦。
石龙芮,大戟为使。畏蛇蜕、吴茱萸。
石龙芮,大戟为其使药。畏蛇蜕、吴茱萸。
萆薇,薏苡为使。畏葵根、大黄、柴胡、牡蛎、前胡。
萆薇,薏苡仁为其使药。畏葵根、大黄、柴胡、牡蛎、前胡。
石韦,滑石、杏仁为使。得菖蒲良。
石韦,滑石、杏仁为其使药。与石菖蒲配伍效果更好。
狗脊,萆薇为使。恶败酱。
狗脊,萆薇为其使药。恶败酱草。
瞿麦,蘘草、牡丹为使。恶螵蛸。
瞿麦,蘘草、牡丹皮为其使药。恶桑螵蛸。
白芷,当归为使。恶旋復花。
白芷,当归为其使药。恶旋复花。
紫菀,款冬为使。恶天雄、瞿麦、雷丸、远志。畏茵。
紫菀,款冬花为其使药。恶天雄、瞿麦、雷丸、远志。畏茵陈。
白鲜皮,恶螵蛸、桔梗、茯苓、萆薇。
白鲜皮,恶桑螵蛸、桔梗、茯苓、萆薇。
白薇,恶黄芪、大黄、大戟、乾薑、乾漆、大枣、山茱萸。
白薇,恶黄芪、大黄、大戟、干姜、干漆、大枣、山茱萸。
紫参,畏辛夷。
紫参,畏辛夷。
淫羊藿,薯蓣为使。
淫羊藿,山药为其使药。
款冬花,杏仁为使。得紫菀良。恶皂荚、消石、元参。畏贝母、辛夷、麻黄、黄芩、黄连、黄芪、青葙。
款冬花,杏仁为其使药。与紫菀配伍效果更好。恶皂角、消石、元参。畏贝母、辛夷、麻黄、黄芩、黄连、黄芪、青葙子。
牡丹,畏菟丝子。
牡丹,畏菟丝子。
防己,殷孽为使[1]。恶细辛。畏萆薇。杀雄黄毒。
注:
【1】殷孽:钟乳石的根床,亦名薑石。
防己,殷孽为其使药。恶细辛。畏萆薇。杀雄黄毒。
女苑,畏滷鹹。
女苑,畏卤咸。
泽兰,防己为使。
泽兰,防己为其使药。
地榆,得髮良。恶麦门冬。
地榆,与血余配伍效果更好。恶麦门冬。
海藻,反甘草。
海藻,反甘草。
草药下部
大黄,黄芩为使。
大黄,黄芩为其使药。
桔梗,节皮为使。畏白及。反龙胆、龙眼。
桔梗,节皮为其使药。畏白及。反龙胆草、龙眼肉。
甘遂,瓜蒂为使。恶远志。反甘草。
甘遂,瓜蒂为其使药。恶远志。反甘草。
葶苈,榆皮为使。得酒良。恶僵、石龙芮。
葶苈子,榆皮为其使药。与酒相配效果更好。恶僵蚕、石龙芮。
芫花,決明为使。反甘草。
芫花,决明为其使药。反甘草。
泽漆,小豆为使。恶薯蓣。
泽漆,小豆为其使药。恶山药。
大戟,反甘草。
大戟,反甘草。
吻,半夏为使。恶黄芩。
钩吻(胡蔓藤全草),半夏为其使药。恶黄芩。
藜芦,黄连为使。反细辛、芍药、五参。恶大黄。
藜芦,黄连为其使药。反细辛、芍药、人参、丹参、沙参、苦参、玄参。恶大黄。
乌头,乌喙、莽草为使。反半夏栝楼、贝母、白敛。
乌头,乌喙、莽草为其使药。反半夏、栝楼、贝母、白蔹。
白及,恶藜芦。
白及,恶藜芦。
天雄,远志为使。恶腐婢[1]。
注:
【1】腐婢:豆腐木的茎叶。
天雄,远志为其使药。恶腐婢。
附子,地胆为使。恶蜈蚣。畏防风、甘草、黄芪、人参、乌韭、大豆。
附子,地胆为其使药。恶蜈蚣。畏防风、甘草、黄芪、人参、乌韭(石花)、大豆。
贯众,雚菌为使。
贯众,雚菌为其使药。
半夏,射乾为使。恶皂荚。畏雄黄、生薑、乾薑、秦皮、龟甲。反乌头。
半夏,射干为其使药。恶皂角。畏雄黄、生姜、干姜、秦皮、龟甲。反乌头。
蜀漆,栝楼为使。恶贯众。
蜀漆,栝楼为其使药。恶贯众。
虎掌[1],蜀漆为使。畏莽草。
注:
【1】虎掌:生南星的块茎。
虎掌,蜀漆为其使药。畏莽草。
