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南星

- 姓名:赵南星
- 别名:字梦白,号侪鹤
- 性别:男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高邑(今河北高邑)人
- 出生日期:1550年4月19日
- 逝世日期:1628年1月23日
- 民族族群:
赵南星(1550年4月19日—1628年1月23日),明代诗文作家,散曲作家,明官吏,文学家。字梦白,号侪鹤,别号清都散客。高邑(今河北高邑)人。万历进士,历官汝宁道判官,户部主事,吏部考功,文选员外郎,考功郎中,太常少卿,左都御史,吏部尚书。为政清廉,推举贤士,“慨然以整齐天下为己任”,一时如高攀龙、左光斗等忠毅之士皆列于朝,为东林党重要人物。世以他与邹元标、顾宪成比拟为汉末的“三君”,时称“东林三君”。天启中,宦官魏忠贤专权,政治腐败,他与之争,失败后,谪戍代州,卒于戍所。后追谥忠毅。由于他嫉恶如仇,扶正抑邪,以致宦海沉浮,备尝艰辛,对于明代晚期政治腐败、官场黑暗,料若指掌。所以其多数作品忧世疾俗,多磊落不平之气,笔墨酣畅,颇具讽刺之力。正如尤侗所言:“高邑赵侪鹤冢宰,一代正人也。予于梁宗伯处见其所填歌,乃杂取村谣里谚,耍弄打诨,以泄其肮脏不平之气。”
他是一位出色的散曲作家。其散曲的内容主要有两部分:一是表示恋情。如〔锁南枝半插罗江怨〕:“非容易,休当耍!合性命相连怎肘拉,这冤家委实该牵挂。除非是全不贪花,要不贪花,谁更如他;既相逢怎肯干休罢。不瞧他,眼怕睁开;不抓他,手就顽麻。见了他欢欢喜喜无边话,一回家埋怨苍天:怎么来生在烟花,料么他无损英雄价!”二是嘲讽世态。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说:“乡里后生,依附门下,已而奔趋权利,相背负。酒后耳热,戟手唾骂,更为长歌小词廋语,吴歌打枣竿之类,以戏侮之。”如〔一口气〕《有感于梁别驾之事》:“朝入衙门,夜寻红粉,行动之间威凛凛。唬的妓者们似猴存,呼唤一声跑得紧。先儿们,纵然有王孙公子,公子王孙,沥丁拉丁,都不如凭先儿们。”其散曲俚俗而生动、浅易而形象,较富有艺术感染力。
其诗也写得淋漓峻爽,感情较为充沛,如《寄魏懋权时乃兄以言得罪》:“浮云满天地,吾道竟何其。仕路生俱拙,交情死不疑。䴖鴒君有泪,鸟鹊我无枝。昔忆同樽酒,茫茫未可期。”他也善文。为文滔滔莽莽,输写块垒,而起伏顿挫,不能禀合于古法,但雄健磊落,奔轶绝尘。如《废社仓议》、《送雷洲归里序》、《孙清简公墓志铭》等文,皆有这方面的特点。
著有《赵忠毅公集》24卷及《芳茹园乐府》、《味檗斋文集》、《史韵》、《学庸正说》、《笑赞》等。
猜你喜欢的书
易学四同
八卷,明季本著。朱熹《易本义》首列九图,谓:“有天地自然之《易》,有伏羲之《易》,有文王之《易》,有孔子之《易》。四者不同。”季本极反对朱熹此说,故反其义以《四同》为名。主旨以发明杨简之《易》为主,以心学为宗。又据欧阳修说,以《系辞》为经师所传,非孔子所作,故多割裂经文,从吴澄所定之本。将《系辞上》“《易》其至矣乎”句,删“子曰”二字,分属“易简之善配至德”以下;于“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至“拟议以成其变化”九十五字,谓前五十六字为重出,后三十六字当移于第十二章;“鹤鸣在阴”七节与其古本十二章“《易》曰自天佑之”五十一字,与《系辞下》古本第五章合。乾、坤《文言》为一卷,附《系辞》之后。《系辞下》“夫乾确然示人易矣”三节,分为二章;“天地之大德曰生”一节合第十章“将叛者其辞慙”为第三章。此书后附《别录》四卷,其中《图文馀辨》分内、外两篇,内篇辨朱熹九图之误等,外篇杂论术数之数,如《皇极经世》、《易林》、《京房易传》、《火珠林》、《太玄》、《潜虚》、《洪范》九九数、《参同契》皆一一辨之。又有《蓍法别传》二卷,其序称:“发明蓍法本旨者,定为占辨、占例、占戒、占断,合卜筮论为内篇;若象占取应于《易》词之中,物类增分于《易》象之外,及以己意断占有验而非出《易》理之自然者为外篇。”朱彝尊《经义考》载两书各为一卷,疑误二为一。又载《古易辨》一卷,此本无之,可能已脱佚。今存《四库全书》。
