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效传

作者:袁宏道

石公曰[1]:“天下之狡于趋避者[2],兔也,而猎者得之。乌贼鱼吐墨以自蔽[3],乃为杀身之梯,巧何用哉?夫藏身之计,雀不如燕;谋生之术。鹳不如鸠,古记之矣。作《拙效传》。”OHJ中华典藏网

家有四钝仆[4]:一名冬,一名东,一名戚,一名奎。冬即余仆也。掀鼻削面,蓝眼虬须[5],色若绣铁[6]。尝从余武昌,偶令过邻生处,归失道,往返数十回,见他仆过者,亦不问。时年已四十余。余偶出,见其凄凉四顾,如欲哭者,呼之,大喜过望。性嗜酒,一日家方煮醪[7],冬乞得一盏,适有他役,即忘之案上,为一婢子窃饮尽。煮酒者怜之,与酒如前。冬伛偻突间[8],为薪焰所着,一烘而过,须眉几火。家人大笑,仍与他酒一瓶。冬甚喜,挈瓶沸汤中[9],俟暖即饮,偶为汤所溅,失手堕瓶,竟不得一口,瞠目而出。尝令开门,门枢稍紧[10],极力一推,身随门辟,头颅触地,足过顶上,举家大笑。今年随至燕邸[11],与诸门隶嬉游半载,问其姓名,一无所知。OHJ中华典藏网

东貌亦古,然稍有诙气。少役于伯修[12]。伯修聘继室时,令至城市饼。家去城百里,吉期已迫,约以三日归。日晡不至[13],家严同伯修门外望[14]。至夕,见一荷担从柳堤来者,东也。家严大喜,急引至舍,释担视之,仅得蜜一瓮。问饼何在,东曰:“昨至城,偶见蜜价贱,遂市之;饼价贵,未可市也。”时约以明纳礼,竟不得行。OHJ中华典藏网

戚、奎皆三弟仆。戚尝刈薪[15],跪而缚之,力过绳断,拳及其胸,闷绝仆地,半日始苏。奎貌若野獐,年三十,尚未冠[16],发后攒作一纽,如大绳状。弟与钱市帽,奎忘其纽,及归,束发如帽,眼鼻俱入帽中,骇叹竟日。一日至比舍[17],犬逐之,即张空拳相角,如与人交艺者,竟啮其指[18]。其痴绝皆此类。OHJ中华典藏网

然余家狡狯之仆,往往得过,独四拙颇能守法。其狡狯者,相继逐去,资身无策[19],多不过一二年,不免冻馁。而四拙以无过,坐而衣食,主者谅其无他,计口而受之粟[20],唯恐其失所也。噫,亦足以见拙者之效矣。OHJ中华典藏网

注释:OHJ中华典藏网

[1]石公:作者自号石公。[2]趋避:快走,逃避。[3]乌贼鱼:也称墨鱼或墨斗鱼。[4]钝:迟钝、愚笨。[5]虬须:卷曲的胡子。[6]绣:疑当作“锈”字。[7]醪(liáo):浊酒。[8]伛(yǔ)偻(lǚ):腰背弯曲。突:烟囱。这里指灶火。[9]挈(qè):提。[10]门枢:门上的转轴。[11]燕:北京。邸:官邸。[12]伯修:袁宏道的哥哥袁宗道,字伯修。[13]晡(bū):申时,下午三点至五点。[14]家严:父亲。[15]刈(yì)薪:割柴。[16]冠(guàn):古代男子二十要行成人礼。结发戴冠。[17]比舍:隔壁邻居。[18]啮(niè):(动物)用牙咬。[19]资身:养活自己。[20]粟:这里泛指口粮。OHJ中华典藏网

袁宏道(1568—1610),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湖广公安(今属湖北)人。万历二十年(1592)中进士。先后任过吴县知县、顺天府教授、国子监助教和礼部主事、吏部郎官等职。一生多次漫游各地名胜,写作了90余篇游记文,大都文笔隽秀,富有情趣。OHJ中华典藏网

他与兄宗道、弟中道号称“三袁”,被称为“公安派”的代表人物,在明代文坛占有重要地位。他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主张,要求诗文创作必须“从自己胸臆流出”,反对复古模拟。其散文清新活泼,不拘一格,自成一家。着作今有《袁宏道集笺校》,钱伯城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出版。OHJ中华典藏网

本文选自《袁宏道集笺校》卷十九,是作者万历二十七年(1599)至二十八年在北京时所作。作者以漫画的笔法、具体的事例,生动地描写了家中四位仆人。他们同样拙笨可笑,却同中有异,各具神态。作者在开篇和结尾处点明了文章的用意:巧之用与拙之效是相对而言的。巧者有时会引来不幸;而拙者也会有所得。作者借《拙效传》,表达了对为人处世之道的深沉感慨,文笔诙谐有趣,又耐人寻味。OHJ中华典藏网

推荐作家

张衡

张衡

张衡(78年—139年),东汉著名辞赋家、文学家、科学家。《后汉书》有传。字平子。南阳郡西鄂(今河南南阳县)人。少时即善属文,西游三辅,作《温泉赋》;东入洛阳,观太学,问学于经学大师贾逵,遂通《五经》、六艺。永元(89—1

孔子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襄公二十二年(一说二十一年)十月庚子日(前551年9月28日)出生于鲁国昌平乡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其远祖

司马迁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成)人。十岁时,随父司马谈到长安,开始研读古代文献,并就学于董仲舒、孔安国。二十岁自长安出发,历经长江、湘江、沅江

孔颖达

孔颖达

孔颖达(574年—648年)唐代经学家。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颖达博通儒家经典,与北魏名儒刘焯同学,在北朝以教授为业。隋炀帝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入唐,秦王李世民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擢国子

余象斗

余象斗

余象斗(约1560 -1637) 名文台,字象斗,号仰止子、仰止山人、三台山人、三台馆主人,别名世腾、象乌、宗下、云登父、子高父等福建建阳人,明末著名书坊主、小说家。他生逢明末建阳刻书鼎盛时期,仅余氏一族就有三十余家书坊,同

公羊高

公羊高

公羊高,战国时期齐国人。相传是孔子学生子夏的弟子。汉代今文经学的重要先驱者。以治《春秋》闻名于世。旧题《春秋公羊传》(亦称《公羊春秋》或《公羊传》)为其所作。据唐代徐彦《公羊传疏》说:“戴宏《序》云:"子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