狼牙,芜荑为使。恶枣肌、地榆。
狼牙,芜荑为其使药。恶枣肉、地榆。
常山,畏玉。
常山,畏玉朼(玉屑)。
白及,紫石英为使。恶理石、李核仁、杏仁。
白及,紫石英为其使药。恶理石、李核仁、杏仁。
白敛,代赭为使。反乌头。
白蔹,代赭石为其使药。反乌头。
雚菌,得酒良。畏子。
雚菌,配合酒使用好。畏鸡子(鸡卵)。
茹,甘草为使,恶麦门冬。
茹,甘草为其使药,恶麦门冬。
荩草,畏鼠妇。
荩草,畏鼠妇。
夏枯草,土瓜为使。
夏枯草,土瓜为其使药。
狼毒,大豆为使。恶麦句薑。
狼毒,大豆为其使药。恶麦句姜。
鬼臼,畏衣[1]。
注:
【1】衣:《本草经集注》:“畏垣衣”,当从之。
鬼臼,畏垣衣(地衣、石花)。
木药上部
茯苓,茯神、马[1]为使。恶白敛。畏牡蒙、地榆、雄黄、秦艽、龟甲。
注:
【1】马:《本草经集注》:“马蔺为之使”,当从之。
茯苓,茯神、马蔺为其使药。恶白蔹。畏牡蒙(紫参)、地榆、雄黄、秦艽、龟甲。
杜仲,恶蛇蜕、元参。
杜仲,恶蛇蜕、元参。
柏实,牡蛎、桂心、瓜子为使。畏菊花、羊蹄、诸石、麴。
柏子仁,牡蛎、桂心、瓜子为其使药。畏菊花、羊蹄、诸石、面粬。
乾漆,半夏为使。畏子。
干漆,半夏为其使药。畏鸡子。
蔓荆子,恶乌头、石膏。
蔓荆子,恶乌头、石膏。
五加皮,远志为使。畏蛇皮、元参。
五加皮,远志为其使药。畏蛇皮、玄参。
蘖木,恶乾漆。
柏木,恶干漆。
辛夷,芎穷为使。恶五石脂。畏昌蒲、蒲黄、黄连、石膏、黄环。
辛夷,川芎为其使药。恶青石脂、赤石脂、黄石脂、白石脂、黑石脂。畏石菖蒲、蒲黄、黄连、石膏、黄环。
酸枣仁,恶防己。
酸枣仁,恶防己。
槐子,景天为使。
槐角,景天为其使药。
牡荆实,防己为使。恶石膏。
牡荆子,防己为其使药。恶石膏。
木药中部
厚朴,乾薑为使。恶泽泻、寒水石、消石。
厚朴,干姜为其使药。恶泽泻、寒水石、消石。
山茱萸,蓼实为使。恶桔梗、防风、防己。
山茱萸,蓼实(水蓼的果实)为其使药。恶桔梗、防风、防己。
吴茱萸,蓼实为使。恶丹参、消石、白垩。畏紫石英。
吴茱萸,蓼实为其使药。恶丹参、消石、白垩。畏紫石英。
秦皮,大戟为使。恶茱萸。
秦皮,大戟为其使药。恶茱萸。
占斯[1],解狼毒毒。
注:
【1】占斯:即蛅虫斯房,亦称雀翁。为黄刺蛾的虫茧。
占斯,解狼毒之毒。
梔子,解踯躅毒。
栀子,解羊踯躅(闹羊花)毒。
秦椒,恶栝楼、防葵。畏雌黄。
秦椒(花椒),恶栝楼、防葵。畏雌黄。
桑根白皮,续断、桂心、麻子为使。
桑根白皮,续断、桂心、麻子仁为其使药。
木药下部
黄环,鸢尾为使。恶茯苓、防己。
黄环(就葛),鸢尾为其使药。恶茯苓、防己。
石南,五加皮为使。
石南叶,五加皮为其使药。
巴豆,芫花为使。恶蘘草。畏大黄、黄连、藜芦。杀斑蝥毒。
巴豆,芫花为其使药。恶蘘草。畏大黄、黄连、藜芦。杀斑蝥毒。
栾华,決明为使。
栾花,决明子为其使药。
蜀椒,杏仁为使。畏款冬。
蜀椒,杏仁为其使药。畏款冬花。
溲疏,漏芦为使。
溲疏,漏芦为其使药。
皂荚,柏实为使。恶麦门冬。畏空青、人参、苦参。
皂荚,柏子仁为其使药。恶麦门冬。畏空青、人参、苦参。
雷丸,荔实、厚朴为使。恶葛根。
雷丸,荔枝、厚朴为其使药。恶葛根。
兽上部
龙骨,得人参、牛黄良。畏石膏。
