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女凶手

一分钟后,来人已渐渐地走近,是一个女子。伊似乎在向我点头招呼。我仔细一瞧,伊就是俞天鹏家的那个穿黑缎短袄的年轻女仆。刚才伊回绝我们,小姐不见客,此刻怎么自动地出来?

霍桑低声向我道:“这女于的面貌很慧聪聪,又欢喜多管事。伊叫巧林,可算得名副其实。方才我打发了十个银饼,才得请伊出来。”

女仆已到我们的面前。伊的头颈上加了一条深灰色毛绒围巾,手中执着一块白巾,按住了嘴,又像畏寒,又像伯人瞧见。霍桑招呼了一声,便回身领着伊向街角走去。我们的汽车正等在那里。霍桑开了车门,叫巧林上车。巧林站住了,似乎不肯。

霍桑道:“你放心。我们只借这车子谈几句话。并不是要送你往哪里去。”

我们三个人上了车,霍桑便吩咐车夫,只须在附近冷僻的地方缓缓儿绕几个***。汽车既开,霍桑第一着就问伊的主人和钱芝山曾否有过争吵。

巧林答道:“吵过两次。”

霍桑道:“为了什么吵的?”

巧林道:“就为了小姐。”

我暗暗惊喜。我们先前的料想果然已幸而中鸽。这里面大概有一页浪漫史吧?

霍桑又问道:“那姓钱的和你家小姐究竟有什么纠葛?你把你所知道的告诉我。”

巧林说:“钱先生来了不多几时,便看中了我家小姐。小姐似乎也有意思,常常瞒了先生——就是我的主人,他要我叫先生,不许叫老爷——跟钱先生出去玩。这些事自然瞒不过我的眼睛。不过先生当初也许也早已明白,只是假装不知:或是他当真睡在鼓里,我不知道。直到半个月以前,先生忽然和钱先生吵起来,样子很可伯。”

“他们怎样吵起来的?”

“先生不许钱先生和小姐来往。”

“他们说些什么?”

“先生禁止钱先生和小姐交谈。钱先生口口声声说什么自由不自由的话。后来先生发火了,拍着桌子骂钱先生,钱先生才闭口无言。那一次总算没有破口。可是上礼拜天他们俩又翻脸大吵。先生就把钱先生辞歇,钱先生也就绝迹不上门。”

霍桑点点头,又道:“他们第二次大吵,又为的什么?”

巧林道:“为了一条小姐的围巾——一条黑狐皮的围巾,是整只狐狸做的,还有眼睛牙齿呢。”

这情报使我怔一怔。一条黑狐皮围巾!这个女子正是我们要侦查的啊!我向霍桑瞧瞧。霍桑仍不露声色,专心致志地凝视着巧林,他接续问道:“晤,一条黑狐皮的围巾?你说得详细些。他们怎么会为了围巾吵起来?”

巧林道:“那天是礼拜六,小姐披了那围巾,说要往影戏院去,刚出门,忽被先生唤住。他问伊那条围巾的来历。小姐一时羞怯,低倒了头答不出来。先生一再催逼,伊没法,才直说是钱先生送给伊的。因为先生第一次骂过钱先生以后,钱先生和小姐的交情背地里还是老样子。钱先生讨好小姐,特地买了那条狐皮围巾,在一天晚上偷偷地赠给小姐。这些事小姐原避不过我的眼。这件事给先生发觉了,气得很,立即吩咐小姐将围巾除下来。第二天礼拜天早上,钱先生又来偷偷地约小姐出去。先生看见他,将围巾丢在地上还他,大家破口闹一阵。先生立刻赶钱先生出去。这一吵就吵出昨夜的事情来!”

我插口问道:“昨夜的什么事?”

女仆向我瞧一瞧,又踌躇了一下,答道:“先生,你昨夜不是一同在场吗?钱先生不知说了几句什么话,先生竟气得发昏。这不是就因着那天的争吵弄出来的吗?”

霍桑点头道:“对,你的话不错。但昨夜客散以后,你主人的情形怎么样?”

巧林道:“他醒转来以后,就回到房里去睡,到此刻还没有下过床。”

“你怎样知道他没有下过床?”

“昨夜小姐扶他回房以后,就陪在他的床边。直到我今天天亮起来,小姐依旧陪着,眼睛可红肿了,分明一夜没有睡,并且还像哭过的样子。后来小姐回到伊自己房里,我问伊,伊告诉我果真通夜陪着伊的爸爸。”

“这话确实吗?”

