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豹图

作者:佚名
天豹图

清代白话长篇英雄传奇小说。又名《英雄奇缘传》、 《剑侠飞仙传》,十二卷四十回。不著撰人,作者不详。存清嘉庆十九年(1814)韦胜书坊刊本,首嘉庆甲戌(1814)张氏序,十二卷四十回。又民国二年萃英书局石印小本,书题“绣像剑侠飞仙天豹图”,六卷四十回,无张某序,有人物绣像四页。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著录有英秀堂刊小本,首道光丙戌(1826)张某序,为郑振铎旧藏。书叙明成化年间扬州府江都县一官宦子弟花子能,其父花锦章,官居当朝宰相,二叔花锦文、三叔花锦龙、四叔花锦凤亦皆当朝权贵。

章节列表

升序↑

猜你喜欢的书

禹域鸿爪

本书收录内藤湖南写作的七种中国游记,其中《绪言》《禹域鸿爪》《鸿爪记余》三部分曾收入《燕山楚水》一书翻译引进,此次是新译;《己亥鸿爪纪略》《禹域鸿爪后记》《游清杂信》《游清记别记·京津访问记》《中国观察记》等则之前未收入中译本的游记集中;此外,书末还附录了著名日本汉学家桑原武夫的《湖南先生所嫌厌的》,从侧面反映内藤湖南的个人爱好和文化取向。这些文字为了解清末民初中国的社会生活、中日交往情况、日本对华策略等,提供了更多可供研究和探讨的材料。

五字鉴

《五字鉴》是一部几百年来流传较广的蒙学读物,原名为《鉴略》,李廷机根据我国古史资料所写。此书大略是以五言诗句韵文的形式,按时代顺序将我国上自远古传说,下至元明的社会历史,进行了简单扼要的总述和概括。所以,可以说这是一部专述我国社会政治历史发展的蒙学读物。 全书仅万余字,行文言简意赅,叙事条理分明,赢得了旧时读书人的喜爱,并成为蒙馆中与《三字经》、《增广贤文》、《幼学琼林》并列的蒙学读物,且被称之为《五字鉴》。

悟真篇注疏

道家著作。3卷。宋·张伯端撰,翁葆光注,元·戴起宗疏。伯端一名用成,字平叙,天台(今浙江临海)人。自云熙宁中游蜀,遇异人传授丹诀。世俗传以为仙。是书专明金丹之要,道家将其与魏伯阳《周易参同契》并推为正宗。书中多有阐发《参同契》旨意者。初时儒家罕有传授,至乾道中(1165—1173)翁葆光始析为三篇,作注以申释其义。又附以《悟真直指详说》一卷。至元顺至间(1300—1332),戴起宗访得旧本,重加订正,复为疏以发明之。据其书而论,则所云假真阴真阳之二物,夺天地之一气,以为丹饵,归于丹田气海之中,以御一身。后天地之气,则一身之气翕然归之,若众星之拱北辰,此为丹经之一种。据《四库全书总目》。

历代甲子考

明末清初黄宗羲撰。一卷。前有序,即《答朱康流论历代甲子书》,说明历代甲子,自鲁隐公元年己未(前722)以下,载籍皆可考据,无有异同;自隐公以上,其说不能归一,《汉志》与《史记》不同。黄道周主《史记》之说,宗羲以其与《尚书》不合,谓当从班氏以武王克商为己卯岁,历引《尚书》及《竹书纪年》作证。经其推定,共列七十三个甲子,第一甲子为黄帝元年,第七十三甲子为明天启四年(1624)。

五代史纂误

北宋史学家吴缜著,原书5卷。原名《五代史记纂误》,是一部专门考据《新五代史》疏漏的著作,对研究《新五代史》具有重要作用。但这部著作从出世伊始就命运多舛,其作者吴缜被众人攻击创作动机不纯,故因人废书,流传不广,以致近乎失传,到清乾隆时才从《永乐大典》中重新辑佚出来,但《五代史纂误》原书已不可见,遗失近半。《郡斋读书志》:《五代史纂误》五卷,皇朝吴缜撰。凡二百余事,皆欧阳永叔《新五代史》抵牾舛讹也。按《通鉴考异》证欧阳史差误,如庄宗还三矢之类甚众。今此书皆不及之,特证其事之脱错而已。又善本未必皆然。

兜沙经

全一卷。后汉支娄迦谶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册。其内容相当于华严经中如来名号品与光明觉品之部分。玄应音义卷八谓,兜沙经,意译为行业经。玄应音义八曰:‘兜沙经,此译云行业经。’华严经如来名号品之少分及光明觉品之少分也。兜沙之梵语未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