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爵

杨爵
  • 姓名:杨爵
  • 别名:字伯珍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陕西富平人
  • 出生日期:1493
  • 逝世日期:1549年
  • 民族族群:

杨爵(1493—1549年),明哲学家、政治家。字伯珍,一作伯修,号斛山。陕西富平人。嘉靖八年(1529)进士。授行人,后任考选御使。因上书议论国事,触怒朝廷,两次陷狱,时间长达十年。杨爵幼时家贫,然好读书,及至长成,仍为学不辍。后虽身陷囹圄,却未放下学业,日日与人讲经论道。其学以王守仁心学为宗,强调致中和,即致良知。认为“天命谓性,天人一理也。率性谓道,动以天也。修道谓教,求合乎天也。戒惧慎独,自修之功至于中与和也。”(《明儒学案》)即是说中和是与生俱来的人之天性,是性命之本,若能致之,即合乎天,从而万物化育。把“中”看作心之本体,认为是“未发之中”,万物皆备,所以又是天下之本。把“和”看作“已发之和”,是不可违抗的法则。为人治学,应戒惧慎独,向本心去寻求中和之道。人若能达到这一点,那就是致中和,即已达到纯真至善的境界,从而合于天地之位,化育万物。政治上主张爱民,主张为政者应惠恤鳏寡,以爱子之心去爱百姓。反对奸妄邪术。对朝廷阻塞言路、大量任用方士的做法,敢于直言诤谏。指出“信用方术,足以失人心而致危乱。”(《明史·杨爵传》)《明史》283有传。著作有《杨忠介集》13卷、《周易辩录》4卷。

杨爵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恶魔的交易

恶魔的交易

克劳斯·曼著。最初连吃顿好饭都要借钱的喜剧演员亨德里克,后来他不但在舞台上演戏,也在生活中演戏,他总在撒谎,然而他又从不撒谎,他的虚假就是他的真实。最后他又因“梅菲斯托”这个角色成功进入“上流社会”,同时也使他意识到自己已经与恶魔签订了一份邪恶的协议。亨德里克也曾试图帮助他的朋友,或者将集中营里的艰辛告诉内阁总理,但他总是担心失去他现在所拥有的一切。世界上从未发生过的事情,要发生也只有一次。然而现在,他手上已有了永远也洗刷不掉的污点......

玉斗山人集

玉斗山人集

元代诗文别集。3卷。王奕(或作王弈)撰。《四库全书》曾据浙江鲍士恭家藏本编入别集类。王奕原撰有《斗山文集》12卷,《梅岩杂咏》7卷,今均未见传本。今存《玉斗山人集》3卷原名《东行斐稿》,系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乡人陈中州所刊,佚去诗4首,而补入遗文2篇,并改今题。原书卷1-2诗文错杂混编,卷3为词。卷末附遗文2篇,还收有明人李梦阳、费宏等的有关诗篇,及陈中州所撰《斐稿板成告墓文》。从体例上看,今本《玉斗山人集》3卷无疑是拾辍残丛而混编成书。王奕的诗文都比较质朴,甚至失于粗糙,但往往直抒胸臆,颇有感人之笔。如《和元遗山诗》10首、《谢叠山先生己丑九月被执北行闽士以诗送之倚歌以饯》2首,都受到诗论家的注意,尤其是后者,格调高昂,感情炽热,在沧桑之感衬托下,更使人执著于友情。可见王奕的诗文不以辞藻、格律见长,而以气韵称胜。他集中的诗文不时流露出以胜国遗民自居的心境,但对于新朝确立的现实又并无怨尤,这一矛盾是许多同时代人都曾有过的,也是他与谢枋得等人的区别。

