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季第一重要人物袁崇焕传

作者:梁启超
明季第一重要人物袁崇焕传

梁启超撰,创作于清光绪三十年(1903 - 1904 年),当时在《新民丛报》上连载。 梁启超作为戊戌维新的首领人物、中国近代史学先驱,其传记著作叙论交合,情知兼备,中西融汇,古今贯通。在该传记中,他以近代学术方法对袁崇焕进行了深入研究,是具有近代学术意义的袁崇焕研究的肇始之作。 在当时,实录、满文老档等大量与清朝开国史有关的资料尚未公开,世人所知袁督师遗稿仅有嘉道间形成、后被伍氏粤雅堂重刊于《岭南遗诗》第五集之《袁督师事迹》,其中仅录袁崇焕遗文 10 篇,遗诗 11 首,且流传未广。而梁启超的这篇传记共分 11 节,依次为发端、袁督师之时代、袁督师之履历及监军时代、袁督师之守宁远、袁督师之初督师、袁督师之和议及宁锦之捷、袁督师之再督师、袁督师之杀毛文龙等,全面且详细地叙述了袁崇焕的一生事迹,包括他的时代背景、个人履历、军事生涯中的重要战役、与朝廷的关系以及最终的命运等,对袁崇焕的评价也较为客观全面,展现了袁崇焕作为明末重要军事将领的卓越才能和复杂的历史处境。 这篇传记的发表,开启了二十世纪对袁崇焕研究的先河,为后世的袁崇焕研究奠定了基础,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它让更多人了解到袁崇焕这位在明清战争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人物,引发了学界和社会对袁崇焕及相关

猜你喜欢的书

乾隆皋兰县志

乾隆皋兰县志

清乾隆年修《皋兰县志》二十卷,共4册,吴鼎新修,黄建中纂。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刻本。该志所述皋兰县,即今日之兰州,位于黄河上中游的西北黄土高原。此志共分20卷:卷一,图,其中主要收录有关星野、疆域、城池、府文庙、县文庙、庆祝宫、城隍庙、贡院、书院、督署、经费局、藩属、皋属、道属、府属、县属、河桥、五泉、莲池等重要地方的详图;卷二,表,下设沿革、职官、贡举三个目录;卷三,星野,其中附有祥异,记载了皋兰县祥瑞和灾难之事;卷四,建置,下设城池、关隘、里堡、附桥津;卷五,疆域,下设山川、水利,附形胜;卷六,官置;卷七,学校,下设典籍、书院、书院存储书籍、社学俱附;卷八,风俗,其中对土特产有详细的记载;卷九,赋税,下设仓库、社仓、赈恤、邮政、茶课等多个目录,并附有窑厂的具体记录;卷十,祠祀;卷十一,武卫,下设营制、量饷、营场、塘汛等目录;卷十二,古迹,记载了皋兰县内古代遗迹,并附有坊士、墓寺观;卷十三,人物,下设名宦目录;卷十四,人物,下设乡贤目录;卷十五,人物,下设列女目录;卷十六,艺文,下设天章目录;卷十七,艺文,下设奏疏目录;卷十八,艺文,下设碑记目录,并附有辩说;卷十九,艺文,下设诗赋目录;卷二十,杂录,其中收录了肃藩表传、流寓、仙释、分据和轶事等。

五木经

五木经

唐李翱撰。一卷。五木,博戏,由樗蒲演变而来。用五木投掷,以决胜负,故名。汉魏至唐盛行。李白《赠别从甥高五》诗:“五木思一掷,如绳系穷猿。”今有《丛书集成》本。

泰泉乡礼

泰泉乡礼

七卷。明黄佐(1490—1566)撰。黄佐字才伯,号泰泉,香山 (今广东中山)人。嘉靖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提拔为少詹事,与大学士复言论河套事不合,弃官归养。学宗程朱,读书广博,为学重博约,博通曲礼、乐律、词章。除著有《泰泉乡礼》外,还有《论学书》、《东廓语录》、《论说》、《乐典》、《泰泉集》。《泰泉乡礼》是黄佐任广西提学佥事休假在家时所著。《泰泉乡礼》首先举出乡礼纲领,以立教明伦敬身为主,其次讲“冠”、“婚”、“丧”、“祭”,然后举出明代可行而与古代不违背的礼、事,以及“乡约”、“乡校”、“乡仓”、“乡社”、“保甲”等民俗,最后以《相见礼》、《投壶礼》、《乡射礼》附之书后。尽管有些散乱,但论述颇切合实际,阐述简明切要,内容详赡,为研究乡礼提供了较为详实的资料。版本有广东祁制军项刊本、钱塘费丙章刊本、清道光辛巳 (1821年) 香山黄氏刊本、道先间芸香堂刊本、光绪二十一年(1895)桂桓书局刊本。

昼帘绪论

昼帘绪论

官箴。南宋胡太初撰。1卷。是书论次县令居官之道,分尽己、临民、事上、寮寀、御吏、听讼、治狱、催科、理财、差役、赈恤、行刑、期限、势利、远嫌等15篇。大旨以洁己清心、爱民勤政为急务,所论皆平近贴切,胪列事例多涉宋代典章,可资证史。作者在《治狱篇》中全面阐述了其治狱思想、原则以及建立健全封建狱政制度的具体主张。作于端平二年(1235),刊于宝祐元年。

十八家诗抄

十八家诗抄

古代诗歌选集。清代曾国藩编选。共28卷。十八家为魏晋南北朝的曹植﹑阮籍﹑陶渊明﹑谢灵运﹑鲍照﹑谢朓六家﹐唐代的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韩愈﹑白居易﹑李商隐﹑杜牧八家﹐宋代的苏轼﹑黄庭坚﹑陆游三家﹐金代元好问一家﹐共选古﹑近体诗6599首﹐有少量评点和校注。

优婆夷堕舍迦经

优婆夷堕舍迦经

全一卷。又称优陂夷堕舍迦经。译者不详。收于大正藏第一册。本经与佛说斋经(支谦译)、八关斋经(沮渠京声译)皆为中阿含卷五十五持斋经之别译。内容为佛陀对优婆夷堕舍迦说斋戒之法及其功德。即于每月六斋日信持八戒,凡一日一夜,其功德远胜于将十六大国之珍宝施与僧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