龙骨,配伍人参、牛黄效果更好。畏石膏。
龙角,畏乾漆、蜀椒、理石。
龙角(角骨化石),畏干漆、蜀椒、理石。
牛黄,人参为使。恶龙骨、地黄、龙胆、蜚蠊。畏牛膝。
牛黄,人参为其使药。恶龙骨、地黄、龙胆草、蜚蠊。畏牛膝。
白胶,得火良。畏大黄。
鹿角胶,用火炙、火熬效果更好。畏大黄。
兽中部
犀角,松脂为使。恶雚菌、雷丸。
犀角,松脂为其使药。恶雚菌、雷丸。
羖羊角,菟丝子为使。
羖羊角,菟丝子为其使药。
鹿茸,麻勃为使。
鹿茸,麻勃为其使药。
鹿角,杜仲为使。
鹿角,杜仲为其使药。
兽下部
麋脂,畏大黄。
麋脂,畏大黄。
伏翼,芡实、云实为使。
伏翼(蝙蝠),芡实、云实为其使药。
天鼠屎,恶白敛、白薇。
天鼠屎,恶白蔹、白薇。
虫鱼上部
蜜,恶芫花、齐蛤。
蜜蜡,恶芫花、齐蛤。
蜂子,畏黄芩、芍药、牡蛎。
蜂子,畏黄芩、芍药、牡蛎。
牡蛎,贝母为使。得甘草、牛膝、远志、蛇床良。恶麻黄、吴茱萸、辛夷、桑螵蛸。畏旋复花。
牡蛎,贝母为其使药。配伍甘草、牛膝、远志、蛇床子效果更好。恶麻黄、吴茱萸、辛夷、桑螵蛸。畏旋复花。
海蛤,蜀漆为使。畏狗胆、甘遂、芫花。
海蛤,蜀漆为其使药。畏狗胆、甘遂、芫花。
龟甲,恶沙参、蜚蠊。
龟甲,恶沙参、蜚蠊。
虫鱼中部
皮,得酒良。畏桔梗、麦门冬。
刺猬皮,配合酒效果好。畏桔梗、麦门冬。
蜥蜴,恶硫黄、斑蝥、芜荑。
蜥蜴,恶硫黄、斑蝥、芜荑。
露蜂房,恶乾薑、丹参、黄芩、芍药、牡蛎。
露蜂房,恶干姜、丹参、黄芩、芍药、牡蛎。
庶虫虫,畏皂荚、菖蒲。
庶虫虫,畏皂荚、石菖蒲。
蛴螬,蜚蠊为使。恶附子。
蛴螬,蜚蠊为其使药。恶附子。
鳖甲,恶石。
鳖甲,恶矾石。
蟹,杀莨菪毒、漆毒。
蟹,杀莨菪毒、漆毒。
鱼甲,蜀漆为使。畏狗胆、甘遂、芫花。
鱼甲,蜀漆为其使药。畏狗胆、甘遂、芫花。
乌贼鱼骨,恶白敛、白及。
乌贼鱼骨,恶白蔹、白及。
虫鱼下部
蜣螂,畏羊角、石膏。
蜣螂,畏羊角、石膏。
蛇蜕,畏磁石及酒。
蛇蜕,畏磁石与酒。
斑蝥,马刀为使。畏巴豆、丹参、空青。恶肤青。
斑蝥,马刀(长茎蛏的贝壳)为其使药。畏巴豆、丹参、空青。恶肤青。
地胆,恶甘草。
地胆,恶甘草。
马刀,得水良。
马刀,水煎效果好。
果上部
大枣,杀乌头毒。
大枣,杀乌头毒。
果下部
杏仁,得火良。恶黄芪、黄芩、葛根。解锡、胡粉毒。畏蘘草。
杏仁,火炙后效果更好。恶黄芪、黄芩、葛根。解锡、胡粉毒。畏蘘草。
菜上部
冬葵子,黄芩为使。
冬葵子,黄芩为其使药。
蔥实,解藜芦毒。
葱子,解藜芦毒。
米上部
麻蕡、麻子,畏牡蛎、白薇。恶茯苓[1]。
注:
【1】茯苓:《本草经集注》:“恶茯苓。”
麻蕡(大麻的幼嫩果穗)、火麻仁,畏牡蛎、白薇。恶茯苓。
米中部
大豆及黄卷,恶五参、龙胆。得前胡、乌喙、杏仁、牡蛎良。杀乌头毒。
黑大豆及大豆黄卷,恶人参、丹参、沙参、苦参、玄参、龙胆草。配伍前胡、乌喙、杏仁、牡蛎效果更好。杀乌头毒。
大麦,蜜为使。
大麦,蜂蜜为其使药。
右二百三十一种,有相制使,其馀皆无。
以上二百三十一种药物,相互之间有相制相使的关系,其余药物都没有。
立冬之日,菊、卷蘗先生,时为阳起石、桑螵蛸,凡十物使,主二百草,为之长。
立冬的时候,菊花、卷柏首先滋生,在此之时,其与阳起石、桑螵蛸等大致十种药物相使,大约有两百种植物药随之生长。
