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一本

- 姓名:钱一本
- 别名:字国瑞,号启新
- 性别:男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
- 出生日期:1546年
- 逝世日期:1617年
- 民族族群:
钱一本(1546年-1617年),明学者。字国瑞,号启新,学者称启新先生。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授庐陵知县。历任福建道御使、广西巡按。因上疏议论朝政而获罪,削籍为民。遂潜心于六经、周易及程朱理学。筑经正堂以讲学,后与顾宪成、高攀龙主讲于东林书院。针对当时学者喜谈本体,强调本体应通修养方能得到。认为性固然是天生的,但也要通过修养才能见性。就好比一粒谷种,人人都有,但如果不下功夫,不能使之凝聚到发育地位,终究只是个死粒。因而指出:“人无有不才,才无有不善,但尽其才,始能见得本体,不可以石火电光,便作家当也。”(《明儒学案》)主张做学问应从格上起程,如同种树寻根,疏水寻源一样。万物都已俱备,但如果不用心去体认,只能算作无头学问。认为那些专讲定静工夫的学者,只是一群无头脑之人。他说:“仁义礼智,人所固有,只是不曾根之于心,便不生色者,心符故曰生色。今人乍见恻隐之生,但是端不是根,譬如五谷,岂不是美种?谓人无是种不得。然同有是种,不会种,只唤作死粒,不唤作生粒,株守这几粒,一人生育不来,况推之天下国家?”(《黾记》)主张通过教育来启发人们向善的本性,并用心培育,使之巩固。就好比一粒美种,人人都有,但却不易萌芽。即使萌芽后也得要万分保护,才能使之成苗,继而开花结实,有所收获。推而广之。认为学者不能专做自了汉,应以利为宗旨。即“以利为本,小之无以利用出入,大之无以利天下,远之无以利万世。这故亦死粒耳。……一粒化成千百粒,五谷熟,民人育,是为孟子以利为本大旨。”(同上)反对把释家学说与儒学混为一谈,认为“圣学率性,禅学除情。”(同上)表面看来,只是毫厘之差,实际上则是谬之千里。儒学主张育人化人,就像树艺五谷一样,不仅要除去稗草,还要精心培育。而释家则宣扬了妄即真,以为除去稗草,五谷就会成熟。当然没有这个道理。再者,释学坐谈虚空,不事生产,只得向世人乞讨。“以乞率人,廉耻丧尽。是以凡涉足释徒者,廉隅都无可观。”(同上)认为将释学混入儒学,结果必将中毒而不自知。所以,学者应引起警觉。他说:“禅本杀机,故多好为斗口语。儒者每染其毒而不自觉”。(同上)《明史》卷231有传。著作有《像象管见》9卷、《像钞续钞》6卷、《黾记》4卷、《范衍》10卷、《遁世编》14卷。
钱一本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落洼物语
日本古代中篇故事,作者不详。丰子恺译,该篇故事的成书年代不详,一般认为上限为村上天皇(946—967在位)时期,下限为一条天皇(986—1011在位)时期,即10世纪末。共4卷。写中纳言源忠赖的女儿在家里倍受继母的欺凌,被迫住在一间低洼的房间里,因而被称为“落洼姑娘”,故名《落洼物语》,即落洼姑娘的故事。“落洼”在侍女阿漕及阿漕的丈夫带刀的帮助下,落洼结识了道赖少将,躲开了典药助的纠缠,与少将结婚,过上了美满生活。少将开始对源中纳言一家进行种种报复。源忠赖故去后,继母被彻底整垮,并略有悔悟。于是落洼夫妇转而照顾娘家,举家合好。故事的核心思想是劝善惩恶和宣扬贵族家庭的伦理道德。《落洼物语》是日本早期物语日趋成熟时的作品之一。
牧民政要
《牧民政要》收于丛书《宫常政要》中,尚未见有单行本流通。《官常政要》共四个版本,其中两个版本都收有《牧民政要》,一是明崇祯二年(1629)金陵书坊说锦池、讲恵畴刻本,又称“宮常政要二十二种本”;二足明崇祯年间金陵书坊增脩《重刻合并宵常政要全书》本。《宮箴书集成》所收《牧民政要》称“明崇祯金陵书坊成氏刻宫常政要本”,想必为明崇祯二年(1629)金陵书坊唐锦池、唐惠畴刻本。《牧民政要》作者不明,计一卷。全书内容分五大部分:(一)慎捕凡十条:(二)慎打凡三十二条:(三)慎监凡二十二条;(四)慎罚凡十六条:(五)催科法。除第五部分外,其余皆有关捕、打、监、罚等刑罚领域,且都强调“慎”字,“慎”的思想可谓辟穿全书。每部分又包含若干子目,子目下的具体内容大多较短,仅有一两句话的篇幅。
