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孔兼

于孔兼
  • 姓名:于孔兼
  • 别名:字元时,号景素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镇江金坛
  • 出生日期:1538
  • 逝世日期:1615
  • 民族族群:

于孔兼(1538—1615) ,明学者。字元时,号景素。镇江金坛(今属江苏)人。万历进士。累授九江推官,礼部主事,礼部仪制郎中等职。为官清正,敢于直言上谏,为疏救赵南星,而忤上意,遂辞归家居,二十年闭门不出,读书著述。与顾宪成等聚于东林书院讲学,并告诫顾宪成:吾辈讲学“不可立门户”。其学推尊程朱理学,在思想上“以濂洛关闽为正”,主张为学当以实践躬行为要,对阳明学及其末流有严厉批评,称王阳明为“霸儒”,斥李贽为“名教中罪人”。有《山居稿》《江州余草》等。


明史.列传载:“字元时,金坛人。万历八年(1580)进士,授九江推官,入为礼部主事,再迁仪制郎中;疏论都御史吴时来晚节不终,不当谥忠恪,因请谥杨爵、陈瓒、孟秋,乃夺时来谥,而谥爵忠介。……(因谏)谪孔兼安吉判官,……孔兼投牒归。家居二十年,杜门读书,矩矱整肃,乡人称之无间言。”又载:“顾宪成、允成兄弟倡修东林书院,落成后,于孔兼偕同道顾家兄弟、高攀龙钱一本、薛敷教、史孟麟等辈讲学其中。”

于孔兼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女郎她死了

女郎她死了

卢克医生是镇上的老医生,他的老朋友阿菜克和妻子丽塔彼此相爱,住在悬崖顶端的建筑中长达八年。然而最近这段日子里,丽塔认识了一位年轻英俊的男子巴里,经常把他带回家中。某个周末的晚上,卢克医生来到阿莱克家里做客,大家一同欣赏《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场休息时,丽塔去了厨房,巴里跟着进去,然后谁都没有出来。卢克医生觉得奇怪,便前去厨房查看,只见厨房里杳无人影,唯有后门洞开,一条通向“情人崖”的小路上,清晰印着两行足迹。足迹显然是一对男女——他们走至崖边,殉情自杀!根据警方的事后调查。足迹确实不是伪造,肯定是有一对男女走向悬崖,而且没有返回。但问题是:悬崖下面,并没有发现尸体!两天之后,几英里远的海滩上,发现了丽塔和巴里的尸体,其死因并非溺毙,而是近距离的枪击。几乎同一时间,行凶的手枪被发现了,这是一把回火的枪,而两位死者的手上却并无被回火灼伤的痕迹,所以他们肯定不是自杀。

通俗内科学

通俗内科学

内科著作。张拯滋(若霞)编,成书于1916年。作者试图融会中西医学,以传染病、呼吸器病、循环器病、消化器病、泌尿器病、运动器病、神经系病分类方法阐述常见内科疾病43种,每病分病因、症候、经过、预后、类症、治法、处方等项。解释病理多采西医说,治疗则以西医常规处理参合中医方药。该书将西医所论由伤寒杆菌、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与中医之伤寒、霍乱混为一谈,并提出分别用麻黄汤、理中汤治疗,是明显错误。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及单行本。

上清太上元始耀光金虎凤文章宝经

上清太上元始耀光金虎凤文章宝经

《上清太上元始耀光金虎凤文章宝经》,早期上清经典,约出于南北朝。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经文主要叙述「金虎凤文章真符」源出始末,以及传授佩带符箓之科仪方法。所谓「金虎风文真符」,即352枚符箓。据称该符乃太真九天父母所出,九天真王以之传授太上大道君,大道君传太微天帝君,太微传上相青童君、西城王君。至东晋兴宁三年(365),王君以之传道士许远游(许迈)。经文又称该符「皆佩天魔之隐讳,亦标百神之内名」,修道者依科传授符文,佩符诵名,可以消魔伏邪。本篇内容文字与《洞真太上神虎玉经》、《洞真太上金篇虎符真文经》颇为相似,疑系南北朝上清派道士模仿以上二经改作。

周易古占法

周易古占法

经学著作。南宋程迥撰。1卷。有绍兴三十年(1160)自序。书中采用邵雍加一倍法,据系辞说卦发明其义,用逆数以尚占知来。其叙占法、占事颇详,所论亦多有源流根据。朱熹所著《易学启蒙》多采其例。又附《古周易章句外编》一卷。《四库全书》本。此二书旧本传写多混而为一。《四库全书提要》考曰:“凡藏书家所传写者均作二卷。前卷题曰《周易古占法上》,凡十一篇。后卷杂论《易》说及记古今占验,题曰《周易古占法下》,又题曰《古周易章句外编》,中有一条云‘迥作《周易古占法》,其《序》引’云云,显非《占法》之下卷矣。考《宋史·艺文志》载迥《古易占法》、《周易外编》二书,均止一卷

周易折中

周易折中

清李光地等撰。二十二卷。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内廷刊本。此书系李光地等奉康熙之诏而撰。经传原文用古《易》上下经、《十翼》次第。其说宗主程颐、朱熹之注,而广采先秦汉魏以来众家之解,为之折中。卷首列《图说》,卷末附朱熹《易学启蒙》。《四库全书提要》指出:“自宋以来,惟说《易》者至夥,亦惟说《易》者多歧。门户交争,务求相胜,遂至各倚一偏。故数者《易》之本,主数太过,使魏伯阳、陈抟之说窜而相杂,而《易》入于道家。此书对象数、义理二派兼收并采,不病其异同。经传分编,一从古本。

佛华严入如来德智不思议境界经

佛华严入如来德智不思议境界经

隋北天竺沙门阇那崛多译,与《大方广入如来智德不思议经》同本。先出。文笔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