立春之日,木兰、射乾先生,为柴胡、半夏使,主头痛四十五节。
立春的时候,木兰、射干首先滋生,与柴胡、半夏相使,主治头痛,以及各关节痛。
立夏之日,蜚蠊先生,为人参、茯苓使,主腹中七节,保神守中。
立夏的时候,蜚蠊首先繁生,为人参、茯苓相使,内治腹中脏腑之病,外治七节骨病,能保养精神,使其内守。
夏至之日,豕首、茱萸先生,为牡蛎、乌喙使。主四肢三十二节。
夏至的时候,豕首、茱萸首先繁生,与牡蛎、乌喙相使。主治四肢、各关节病变。
立秋之日,白芷、防风先生,为细辛、蜀漆使。主胸背二十四节。立秋的时候,白芷、防风首先繁生,与细辛、蜀漆相使。主治胸背二十四个关节病变。
补遗
栝楼,叶似瓜叶,形两两相值,蔓延青黑色,六月华,七月实,如瓜瓣。(《尔雅释草疏》引《本草》)
栝楼,叶似瓜叶,两两相对互生,藤蔓延长,颜色青黑,六月开花,七月结实,犹如瓜瓣。
燕麦[1],生故墟、野林下,苗似小麦而弱,实似穬麦而细,在处亦有之。(《尔雅释草疏》引《本草》)
注:
【1】燕麦:野麦、野小麦、野大麦《湖南药物志》。今则为栽培。
燕麦,生长在废墟及野树林下,苗似小麦但稍弱,麦粒似禾广麦但略细,在山坡、荒野、道旁也长有燕麦。
荠,味甘,人取其叶作菹及羹亦佳。(《尔雅释草疏》引《本草》)
荠菜,味甘,人用其叶做菜、汤及羹服用,效用很好。
杜衡,味辛香,人衣体。(《尔雅释草疏》引《本草》)。
杜衡,味辛香,香窜人的衣物、身体。
石芸,一名螫烈,一名喙。(《尔雅释草疏》引《本草》)。
石芸,又名螫烈、顾喙。
蜚,厉虫也。(《尔雅释虫疏》引《本草》)
蟑螂,作用猛烈的虫药。
鹳骨,味甘,无毒。治鬼虫诸疰[1]、五屍[2],心腹疾。(《御览》九百二十五引《神农本草》)
注:
【1】诸疰:《诸病源候论·诸注候》:“一曰风注……二曰寒注……三曰气注……四曰生注……五曰涼注……六曰酒注……七曰食注……八曰水注……九曰屍注。”泛指多种流行病、传染病。
【2】五尸:指风屍、寒屍、屍气、屍注、伏屍等严重传染病。
鹳骨,味甘,无毒。治疗鬼虫诸疰,五尸病候和心腹疾病。
芫青,春食芫华,故云芫青;秋为地胆,黑头赤尾,味辛有毒。主虫毒风注[1];秋食葛华,故名之为葛上亭长。(《御览》九百五十一引《本草经》)
注:
【1】风注:《诸病源候论》:“一曰风注,皮肉掣振,或易不足,一年之後,头髮堕落,颈项掣痛,骨立解鸣,两目痛,鼻中酸切,牙齿虫蚀。”
芫青,春天吃芫花,故称芫青;秋天则成为地胆,黑头赤尾,味辛有毒。主治虫毒、风注等病。秋季其吃葛花,故称之为葛上亭长。
桑根,旁行出土上者名伏蛇。治心痛。(《御览》九百五十五引《本草经》)
桑根,旁行出地面者称伏蛇。治疗心痛。
桑根白皮,是桑树根上白皮,常以四月或无时,出见地上名马领,勿取,毒杀人。(《御览》九百五十五引《神农本草》)
桑根白皮,是桑树根上的白皮,一般在四月份采剥或不分时候采剥。出露地上的部分称马领,不要采取,其有毒能伤人。
合欢,生豫州[1]、河内、川谷,其树似狗骨树。(《御览》九百六十引《神农本草》)。
注:
【1】豫州:古九州之一,包括今河南全省及山东和湖北的一部分。
合欢,生长在豫州、黄河以南及川谷地带,这种树形似狗骨树。