“自然,这是小姐亲口对我说的。”

霍桑忽喃喃自语道:“奇怪,奇怪!”他忽低垂了头。

汽车仍在绕***,因着驶行得缓,轧轧声并不阻扰我们的谈话。车窗完全闭着,可是冷风还在继续袭击,霍桑皱紧了眉。有些失望,好似他先前已经假定天鹏和凶案有关,此刻听得了天鹏昨夜里没有出外,显然粉碎了他的计划。

巧林把灰绒围巾裹拢了些,又说:“先生,我的话完了,放我下车吧。我是一向不欢喜搬嘴弄舌的,这一番话,你们决不可说是我说的。”

霍桑的眼睛注视在他的鞋上,鞋尖微微地动着,似乎没有听得。这个不喜搬嘴弄舌的女子可天生着一套伶牙俐齿,人家雇用了伊,真有些危险。不过说句自私的话,这种人对于当侦探的最有助益。否则我们要探悉这里面的情由纠葛,就不能如此容易。

霍桑突然仰起头来。“巧林,你们的电话号数是不是五一一七七?”

巧林怔一怔,才道:“是的。什么意思?”

“电话箱装在哪里?楼上还是楼下?”

“楼下,就在先生卧房外面的书房里。”

“昨天电话可曾坏过?”

“没有啊。昨天白天先生打电话很多。”

“晚上也没有坏?”

“没有……晤,我记得吃酒时李姑太太也用过电话。先生,你为什么问这个?”

霍桑不理会巧林的问句,但暗暗地点着头,似乎有所会悟。我想不出他问电话的用意。

他又道:“我还要问一句。你们一共有多少人?”

巧林道:“除了先生小姐以外,还有三个仆人:—个是看门的老毛,一个张妈,一个是我。”

“老毛晚上可睡在门房里?”

“是。”

“你和张妈呢?”

“我们俩同房间,在楼上小姐的卧房的后面一—先生,你为什么又问这些?”

“你别管。你昨夜睡后,有没有听得什么声响?”

话题岔进了汉港,使巧林感到迷惘。伊又用白巾掩了嘴唇,膛目地摇摇头。

霍桑自顾继续问:“譬如你小姐房中有什么声音,你们可也听得见?”

“听得见的。可是昨夜完全没有声息。因为小姐全夜陪着伊的爸爸,到天亮还没有上楼。”

“你确实知道伊没有上楼?”

“确实的。要不然,伊开房门关房门的声音,我总听得。”

霍桑的两手交握着,眉峰也越发紧促,目光还看着自己的鞋尖,好似他越问越觉模糊。

一会,他向车窗外瞧一瞧,说:“好了,巧林,你回去吧。你的话我们固然可以守秘密,但是你自己也得嘴紧些。要是你自己在主人面前漏了风,那不干我们的事。”

巧林答应了。霍桑就叫车夫开回白杨路去。在一个隐僻所在停了车,放女仆下去。霍桑摸出一张钞票,向巧林的手中一塞,又和伊附耳说了几句,方才吩咐车夫开回爱文路去。

他问我道:“包朗,你不如到我的寓里去弯一弯,再送你回去。”

我答道:“很好。这件案子把我困住在迷阵中,模不着线路,正要请你解释解释。”

霍桑摇头道:“唉,你不要希望太大。包朗,老实说,我此刻正和你一样模糊;”

“真的?这女仆的话不能供给你什么线索吗?”

“不,伊的话反而增加我的疑惑。我起先因着某种情况,很怀疑天鹏和这凶案有连带关系。我们到了俞家,又得到了几个印证:第一,他吩咐仆人拒客,似乎有些心虚;第二,我知道了他住在楼下;第三,你进去谈话,他又把假话骗你。这种种都足以证实我的推想。不料巧林的话不但不能给我一个最后的印证,却把我的原有的想法也根本摇动了!”

“你的原有的想法,可是以为昨夜俞天鹏曾到过芝山的寓里去?”

“是,我料他如此。”

“那末你以为谋杀钱芝山的就是他?”

“我敢说他至少有谋杀的企图。”

“事实上也有可能性吗?”

“有。他昨夜受辱以后,尽可能跟着钱芝山到温州路德仁里去,贿通了仆人进去行凶。”

“你确信如此?”

霍桑沉吟了一下,才道:“确信虽还难说,但我在和巧林谈话以前,离确信也已不远。”

我追问道:“现在据巧林的话,俞天鹏昨夜里明明没有出去过啊。”

“就为着这一层,又使我惶惑起来。巧林既然斩钉截铁地说昨晚秀棠没有上楼,显见天鹏也没有出外的机会。若说父女俩通同,情理上又不合。”他咬着嘴唇停一停,加上一句叹唱,“唉,真困人的脑筋!”

静默中汽车把我们带到爱文路七十七号寓前。我们刚才下车,施桂已经开了门迎出来,报告里面有客人等候。

我们踏进办公室,看见来客就是侦探长汪银林。他放下了他常吸的那种又粗又黑的雪茄,堆着笑脸,向我们招呼:“唉!二位回来了!好极!天气冷得这么厉害,今天马路上又冻死了好几个人。我为着这件事劳你们俩在外面吃风受冷,委实过意不去。现在好了,这案子已经有了六七分眉目,谅来不久就可以结束哩!”

