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的书

康熙永定县志

康熙永定县志

康熙三十六年丁丑增补 ,十卷,卷一(缺) ,卷二 封 域 志 ,卷三 营 建 志 ,卷四 学 校 志 ,卷五 赋 役 志 ,卷六 秩 官 志 ,卷七 选 举 志 ,卷八 人 文 志 ,卷九 兵 制 志 ,卷十 续 增 。

星阁史论

星阁史论

一卷,清赵青藜撰。 “星阁”是赵青藜的号。是书是作者的史论著作。共由14篇论文组成,涉及上至秦汉,下迄明代的政治、人物等。“项羽本纪书法论”论述《史记·项羽本纪》的写作意图,不在于“伸项以绌刘(邦)”,而在于“援楚以利秦”;“治不复三代论”认为封建井田之不复,不应该归咎于汉文帝、汉高祖,实际上是势使之然;“武侯论”认为诸葛亮为政体恤民力,卒得成功; “费祎论”认为蜀汉之亡,亡于费祎,黄皓等人不足责;“唐论”说明唐亡不在于建立藩镇,而在于宦官; “宋论”论述宋代诸小人的亡国; “于谦论”认为于谦在“夺门之变”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此外还有“徐勣论”、“汉王允唐五王合论”, “蜀汉后帝论”、 “先帝不取荆州论”, “灌婴论”等。全书议论,观点新颖,有理有据,对历史发展的某些线索作了一定的探讨。

天史

天史

史籍。清初丁耀亢撰。十卷。丁耀亢,字西生,号野鹤,诸城人。岁贡。历任容城教谕、惠安知县等职。此书系作者取历代书籍中有关“吉凶由人事”之类编纂而成。书成后,有钟羽正为之作序。旧列入史部杂史类。另著有《出劫纪略》、《续金瓶梅》等书。《天史》取材于《左传》、《史记》、《汉书》、《纲目》、二十一史,记载了战国至宋代195件历史事实,是丁耀亢于明崇祯六年完成的一部野史著作。

续明纪事本末

续明纪事本末

清倪在田撰。十八卷。倪在田,字子新,又字田甫,号苕村,江都(今江苏江都县)人。诸生,留心南明史事,著有《扬州御寇录》等。《续明纪事本末》,为《明史纪事本末》续编,体例悉同。对史料广泛搜求、详实考证。记载南明历史的纪事本末体史书。认为福王政权秕政颇多,故以兵事为纲,详于浙,略于闽。永历政权所据地区,湖南北、广东西、四川、黔滇各为一卷,叙其事实。仿《江南义师始末》例,集南渡抗清者史实,题为《东南殉节》。对李定国抗清事迹也记述较详。

淮南子译文

淮南子译文

道家哲学名著。因其为西汉淮南王刘安主持编撰,故名。《淮南子》与《吕氏春秋》一样,不是个人论著,而是集体编撰的著作。据《汉书·淮南王传》,淮南王刘安好读书鼓琴,善为文辞,不喜弋猎狗马驰骋,曾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作《内书》二十一篇,《外书》甚众。据《汉书·艺文志》著录:“《淮南内》二十一篇”,“《淮南外》三十三篇”。注:“《内篇》论道,《外篇》杂说。”今本《淮南子》就是《内书》二十一篇。这部书称为《淮南鸿烈》,“鸿”为大,“烈”为明,意为此书包括广大而光明的道理。《淮南子》一书体系非常庞杂,大抵以道家思想为主,杂糅儒法阴阳诸家,故《汉书·艺文志》将其列在“杂家”,而“道藏”又将其作为道家著作收入。《淮南子》的哲学思想不是几句话能概括的,其中谈到过许多哲学话题,如“道”、“气”、“阴阳”、“太一”等,也谈到许多其它的问题,如古代的神话传说和四时月令等,可以说是一部包罗万象、网罗古今的大书。此为淮南子原文+译文。

贤首五教断证三觉拣滥图

贤首五教断证三觉拣滥图

清续法集,门人严指校。一卷。是华严宗教义的图解书。书前有序,后有注解。“五教”指小、始、终、顿、圆的判教;“断证”指消除“执障”,证悟“法界”;“三觉”指“本觉”、“妙觉”、“圆觉”。认为“此三觉五位能判教相之权实也”。又认为此图表为“略示梗概”,如欲进一步理解华严教义,需阅读《贤首五教义》等书。清康熙九年(1670)曾将此图竖行抄录,康熙二十年(1681)又将此图横行抄录。认为学者通过横竖不同次序阅读,既可“作迷本逐末看”,又可“作返妄归真看”,从而见“其行布中而实圆融无碍焉”。见载于日本《卐字续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