增广贤文
清代以后流行的启蒙书。编著者不详。原名《昔时贤文》,又称《古今贤文》,后来作了进一步的补充,始定今名。清同治年间周希陶按音韵对此书作了重新编排,使之更易诵记。内容大多采自古代典籍和民间谚语,主要是人生和道德格言。由于其通俗易懂、容易记忆而风行全国,几至家喻户晓。“读了《增广》会说话”成了口头禅。书中宣扬封建三纲五常和传统的道德戒条,行为方式以及人生观。宣称“农工与商贾,皆宜敦五伦”,倡导存理灭欲的禁欲主义道德,“人欲从初起处剪除”。要求人们“守分安命”,容忍、谦让,“得忍且忍”,明哲保身,“无益世言休著口,不干己事少当头”。鼓励人们勤劳、节俭、行善止恶。但也批评了一些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如“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等。是一本内容庞杂,良莠并存的通俗道德教科书。
发背对口治诀论
外科著作。不分卷。清谢应材(邃乔)撰于道光二十年(1840年)。书中以口诀形式,记述发背、对口等病的证治经验,便于记忆。后附《谢氏世传外科秘法》及《吴师机扬州存济堂药局膏方》各1卷。现有《三三医书》本及《国医小丛书》单行本等。
太上宣慈助化章
题广成先生杜光庭集。书五卷,为唐五代道士杜光庭编集的正一道上章的章文。卷一收救急解计章和南岳魏夫人生算度厄章,章文内容主要是乞求延命度厄,解除死籍,定上生名。卷二有道士悔谢章、道士解过章、道士迁考章、道士犯箓解谢章、道士远行章、旧事道中绝于法契阔章、断四面口舌章、疾病定气章、道士天地水三官手书箓状章、伏誓从道乞丐一生章、疾困延命章、请命章、疾病丐过请命章、困急日中上请命章、禁魂魄章、疾病却三官死解章。章文的内容主要包括:道士悔过请福禳灾、请命祈恩,道士忏罪保病躯,祈求出门远行保平安;信仰者乞求保安家眷,解除口舌是非,恢复身体健康,忏除罪咎以坚固道心,消除疾病以延年益寿等。卷三录收犬子鬼章、断除非所祭祀鬼神复连章、为疾病分解存亡盟祷咒诅章、生算度厄章。章文内容为请神收捕侵害人的犬子鬼,请天官吏兵除断外姓鬼神和客死之鬼,解除前代今生盟祷咒诅以保佑疾病痊愈,解除种种灾厄以寿命永延。卷四收元皇上品六合生算章,内容为乞求众神解灾度厄,从而防保身命,增年益寿。卷五收三天请命章,内容是请天曹扶衰度厄,增年益寿,追魂拔魄,太医治病,防保身命平安。所上章文针对人生种种问题尤其是生命问题乞求神灵帮助解决,为研究正一道的上章科仪提供了原始材料。收入《道藏》洞玄部表奏类。
满洲实录
清初官修编年体史书。8卷,插图80余幅。用满、蒙、汉3种文字书写。一说成书于后金天聪九年(1635)。内容与《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大致相同,流传的汉文本与《皇清开国方略》基本一致,说明乾隆年间改写过。乾隆四十六年(1781)抄写两部,分藏于北京故宫和沈阳崇谟阁。四十八年又抄一部,藏于热河行宫。今流传的《清实录》本,是沈阳崇谟阁的影印本;1930年辽海通志馆出版的是崇谟阁本的汉文及图的影印,1934年《辽海丛书》附集又据其铅排出版;《国学文库》本据热河行宫本铅印。(日)今西春秋将此书译成日文,题名《满和对译满洲实录》,附有汉文。该书卷1叙长白山是满洲发源的重地,载有布库哩雍顺的传说,努尔哈赤前的世系,及努尔哈赤起兵的早期活动。卷2至卷4,记述努尔哈赤从明万历十三年(1585)至四十四年(1616)统一满洲诸部、创制满文、建立八旗制度及创建后金政权等事迹。卷5至卷8,叙述努尔哈赤从后金天命元年(1616)至天命十一年为巩固后金政权所作的斗争,如天命三年(1618)以“七大恨”誓师伐明,四年萨尔浒之战,六年在辽东实行“计丁授田”制度,十年定都沈阳,十一年攻明宁远城受伤,后因病死于叆鸡堡等。是研究满族开国的重要史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