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宏道

- 姓名:袁宏道
- 别名:字中郎,号石公
- 性别:男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公安(今属湖北)人
- 出生日期:1568年12月23日
- 逝世日期:1610年10月20日
- 民族族群:
袁宏道(1568年12月23日─1610年10月20日)明代诗文作家。字中郎,号石公。公安(今属湖北)人。自幼读书广泛,“知程墨之外大有书帙,科名之外大有学问”。十五六岁时,所为诗文,“有声里中”。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万历二十二年,选为吴县令。在任上,“清额外之征凡巨万,吴民大悦”。两年后解官而去,遍游江南名胜。游览后客居扬州。万历二十六年,再次入京,授顺天教授,后补礼部仪制司主事,与在京文人结社城西,名曰葡桃社。万历二十八年八月,返回故里,选城南一片低洼地,筑堤种柳,卜居于此,题名“柳浪湖”。这期间,除作过庐山、桃源之游外,一直在这里过着较为悠闲的参禅吟诗的生活。万历三十四年,入京补仪曹主事。曹务清闲,曾编写过《公安县志》。未几又辞官归里。万历三十六年再入京,擢吏部主事,寻移考功员外郎。奏立“岁终考察群吏法”。万历三十七年,迁稽勋郎中,赴秦中典试。借此机会,漫游了华、嵩二山。万历三十八年,事毕后请假,与中道同归故里,不久,移居沙市。九月,病卒。他的著作,登第前有《敝箧集》,令吴县时有《锦帆集》,游吴越山水时有《解脱集》,客居扬州时有《广陵集》,任礼部仪制司主事时有《瓶花斋集》,居柳浪时有《潇碧堂集》,再补仪曹时有《破砚斋集》,典试秦中有《华嵩游草》等,后合为《袁宏道全集》。
他反对诗文模拟古人:“秦汉而学《六经》,岂复有秦汉之文?盛唐而学汉魏,岂复有盛唐之诗?唯夫代有升降,而法不相沿,各极其变,各穷其趣,所以可贵,原不可以优劣论也。”(《叙小修诗》)提倡诗文要“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中流出,不肯下笔”(同上)。他“扫时文之陋习,为末季之先驱,辨欧韩之极冤,捣钝贼之巢穴”,是反摹拟文风的一员干将。
其诗文创作颇有个性特色。其文取材广泛,富有生活情趣。有直抒胸臆的尺牍,有记述风俗人情的《畜促织》、《时尚》等,有刻划人物的传记,有南北山水游记。一些论说文,也写得不死板。其文往往笔挟感情,如《丘长孺》尺牍,倾吐作县令的满腹牢骚,仿佛真是到了“几不知有昏朝寒暑”的程度。其《观第五泄记》、《晚游六桥待月记》等游记,字里行间都跳荡作者的主观情思,正如其好友江进之所评:“近代文纪游之作,无虑千数,大抵叙述山川云水亭榭草木古迹而已,若志乘然。中郎所叙佳山水,并其喜怒动静之性,无不描画如生。他人貌皮肤,君貌神情。”(《解脱集序》二)其文笔调清新秀逸,表现力甚强。如:“湖上田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晚游六桥待月记》)形容西湖盛况,犹如身临其境,颇见工力。
其诗能“变板重为轻巧,变粉饰为本色”,使人耳目一新,其特点有三:1、尚兴趣,如《别石篑》其五:“学道不学禅,谈星不谈义,爱曲不爱音,读书不读字。人天收不得,贤智亦为祟。不知何因缘,偏得同臭味。每笑儒生禅,颠倒若狂醉。除却袁中郎,天下尽儿戏。”2、尚自然。如《虎丘》:“一片千人石,莹晶若有神。剑光销不尽,留与醉花人。”3、尚清新。如《嘉兴道中》:“弥野桑成市,排溪柳作衙。菜香齐吐甲,树暖欲蒸花。天色滑如卵,江容润似纱。酒帘青带上,三五聚村家。”尽管其诗有不少浅俚之作,但他不事摹拟,自成一格,对模拟诗风是一股很大的冲击力量。