锋剑春秋
《锋剑春秋》或谓黄淦撰,约作于嘉庆初期,晚出本改名为《后列国志》、《万仙斗法兴秦传》。由《秦始皇平话》发展而来。书述天运轮回,生杀有定,嬴秦必将一统六国,生灵难免涂炭。孙膑欲报父兄仇,救燕齐民,逆天而行,与王翦、海潮、毛奔对阵,神怪法宝,层出不穷。然最终由三清师长说合,忍痛归山,不涉红尘,免于劫数。此书初看,用语杂沓,不脱话本规模,然生动传神之笔间出。其神魔斗法之描写,远不如《封神演义》,然写孙膑逆天而行,欲挽大厦之将倾,颇具悲剧色彩,反映出人之渺小,生之无奈。在神魔类小说中别具一格。
三梦记
唐代传奇小说。 1卷。白行简撰。现存本最早见于原本《说郛》所收。《五朝小说》、《唐人说荟》、《龙威秘书》、《香艳丛书》、《唐宋传奇集》、《丛书集成初编》、《晋唐小说畅观》、《唐人小说》、《旧小说》都收有本篇。所谓“三梦”,指3个异常之梦的故事:其一为刘幽求远出夜归,途经寺院外,见其妻与十余人在寺中宴饮,掷瓦击之,忽不见。急归家,其妻自述梦中被瓦击醒, 这属于“彼有所梦而此遇之者”。其二为白行简,白居易等某日同游慈恩院,10余日后,收到远在梁州的稹寄来《纪梦诗》,叙其梦中见白氏兄弟游慈恩院、日期完全吻合。这属于“此有所为而彼梦之者。”其为窦质、韦旬一同入秦,宿潼关旅舍。窦梦至华岳祠遇一赵姓女巫请求为他祝神,醒后告知韦旬。次日果在华岳祠见赵姓女巫为之祝神。更奇的是赵巫也事先梦到窦质、韦旬即将来到,也曾告知同辈。这属于“两相通梦者”。接着,便以“行简曰”,议论三梦。全篇记事简明。篇后又有“行简曰”,叙张氏女梦中被召一事,明显超出本篇结构范围,时间又在会昌二年(842),当时自行简已卒多年,显然是后人伪托。三梦中刘幽求的故事较有影响。《河东记》中“独孤遐叔”事、《纂异记》中“张生”事,皆源出于此而稍详。
瑶峰集
乾隆四十二年,已是五十岁的王尔烈邀约家乡诗友十余人重游千山,他在《游千山约》中写到“盘餐唯资果腹,何事珍馐”。出于这样朴实的基调,千山诗会特别成功,王尔烈不仅本人得到了“高山天作帝王州,长白尊居望莫由”的诗句,他还把诗友们的六十几首诗汇成一册《同游千山诗录》,后经著名学者金毓黻苦心搜集,得以传世。《瑶峰集》就是金先生专门为王尔烈所编,并被列入《辽海丛书》之中。
丘隅意见
《丘隅意见》一卷,明乔世宁撰。乔世宁,耀州(今陕西耀县)人,字景叔。嘉靖进士,历官山西按察使等职。本书多载录明朝史事,涉及朝章典制、科贡选举、兵制边防、盐法田赋、茶马贸易、风俗变迁,间有考订经史文字等内容。本书有《百陵学山》本,今据《丛书集成初编》本标点整理。
放光般若经
全称《放光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亦称《放光般若波罗蜜经》、《放光摩诃般若经》、《摩诃般若放光经》、《般若波罗蜜放光经》、《摩诃般若波罗蜜放光经》、《光般若波罗蜜经》、《放光经》等。佛教经典。西晋无罗叉、竺叔兰译。二十卷(或三十卷)。是《大般若经》第二会的异译。述记般若波罗蜜法及其功德,并劝众生修持之。共九十品,始《放光品》,终《嘱累品》,经名盖依初品而立。据《出三藏记集》卷七,本经系三国魏齐王甘露五年(260)由颍川朱士行入于阗抄得梵本九十六章六十万余言,后由弟子弗如檀送回洛阳,至晋惠帝元康元年(291)始由于阗僧无罗叉执梵本,竺叔兰口传,祝太玄、周玄明笔受完成。另有异译本:西晋竺法护译《光赞般若经》十卷、后秦鸠摩罗什译《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二十七卷。本经为历代大藏经所收,敦煌遗书亦有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