石肺,一名石肝,黑泽有赤文,如覆肝,置水中即乾,主益气,明目。生水中。(《御览》九百八十七引《本草经》)。
石肺,又称石肝,色黑光泽有赤色纹理,形如覆肝,放水中立即变干。主要作用是补益精气、明目。产生水中。
石脾,一名胃石,一名肾石,赤文。主治胃中寒热。(《御览》九百八十七引《本草经》)
石脾,又名胃石、肾石,有赤色纹理。主治胃中寒热等证。
青石脂,味酸,平,无毒。主养肝胆气。赤石脂,味酸,无毒。养心气。黄石脂,味平,无毒。主养脾气。白石脂,味甘,无毒。主养肺气。黑石脂,味甘,无毒。主养肾气、强阴阳,蚀肠泄利。(《御览》九百八十七引《本草经》)
青石脂,味酸性平,无毒。主补养肝胆气。赤石脂,味酸,无毒。主补养心气。黄石脂,性平,无毒。主补养脾气。白石脂,味甘,无毒。主补养肺气。黑石脂,味甘,无毒。主补养肾气、滋阴壮阳,并能治疗肠受侵蚀而泄利的病候。
曾青,生蜀郡名山,其山有铜者,曾青出其阳,青者铜之精,能化金铜。(《御览》九百八十八引《本草经》)
曾青,产于四川名山,其山有铜矿,曾青产于山之阳面,色青的是铜的精华,能提炼出金铜。
鹿脂,近人令人阴痿。(《御览》九百八十八引《本草经》)
鹿脂,长期服用,使人阴痿而阴茎痿软不举。
鳶[1],辟不详。生淮南。(《御览》九百八十八引《本草经》)
注:
【1】鳶:yuān,音“冤”。指鳶鹊。
鸢鹊,能辟除不详。生活在淮南地区。
苦参,一名水槐。(《御览》九百九十一引《本草经》)。
苦参,又名水槐。
忍冬,味甘。久服轻身。(《御览》九百九十引《本草经》)
忍冬,味甘。长期服用,能使人轻健有力。
陵若,生下湿水中,七八月华,华紫似金紫草,可以染帛,煮沐头髮即黑。(《御览》九百九十六引《本草经》)
陵若,生长在低下潮湿地及水中,七八月开花,花紫色似金紫草,可以用来染棉绸,煮汤洗沐头,发立即成黑色。
萱,一名忘忧,一名宜男,一名岐女。(《御览》九百九十六引《本草经》)
萱草,又名忘忧、宜男、岐女。
虎肃风生,龙吟云起,磁石引,琥珀拾芥,漆得蟹而散,麻得漆而,桂得蔥而软,树得桂而枯,戎盐累卵[1],獭胆分杯[2],其气爽之相关感也。(李石《续博物志》九引《本草经》)
注:
【1】戎盐累卵:《本经疏证》:“戎盐,借水而结……自然而生,其成难。”《本草求真》:“青盐,即名戎盐。禀至阴之气凝结而成,不经煎炼,生於崖埃之阴。其味鹹……鹹入而坚软。”《中药大辞典》(上海科技出版社2003年版):“陶弘景,戎盐,其形作块片,或如鸡鸭卵,或如菱米,色紫白。”戎盐累卵:(1)指戎盐借水气凝结成园形块状,如鸡鸭卵。(2)指戎盐味鹹,“鹹入而坚软”,鹹味入鸡鸭卵中,使其内外坚硬,并凝结,可叠累起来。这指後者。
【2】獭胆分杯:《本草纲目》卷五十一下水獭条之“胆”[正误]宗奭曰:“古谚云:胆脂软玉,獭胆分杯。谓以胆涂竹刀或犀角篦上,化酒中即分也。尝试之不验。”
老虎吼啸使风生,龙之长吟腾云起,磁石能够吸引针,琥珀可以拾芥子,漆遇蟹而毒消散,麻黄遇漆而力更猛,桂遇葱时能变软,树遇桂时容易枯,戎盐可用来累卵,獭胆可用来分杯。可见气味相关又相感,相互产生微妙作用。(李石《续博物志》卷九引《神农本草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