猜你喜欢的书
货币、信用与商业
该书共分四编。第一编从货币的定义、职能与购买力的计量等方面对货币问题进行了论述,并对现金余额说作了初步的概述。第二编从国内信用与国际信用紧密联系出发,并作为国际贸易思想的准备,沦述了信用体系、银行理论和交易所理论。第三编用很大的篇幅讲国际贸易问题,对运输工具、贸易历史、国际贸易的一般特征和国际汇兑、关税等问题都作了详细的分析。第四编分析了技术发展对就业的影响以及金融市场与工商业波动的关系。书中还用了几个附录的旧线、数学方法对以上货币、国际贸易各方面问题作了进一步分析和补充说明。
小偷日记
《小偷日记》名为日记,只是托名而已,它以自述体记录的主要是热内1932年到1940年间的经历。而1936年到1937年穿行欧洲8500公里的流浪生活构成主体。小偷日记是以第一人称展开叙述的.小说更多的是对自己心理感受的描写和对灵魂的解剖:我一出生便被母亲遗弃在公共救济院,我的父亲一直是一个谜。直到21岁,我才拿到了一张出生证。我横下心来当小偷.很难确定是在我人生的哪一个时刻。总之有一段时间我以偷盗为生,或者出卖色相——我是一名地道的同性恋者。从梅特勒轻罪教养所逃出来之后,为了领取入伍补助,我与军队签订了5年的服役合同,然而没过几天,我就偷了军官的行李箱开了小差。
太上长生延寿集福德经
太上长生延寿集福德经,撰人不详。似出于唐宋间。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经文乃元始天尊为长生护福神王讲说,篇幅较短。内称众生归依大道,应先行三清静:「第一身清静,第二心清静,第三口清静」。然后可修三洞上法。并于三元、五腊、八节、四时、本命生辰日诵念「长生延寿咒」、「集福德咒」,即可神魂洞彻,外散鬼魔,福德日积,世世安乐,经中有咒颂。
燕山外史
章回小说。清陈球著。八卷。是 书以明代冯梦祯《窦生传》为素材敷演而成。书 叙明永乐间燕人窦绳祖游学嘉兴,恋贫女李爱 姑,爱姑感其情,以身相许。不久,窦为其父所 迫与临淄宦族联姻,遂一去不返。爱姑被金陵 盐商所骗,辗转沦落青楼,幸侠士马遴相助,得 归窦生。然窦妻甚妒,对爱姑百般凌辱,窦生不 能堪,携之乘夜出逃,遇乱离散。窦生归里,财 产已空,妻厌贫求去,不久爱姑亦归。窦生及 第,官至山东巡抚。爱姑生一子,寻觅乳母,竟 为前妻,窦仍优容之。后窦生偕爱姑尸解仙去。 全书通篇用骈俪文体,独树一帜,文字简奥,情 节曲折,然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谓其“语必四 六,随处拘牵,状物叙情,俱失生气”。约成书于 嘉庆四年(1799),初刻约在嘉庆十六年。另有 光绪初傅声谷注释本、光绪五年(1879)上海广 益书局傅注石印本、光绪十二年重刊本(以上 作八卷)、光绪三十二年上海江左书局石印本、 民国三年(1914)醉经堂书庄石印本(以上作二 卷)、民国十九年上海新文化书社铅印本、民国 二十年上海大中书局傅注铅印本(以上作四 卷)。近有1987年春风文艺出版社排印本。
元洁莹禅师语录
十卷。清·智祥编。收在《嘉兴藏》(新文丰版)第三十九册。本语录分十卷,卷一至卷五辑录元洁净莹住各禅寺之上堂法语。卷六为示众、小参。卷七为普说、垂语、代语、机缘。卷八为拈古、颂古。卷九为代古、示语、佛事。卷十为像赞。卷末附有《行状》及《塔铭》。
穰麌梨童女经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佛在祇园,为苾刍说香醉山童女,所宣陀罗尼,能治世间一切诸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