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一本

钱一本
  • 姓名:钱一本
  • 别名:字国瑞,号启新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
  • 出生日期:1546年
  • 逝世日期:1617年
  • 民族族群:

钱一本(1546年-1617年),明学者。字国瑞,号启新,学者称启新先生。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授庐陵知县。历任福建道御使、广西巡按。因上疏议论朝政而获罪,削籍为民。遂潜心于六经、周易及程朱理学。筑经正堂以讲学,后与顾宪成、高攀龙主讲于东林书院。针对当时学者喜谈本体,强调本体应通修养方能得到。认为性固然是天生的,但也要通过修养才能见性。就好比一粒谷种,人人都有,但如果不下功夫,不能使之凝聚到发育地位,终究只是个死粒。因而指出:“人无有不才,才无有不善,但尽其才,始能见得本体,不可以石火电光,便作家当也。”(《明儒学案》)主张做学问应从格上起程,如同种树寻根,疏水寻源一样。万物都已俱备,但如果不用心去体认,只能算作无头学问。认为那些专讲定静工夫的学者,只是一群无头脑之人。他说:“仁义礼智,人所固有,只是不曾根之于心,便不生色者,心符故曰生色。今人乍见恻隐之生,但是端不是根,譬如五谷,岂不是美种?谓人无是种不得。然同有是种,不会种,只唤作死粒,不唤作生粒,株守这几粒,一人生育不来,况推之天下国家?”(《黾记》)主张通过教育来启发人们向善的本性,并用心培育,使之巩固。就好比一粒美种,人人都有,但却不易萌芽。即使萌芽后也得要万分保护,才能使之成苗,继而开花结实,有所收获。推而广之。认为学者不能专做自了汉,应以利为宗旨。即“以利为本,小之无以利用出入,大之无以利天下,远之无以利万世。这故亦死粒耳。……一粒化成千百粒,五谷熟,民人育,是为孟子以利为本大旨。”(同上)反对把释家学说与儒学混为一谈,认为“圣学率性,禅学除情。”(同上)表面看来,只是毫厘之差,实际上则是谬之千里。儒学主张育人化人,就像树艺五谷一样,不仅要除去稗草,还要精心培育。而释家则宣扬了妄即真,以为除去稗草,五谷就会成熟。当然没有这个道理。再者,释学坐谈虚空,不事生产,只得向世人乞讨。“以乞率人,廉耻丧尽。是以凡涉足释徒者,廉隅都无可观。”(同上)认为将释学混入儒学,结果必将中毒而不自知。所以,学者应引起警觉。他说:“禅本杀机,故多好为斗口语。儒者每染其毒而不自觉”。(同上)《明史》卷231有传。著作有《像象管见》9卷、《像钞续钞》6卷、《黾记》4卷、《范衍》10卷、《遁世编》14卷。

钱一本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芭贝特之宴

芭贝特之宴

《芭贝特之宴》,原书书名是《Babette"s Feast》,丹麦作家卡伦·布里克森(Karen Blixen)的古代社会小说。该部作品被改编成电影,此影片获得1988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故事发生在19世纪的丹麦,两位已经成年的姊妹生活在一个宗教氛围浓厚的村子里,她们甘愿为宗教信仰而放弃世俗情感。后来,她们收容了一位来自法国的女难民芭贝特。芭贝特幸运地获得了法国巨额彩金,为了回报这对好心的姊妹,她特别为她们及村民准备了一场丰富的晚餐,从她来到这个村庄到晚宴的过程中,整个村子开始慢慢改变……

了明篇

了明篇

南宋宋先生述,毛日新编。毛日新序称其遇宋先生,将其亲授诗词编为《了明篇》。序撰于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年)。包括《遇真歌》、《解迷歌》、《和朗然子进道诗三十首》以及词22首。述修炼身中汞铅。论述气功甚简明,如介绍“神气相随”在炼功中的作用时说: “气随神, 神随气, 神气相随, 透入泥丸里。长把金关牢锁闭, 捉得金晶, 暗地添欢喜。下辛勤, 须发志, 十二时中, 莫把工夫弃。阴尽阳全神出体, 功行成时, 名列神仙位。”

黄帝阴符经注

黄帝阴符经注

唐李筌撰。筌在开元(713—741)时官至节度副史、御史中丞,后入山学道,号达观子。《集仙传》云:筌于嵩山石室中得《阴符经》,“读数千遍,竟不晓其义。后于骊山逢老母,乃授微旨,为之作注。”《注》云:“《阴符经》者,黄帝之书。……阴者,暗也;符者,合也。天机合于事机,故曰阴符”。提出“治国之术百数,其要在清净自化;用兵之术百数,其要在奇正权谋”。《道藏》收入《阴符经》注解之书共二十种,以此本为最古。但在张果注本中谓“李筌假托妖巫,妄为注述”,斥其为“不悟”、“昧之至”、“诬道之甚”、“失《阴符》之旨”等。刘师培《读道藏札记》云,李筌注《阴符经》有二种:一称自注,即七家注本;一托之骊山老母所传,即《黄帝阴符经疏》。

二妙集

二妙集

金代诗合集。8卷。段克己、段成己作。段克己、段成己兄弟幼时有才名,金朝礼部尚书赵秉文很赏识2人,称之为“二妙”,故其合编诗集即以“二妙”为名。卷1存五言古诗,计段克己12首,段成己18首;卷2存七言古诗,计段克己6首,段成己5首;卷3存五言律诗,计段克己19首,段成己8首;卷4存七言律诗,计段克己19首,段成己85首;卷5存绝句,计段克己50首,段成己74首;卷6存杂言,计段克己9首,段成己1首;卷7存段克己词19调67首;卷8存段成己词18调63首。《四库全书总目》评《二妙集》:“集凡诗六卷,乐府二卷,大抵骨力坚劲,意致苍凉,值故都倾覆之余,怅怀今昔,流露于不自知。”吴澂在为《二妙集》所写的序中指出:二段有感于兴亡际会,“则陶之达、杜之忧盖兼有之”。《二妙集》编成后,稿本原藏于家,后由段克己之孙献出。现存有《四库全书》本、《九金人集》本等版本。后一种版本尚附有《逸文》1卷。民国时孙德谦所辑《妙集补遗》1卷,编入《金源七家文集补遗》之中。

大乘四斋日

大乘四斋日

大乘四斋日,一卷,佚名,编号二八四九。

出生无边门陀罗尼经

出生无边门陀罗尼经

同名二部:一唐智严译,一卷。一唐不空译,一卷。冠佛说之二字。皆与一向出生菩萨经同本。与出生无边门陀罗尼仪轨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