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石

李石
  • 姓名:李石
  • 别名:字知几,号方舟子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资州盘石(今四川资中县北)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李石,字知几,号方舟子,资州盘石(今四川资中县北)人。好学能属文,少尝从苏符游。绍兴二十一年进士乙科,为成都户曹掾。二十七年,召为太学录,迁太学博士。二十九年,出为成都府学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三),从学者远自闽越而来。通判彭州,知黎州,召除都官员外郎,复出知合、眉二州。淳熙二年,除成都路转运判官,寻放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一二)。八年卒(《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一三)。好学能属文,其文字渊源出于苏氏,故所作以闳肆见长,虽间失之险僻,而大致自为古雅(《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五九)。如其《朋党论》、《以守养战重方面论》、《分重地以委心腹论》、《持战守之势使之定论》诸篇均于时事有感而发,持论的当。诸体诗纵横跌宕,亦与眉山门径为近(同上书)。绍兴二十九年,武成庙殿庭生芝草,人皆谓可贺,石独以为兵灾之兆,作《次韵张益州芝草十二韵》咏此事,有“顷年喋血岷峨下,启此厉阶端自谁”之句。其馀《骤雨》、《东湖感事二首》、《边州警报》等篇皆可代表其风格。其词则多赋佳人、赠别之作,轻倩悦人,如《临江仙》(烟柳疏疏人悄悄)写佳人待月,风致绰约(《词品》卷四)。《朝中措·赠别》云:“南楼皓月,一般瘦影,两处凭阑。莫似桃花溪畔,乱随流水人间。”缠绵婉转,有北宋婉约词风韵。著有《方舟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原集已佚,清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辑其诗、文、经说,编为二十四卷。《全宋词》第二册收其词四十一首。《全宋诗》卷一九八五至一九八九录其诗五卷。《全宋文》卷四五五八至四五七二收其文十五卷。事迹见李石《自叙》(《方舟集》卷一○)、《宋史翼》卷二八。近人姜亮夫撰有《李石疑年考》。

李石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德川家康

德川家康

《德川家康》作者是山冈庄八,该书主要讲述在日本战国中后期,德川家康脱颖而出,结束战国烽烟,开启三百年太平盛世的故事。《德川家康》洋洋五百五十万言,将日本战国中后期织田信长、武田信玄、德川家康、丰臣秀吉等群雄并起的历史苍劲地铺展开来。在这样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德川家康最终脱颖而出,结束战国烽烟,开启三百年太平盛世。作品展现了德川家康作为乱世终结者和盛世开创者丰满、曲折、传奇的一生,书中每一行每一页都充满着智慧与杀伐、谋略与权术、天道与玄机!它不仅成为商战兵法、政略宝典、兵家必备,更是不朽的励志传奇。

上清太上开天龙蹻经

上清太上开天龙蹻经

《上清太上开天龙蹻经》,撰人不详,约出于南北朝。《云笈七签》卷六引《四极明科》云,昔黄帝于青城山诣宁封真君,受《灵宝龙蹻之经》,当即此书。今本五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经文分十三章,第一章《黄帝问宁君诀》为全书纲要。假托宁封真君对黄帝演说道法,概述道教宇宙生成理论。内称「玉帝」为无形之至道,显迹化身为玉清天宝圣君、上清灵宝真君、太清神宝仙君,生成三清三十六天,说三洞三十六经,以开化人神。世人修习三洞真经,即能乘气御龙,上升玉清,复本归根。书中多取上清诸经敷陈其说,反映早期道教之神学宇宙观。

地理啖蔗录

地理啖蔗录

《地理啖蔗录》是由清朝乾隆年间著名的风水学大师袁守定编撰。书中广录博辑,旁征博引,用各种例证,从阴阳五行与龙脉的关系、龙脉各穴的形状及其扦葬后的吉凶等方面论述了堪舆风水原理,是堪舆“形派”中的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的集大成之作。“啖蔗”就是“吃甘蔗”,作者认为,研习地理堪舆之术,就如同吃甘蔗一样,虽然开始吃的时候可能有些艰难,但是越嚼越甜,越学越有味。《地理啖蔗录》图文并茂,简明实用,是学习风水堪舆的入门必读教材。

维摩经无我疏

维摩经无我疏

维摩经无我疏,十二卷,明传灯着并序。

妙色陀罗尼经

妙色陀罗尼经

一卷,赵宋法贤译。可诵之,出生饮食,施鬼神。

华聚陀罗尼咒经

华聚陀罗尼咒经

佛说华聚陀罗尼咒经,一卷,失译人名。与华积陀罗尼神咒经。佛说华积楼阁陀罗尼经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