稼村类稿

稼村类稿

元代诗文别集。30卷。宋元间王义山著。由其子王惟肖所编。书前有作者自序,谓“一生刻苦文字间,止如此,亦特一家说耳”,编集的目的在于教训子孙,而非为示人。序作于“彊圉大渊献月正元日”,即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1287)。王义山晚年退居东湖之上,读书著文,其读书室名曰“稼村”,故以“稼村”名其集。作者在《学稼斋记》(《稼村类稿》卷7)中解释“稼村”之意说:“余之稼不在田也”,“余之稼乃稼于书,非稼于田地。稼其托也,村其寓也。种学绩文,无往非稼;存心养性,何适非村?”即并无种田的意思,而是读书笔耕。此集分类编排,卷1至3为各体诗;卷4至6为序;7至15为记、碑、铭、赞颂、赋、传以至策问等各种杂文;16至19为“讲义”,系解经考证之作;20至29为策文、奏札启事、墓志等;卷30为乐府乐语,收词9首及乐语寿崇节致语、对厅致语等。其诗多题赠迎送唱和应酬之作,方板平淡,缺乏诗的激情,且间杂性理议论之作,如《偶成》之一:“五性感而动,其间善恶萌。危微相对立,体认要研精。《太学》静而得,《中庸》诚则明。原头不参透,何以约其情?”《四库全书总目》认为:“诗文皆沿宋季单弱之习,绝少警策,王士祯《居易录》以为芜浅无足取,而至诋为最下最传。”但又说:“集中说经之作亦往往能自出新意”,而不同于抄袭;“表启诸作,清华流丽,组织自然,实与刘克庄《后村集》蹊径相近,固未可以其他文之骨干未坚而概加排斥矣。”盖其文略胜于诗,启表奏札之类,多骈散结合,组织颇工整;记、序之文,亦不乏清新淳朴的散文,如《重修旧屋记》等。卷末的乐语,保存了当时乐府演唱的重要资料,可供有关研究者参考。今存《四库全书》本及明正德年间刊本、丁丙“八千卷楼”藏抄本等版本。

中天紫微星真宝忏

中天紫微星真宝忏

中天紫微星真宝忏,撰人不详。似出于明代。一卷,收入《万历续道藏》。本篇叙述朝礼北极紫微大帝、太阳、太阴、五斗及二十八宿等星君,祈求降福赦罪。忏文称中天紫微星主(即紫微大帝)掌握枢机,总理三天之政,其余五斗诸星君各镇一方。世人若能恭修宝忏,礼拜诸方星君,则可荡除三业,清静六根,获福吉祥。

皇明诗选

皇明诗选

明代诗选。13卷。陈子龙、李雯、宋征舆编。该书今存有明末刻本。集前有陈子龙、李雯、宋征舆序。本集选诗不出七子手眼。李雯序说:“至于弘正之间,北地(李梦阳)、信阳(何景明),起而扫荒芜、追正始,其于风人之旨,以为大禹决百川、周公驱猛兽之功。”因此,本集选诗颇有复古倾向,陈子龙在序中说:他们三人“网罗百家,衡量古昔,攘其芜秽,存其菁英。一篇之收,互为讽咏,一韵之疑,其相推论。揽其色矣,必准绳以观其体。符其格矣,必吟诵以求其音。协其调矣,必渊思以研其旨。大较去淫滥而归雅正。以合于古者九德之诗之旨。”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所以选七子中的李、何、李、王诗甚多。如李梦阳,选其古乐府13首、五古43首、七古9首、五律18首、七律15首、五绝2首、七绝15首、共计115首。何景明,选其古乐府9首、五古22首、七古16首、五律58首、七律29首、七绝13首,共计147首。李攀龙,选其古乐府17首、五古16首、七古11首、五律20首、七律42首、五绝1首、七绝44首、共计151首。王世贞,选其古乐府9首、五古19首、七古15首、五律20首、七律27首、五绝1首、七绝11首,共计102首。这是该诗选的特点。

佛藏经

佛藏经

又名《选择诸法经》、《奉入龙华经》。印度大乘佛教经典。后秦鸠摩罗什译。三卷或四卷。鸠摩罗什(344~413)译于姚秦弘始七年(405)。又称奉入龙华经、选择诸法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属于大乘律之经典。内分十品:诸法实相品、念佛品、念法品、念僧品、净戒品、净法品、往古品、净见品、了戒品、嘱累品,论述诸法之无生、无灭、无相、无为,及诸法实相;并谓破戒比丘有十忧恼箭,而诃责其种种罪相;又告诫‘不净说法’之大罪报。本经未特别论说菩萨律仪,此为异于其他戒本之处。然强调若不理解诸法实相、无生、无灭等,则虽受持二百五十戒,亦形同破戒,并主张远离‘戏论分别’始得称持戒。又以本经阐释菩萨僧团必得由声闻僧团别立之种种原因,故列为大乘律之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