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的书

云台编

云台编

三卷。唐郑谷撰。郑谷,字守愚,袁州宜春(今属江西省)人,光启进士、诗人,官至县尉,右拾遗。五岁启蒙,受知于李明、马戴,马戴称许他“它日必垂名”。七岁能吟诗,司空图赞许他“留为一代风骚主”。郑谷于咸通年间在长安时诗名甚著,与许裳、张乔等被称为 “咸通十哲”。著有 《云台编》、《宜阳集》。其诗主张“要纵横得意新”(《读古文许昌薛尚书诗集》),但后世往往批评他诗格的浅俗。《云台编》又名 《郑守愚文集》。据郑谷自序说:“乾宁初年,随唐昭宗避乱华州,愚居于云台道舍,于朝谒闲暇时将其诗编成三百首,分上、中、下三卷,题名为《云台编》。”现存有宋蜀刻本,《四部丛刊绫编》据此影印,题名 《郑守愚文集》。明嘉靖十四年 (1535)严嵩又据宋本覆刻。清人席启寓 《唐诗百名家全集》收录《云台编》三卷。《豫章丛书》中有 《唐人集》,将 《云台编》与卢肇 《文标集》合刊,又增加 《拾遗》一卷。

竹轩杂著

竹轩杂著

宋代诗文别集。林季仲著。《直斋书录解题》卷18著录的《竹轩杂著》为15卷,其书久佚。清代修《四库全书》自《永乐大典》辑录其诗文,重编为诗2卷(《四库全书总目》误标为“诗一卷”),文4卷,凡6卷。宋代陈岩肖《庚溪诗话》卷下称林季仲颇喜为诗,而且其诗“语佳而意新”。《四库全书总目》则指出:“季仲在绍兴中实负清流重望,故集中札子虽所存无几,而多力持正论、深切时弊之言。其赵鼎南迁以后所与简牍数篇,无不反复慰藉,词意谆挚。交道之笃,尤可概见。”并且评其诗云:“其所作虽边幅稍狭,已近江湖一派,而笔力挺拔,其清隽亦可喜也。”由于其集久佚,林季仲文名颇不为论者所知。

灵宝炼度五仙安灵镇神黄缯章法

灵宝炼度五仙安灵镇神黄缯章法

《灵宝炼度五仙安灵镇神黄缯章法》,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似为南北朝或隋唐道士所造。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本篇言召请五岳仙人,安灵镇神拔度亡灵之法。内有炼度亡灵章文,书于黄缯之上,故名「黄缯章」。据称依法以此章文镇于死者宫宅(坟墓),即可使死者魂神安定,还为生人。或升天为神。篇末附记行此法灵验事例。

太上洞玄灵宝五岳神符

太上洞玄灵宝五岳神符

太上洞玄灵宝五岳神符,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应为南北朝道士所造。唐释法琳《辨正论》引《五岳神仙图》,当即此书。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神符类。书中载符箓数种。首为五岳神符五枚,分别代表东岳泰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之神祇。据称依法用符。可以「召使百鬼,斩杀恶神」。又有五岳真人符六枚。用于镇守天子宫殿,辟除凶恶,压服四方恶气;五将军符,用于军事,破敌压众;白虎符、太平符、威德符,皆用于召请天神镇压妖精恶鬼。《正统道藏》另有《五岳真形图》一书,其道法与本书类同。

宝雨经

宝雨经

凡十卷。又称显授不退转菩萨记。唐代达摩流支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册。初述佛授记东方月光天子,将为支那国女王,正法治化,乃至弥勒成佛时,复予授记。复有东方莲华眼佛世界止一切盖菩萨为利益、安乐、哀愍一切有情,问佛一百零一事,佛具以十法回答,若菩萨能成就十种法,即得施、戒、忍、精进、方便、般若等圆满。

金刚经

金刚经

在中国流传最广的 一部佛经。属般若类经典,全称《金刚般若波罗密经》,金刚喻坚固,这部佛经的名称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 “以金刚坚固之志和大智慧之心乘度彼岸”。《金刚经》为佛弟子阿难记述,如所有佛经一样,以 “如是我闻” 这句套语开篇,然后记录了释迦牟尼世尊在舍卫国给孤独园与长者须菩提的答问。释迦牟尼以 “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的三段论式,阐发了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实相者则是非相” 的“性空幻有” 的基本观念,说明般若 (智慧) 就是不著事相 (无相),不生留恋 (不住)。卷末有四句偈文,为全经点睛之笔: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所谓 “有为法”,据注家说,就是 “凡有所为者皆是,上自天地造化,下至人之所为,皆 ‘有为法’。” 《金刚经》有六种译本,最早由鸠摩罗什译成汉文,后来真谛、玄奘、义净等翻译名家都曾重译过,但鸠摩罗什的译本最为流行。由于篇幅简约 (全经仅五千二百余字),述义深刻,文字通俗,所以流传颇广。禅宗五祖弘忍传教就以 《金刚经》为主,常劝僧俗持诵,说是这样 “即得见性,直了成佛”。六祖慧能是文盲,不识一字,但偶然听见别人念诵 《金刚经》,就豁然感悟,后遂以 《金刚经》作为禅宗的法宝。历代为其作注者不下百家,包括唐玄宗、明太祖、明成祖等帝王,堪成佛经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