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为

- 姓名:张为
- 别名:
- 性别:男
- 国籍:
- 出生地:闽中(今福建)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张为,唐诗人、诗论家。江南人,《唐才子传》谓其闽中(福建)人。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曾游长沙,落魄数载,作有五言排律《谢别毛仙翁(即于鸿渐)》。后入山访道而去(据杜光庭《毛仙翁传》)。工诗,与周朴齐名。《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其诗集一卷,已佚,《全唐诗》录其《秋醉歌》、《渔阳将军》等诗三首。曾撰写《诗人主客图》一卷,以诗作风格为标准,将中晚唐诗人分为六派,分别以白居易、孟云卿、李益、孟郊、饱溶、武元衡六人为六派主,即,立白居易为广大教化主,孟云卿为古奥逸主,李益为清奇雅正主,孟郊为清奇僻古主,饱溶为博解宏拔主,武元衡为瑰奇美丽主,是为“六主”。将张籍、刘禹锡、元稹、贾岛、李贺、杜牧等七十多位诗人分别列入六主之“上入室”、“入室”、“升堂”与“及门”,是为“客”,故称“主客图”,开宋人诗派之说。其对中晚唐诗歌流派的划分和诗人的评价,与实际情况多有不同,故胡震亨讥其“妄分流派,谬僻尤甚”(《唐音癸签》卷三十二)。事迹见《唐诗纪事》卷六十五、《唐才子传》卷十。
张为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高加索灰阑记
德国剧作家布莱希特的“叙事剧”。取材于中国元代李行道杂剧《包待制智赚灰阑记》的灰阑断子的故事。情节移到封建时代的格鲁吉亚,而且用“戏中戏”的手法把这个古老的传说镶嵌在当代苏联社会主义生活的“框架”里。剧前的楔子写苏德战争刚刚结束,高加索两个集体农庄为一个山谷的归属而发生争执。民间歌手演唱了“从中国来的”故事《灰阑记》。说的是古时候的格鲁吉亚,贵族叛乱,推翻了大公,杀死了总督。总督夫人仓猝出逃,竟忘记了尚在襁褓中的独生子。叛乱分子杀死总督后还要斩草除根,四处寻找这个孩子。总督府厨房女仆格鲁雪发现大难临头的孩子,决定搭救他,带他逃出总督府。这个贫苦的姑娘冒着生命的危险,把孩子冒充自己的亲生子,忍饥受辱,抚养他。战乱平息以后,总督夫人找到孩子的下落,要求格鲁雪归还给她。格鲁雪拒绝,被告到官府。一个乡村小文书在战乱中偶然当了法官,令人用石灰在地上画个圈子,把孩子圈起来,让两个争子的妇女同时往出拉。总督夫人虽是孩子的生身母,但并不爱他。她要孩子,因为孩子是总督遗产的唯一继承人。她爱财重于爱子,因此不顾孩子死活,拼命把他拉到自己一边。而格鲁雪为了孩子茹苦含辛,历尽艰险,真正疼爱孩子,怕伤害他而不肯使劲拉。明察秋毫的法官对这一切了如指掌,因此把孩子判给了格鲁雪。民间歌手最后唱道: 一切归善于对待的,比如说,孩子归慈爱的母亲,为了成材成器, 车辆归好车夫,开起来顺利,山谷归灌溉人,好让它开花结果。
死之枝
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松本清张 。一个装疯只为逃脱法律制裁的男子、一个在姐弟恋中遭遇背叛的女子、一宗杀妻案引出的案外案、一件猎奇事件背后的别样阴谋……十一件极端疯狂的案件,十一种极端理智的犯罪心理;越是冷静的头脑,越会在反复斟酌后,犯下不可理喻的骇人罪孽。悬疑宗师松本清张,一生推崇“文学即暴露”,以其透彻的洞察力与锋利的笔力,打磨出洗练精湛的短篇佳作。
我们所应走的路
散文集。胡适先生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在批判旧的思想,开创新文化方面有很大的贡献,特别是倡导文学改良、整理国故、民主与人自由、科学与实验精神、新学术新思想等方面有很多创获,至今仍然值得我们学习与思考。本书对现在的我们有极大的教育意义。
颐和园词
七言古诗。近代王国维作。此诗作于清亡以后,王氏旅居日本初期。诗篇反映了自慈禧太后擅权至清亡五十余年的重大历史事件、清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和他们荒淫糜烂的生活。颐和园为慈禧太后所建,亦象征慈禧太后时代的政治。故《颐和园词》既是晚清的政治史,亦是慈禧的评传。此诗往复幽咽,一唱三叹,如诉如泣,痛悼清朝之亡,又以大量事实,讥评慈禧太后之失。深沉悲痛的诗人之情,与冷静审视的史家之识,二者在诗中得到完美结合。陈寅恪《王观堂先生挽词》尝以元稹《连昌宫词》相比,云:“曾赋《连昌》旧苑时,兴亡哀怨动人思。岂知长庆才人语,竟作灵均息壤词。”
净土三经译注
中国佛教净土宗三部基本经典的合称,即龙树所著《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和《阿弥陀经》。《无量寿经》一名《大无量寿经》,简称《大经》或《双卷经》。一般认为公元1—2世纪印度贵霜王朝时期流行于犍陀罗地区。三国魏康僧铠译,2卷。该经叙述释迦牟尼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为大比丘众12000人及普贤、慈氏等诸大菩萨说法之事,宣扬净土思想。该经传入中国,影响甚大。《观无量寿经》简称《观经》,宋畺良耶舍译。该经进一步发挥《无量寿经》的净土思想,叙述释迦牟尼佛应韦提希夫人之请,在频婆娑罗宫为信众讲述观想阿弥陀佛的身相和极乐净土庄严的16种观想方法。《阿弥陀经》亦称《小无量寿经》,简称《小经》,一般认为也是在公元1—2世纪印度贵霜王朝时期流行于犍陀罗地区。最早由后秦鸠摩罗什译为汉文,1卷。阿弥陀为净土宗信仰的佛名号,佛教说他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该经叙述佛在祇树给孤独园对舍利弗等讲论西方极乐世界的庄严。该经字少易背,修行方法简便,在中国流传很广,成为净土宗信仰者每天必读的课本。
梵网经菩萨戒疏
梵网经菩萨戒疏,四卷,唐法铣撰,首题梵网经疏,尾题菩萨戒疏,存上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