我向汪银林瞧瞧,他的神气果然很兴奋。难道他已经捷足先登,得到了什么线索?霍桑一壁将外衣脱去,一壁也诧异地瞧他。

他问道:“银林兄,你说这案子不久就可以结束?”

汪银林含笑答道:“是。现在你们请坐下来烤一会火,让我慢慢地说。”

我越发疑讶。汪银林当真已得到了某种确切的把握吗?他是不是和我们走一条路?或是他另外发见了什么新路?大家在火炉旁坐下来。汪银林便开始陈说。

他说道:“现在我先报告几句:第一,我已向各警区间过,今天日间并没有捕得什么小哈叭狗。德仁里的邻居们也说没有看见它。第二,那阿四我已经见过。他是一个二十岁的小伙子,似乎还老实,不像会杀人。我一再问他,他又一口说定没有得钱卖放的事。我想我们俩一定要亲自问问,已吩咐他少停到这里来一次,第三,我到上海大学去问过,只有一个姓杨一个性车的还记得钱芝山。他们都说芝山的情性太掘狭,容易翻脸,读书的成绩并不好。可是喜欢玩新剧,登过两次台,扮女角有相当成绩。他以前常常跑舞场,有时也投投稿。他有一种本领,善于讨女子们的好,不过也没有结果,不久总会给人家看破。我问起有没有特殊的冤家。他们也指不出,只说很可能有。第四,从姓车的同学的指引,我又去看过一个以前和芝山同学现在做报馆记者的陈霖春——”

我插口问道:“陈霖春可是《上海日报》馆的外勤记者?”

汪银林点头道:“正是。包先生,你也认识他?这个人很精明,观察力特别强,思想又——”

霍桑不耐烦地道:“好,好。这个人和这案子有什么关系?”

汪银林忙道:“自然有关系。我因着他的指点,得到了两种证据,方才确定这凶案的真凶!”

霍桑仰直了身子,把纸烟取在手中:“喔,你已经确定了那个真凶?是谁?”

汪银林吐出了一口浓烟,洋洋得意地答道:“是个女凶手:我没有料错,凶手到底是一个女子!”

“哪一个女子?”

“伊叫俞秀棠!” 3Uq中华典藏网

3Uq中华典藏网

3Uq中华典藏网

3Uq中华典藏网

3Uq中华典藏网

3Uq中华典藏网

3Uq中华典藏网

3Uq中华典藏网

3Uq中华典藏网

3Uq中华典藏网

3Uq中华典藏网

3Uq中华典藏网

3Uq中华典藏网

3Uq中华典藏网

3Uq中华典藏网

3Uq中华典藏网

3Uq中华典藏网

3Uq中华典藏网

3Uq中华典藏网

3Uq中华典藏网

3Uq中华典藏网

3Uq中华典藏网

3Uq中华典藏网

3Uq中华典藏网

3Uq中华典藏网

3Uq中华典藏网

3Uq中华典藏网

3Uq中华典藏网

3Uq中华典藏网

3Uq中华典藏网

3Uq中华典藏网

3Uq中华典藏网

3Uq中华典藏网

3Uq中华典藏网

3Uq中华典藏网

3Uq中华典藏网

3Uq中华典藏网

3Uq中华典藏网

3Uq中华典藏网

3Uq中华典藏网

3Uq中华典藏网

3Uq中华典藏网

3Uq中华典藏网

3Uq中华典藏网

3Uq中华典藏网

3Uq中华典藏网

3Uq中华典藏网

3Uq中华典藏网

3Uq中华典藏网

3Uq中华典藏网

3Uq中华典藏网

3Uq中华典藏网

3Uq中华典藏网

3Uq中华典藏网

3Uq中华典藏网

3Uq中华典藏网

3Uq中华典藏网

3Uq中华典藏网

3Uq中华典藏网

3Uq中华典藏网

3Uq中华典藏网

3Uq中华典藏网

3Uq中华典藏网

3Uq中华典藏网

3Uq中华典藏网

3Uq中华典藏网

3Uq中华典藏网

3Uq中华典藏网

3Uq中华典藏网

3Uq中华典藏网

3Uq中华典藏网

3Uq中华典藏网

3Uq中华典藏网

3Uq中华典藏网

3Uq中华典藏网

3Uq中华典藏网

3Uq中华典藏网

3Uq中华典藏网

3Uq中华典藏网

3Uq中华典藏网

3Uq中华典藏网

3Uq中华典藏网

3Uq中华典藏网

3Uq中华典藏网

3Uq中华典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