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与社会

作者:韦伯
经济与社会

德国社会学家M.韦伯的一部重要著作。全书两卷,1921~1922年出版。英文译本由多位韦伯研究专家合作翻译,并加有长篇导言和注释,于1968年出版。韦伯在书中全面而系统地表述了他的社会学观点和对现代文明本质的见解。第一部分对社会学的定义、对象、方法以及一些最基本的范畴和概念作了详细阐释,统称为社会学的基础。然后分别又互有交叉地阐发了他的经济社会学、法律社会学、政治社会学和宗教社会学思想。韦伯在书中广泛地援引世界历史资料,把发生在不同时代、不同文明和不同社会中的经济形式、法律形式、统治形式和宗教形式纳入他独特的概念体系,分门别类地作出类型化比较研究和系统化因果分析。他以现代西方社会为立足点,通过对古今东西方各种文明的比较,着力突出以理性化为方向的现代西方文明的本质和特征。书中对经济、政治、法律和宗教的社会行动和社会制度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分析,试图对社会行动的结构进行阐释。这一尝试在某些细节、方法和结论上曾引起争议。作者把社会学基本概念、范畴和抽象理论与对世界历史的具体理解和解释密切结合起来的追求,以及他在社会科学诸领域的渊博知识和敏锐的洞察力,得到各国学术界的一致肯定。

猜你喜欢的书

七个被绞死的人

七个被绞死的人

《七个被绞死的人》是俄国作家安德烈耶夫的小说集,精选作者不同创作时期的11篇极具代表性的作品,包括名篇《红笑》《七个被绞死的人》《墙》等。 安德烈耶夫的小说杂糅多种艺术风格,笔触深入广袤的社会现实内里,在对人物内心和外部环境的冷峻描写中,蕴藏着深刻的哲理,流动着纤细的诗 意。安德烈耶夫笔下刻画的人物多为社会边缘人和浮世畸零人,故事罕见、离奇;其叙述风格在俄国作家中也独树一帜,呈现为一贯的紧凑、细腻、迷离,笔墨浓重,直指人心。生活的梦魇、人生的荒诞、天性的孤绝,以及纠缠于其思想里的许多该死的问题,促使安德烈耶夫始终探求无意义中的意义。

毘陵集

毘陵集

诗文别集。宋张守著。十五卷。是集《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为五十卷。原集久佚,清修《四库全书》,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搜集编缀,厘为十五卷。现存《永乐大典》录《毘陵集》四十八条,馆臣漏辑十四条,见栾贵明《四库辑本别集拾遗》。除《四库全书》本外,有《武英殿聚珍版书》(十六卷)本、《常州先哲遗书》(十六卷、补遗一卷、附录一卷)本、《丛书集成初编》(十六卷、拾遗一卷)本等。

安雅堂集

安雅堂集

元代诗文别集。13卷。陈旅撰。《四库全书》曾据两淮马裕家藏本编入别集类。本集别题《陈众仲文集》。《安雅堂集》的主要版本有明祁氏澹生堂抄本及数种清抄本,传本比较少见。本集卷首有元至正九年(1349)张翥序,至正十一年林泉生序。卷1为赋、辞等及五七言绝句,卷2为五七言律诗,卷3为五七言古诗,卷4—6为序,卷7—9为记,卷10为碑,卷11为碣、墓铭,卷12为墓志铭,卷13为杂文。卷末有明人杨士奇跋等文字。据《元史》本传,陈旅有集14卷。但本集及明入焦竑的《国史经籍志》都作13卷。今存《安雅堂集》13卷系陈旅之子所编,首刊于元末,是流传有绪的善本。陈旅的诗文颇得虞集赏识,《元史》本传说:虞集见到陈旅的文章,“慨然叹曰:‘此所谓我老将休,付子斯文者矣。’即延至馆中,朝夕以道义学问相讲习,自谓得旅之助为多。”这一点,也为张翥的《安雅堂集序》所证实。从实际的文学成就与影响而言,陈旅是无法与虞集比肩的。

太上黄庭内景玉经

太上黄庭内景玉经

道书。《黄庭内景经》注本之一。三卷。吕洞宾等诸真合著。卷首有东华帝君、钟离权、苏普彻之序。苏序云:“恭恳八洞轮注秘典表奏太清,荷蒙恩允,特敕吕真人主席陪从诸真错综宣注,其奥旨未易明晰者,则另延各真以阐发之,更召余为参总,传五日校阅一次,方信黄庭之有托也,因会吕真人暨众真相述其意。”可知本书为乩笔托名之作。本书按《黄庭内景经》三十六章顺序依次作注,注文之中分别标有吕洞宾等八仙及其他真人名号。全书以修养之道作注。阐述头面四肢脏腑诸神之情形,教人导引呼吸之法,以求寿世长生。卷末附有李白跋语及广化子附记修真口诀。本书曾刊入《重刊道藏辑要》尾集。今编入《藏外道书》第十册“摄养类”。

太上黄箓斋仪

太上黄箓斋仪

太上黄箓斋仪,唐末五代道士杜光庭编集删定,书成于唐昭宗大顺二年(891)。原书五十八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威仪类。按黄箓斋乃道教灵宝六斋之一,主要用于为人拔度九祖罪根,拯济幽灵,谢罪祈恩,禳灾致福。自南朝陆修静撰集黄箓斋仪之后,六朝隋唐道士常修此斋。本书即唐末杜光庭编集删改前代各类黄箓斋仪而成,共收入斋仪五十八种。全书可分为四部分:卷一至卷九为黄箓斋第一、二、三日早午晚三朝行道仪, 卷十至四十汇集各种专门斋法之三时行道仪,分别用于太子降诞、特敕为臣下消灾、人臣为国消灾、安宅、忏禳疾病、三元行道、普度幽魂、迁拔、解考等斋事, 卷四一至四八为各种忏悔科仪,如士庶消灾方忏、安宅行道忏、荷恩感瑞忏、人臣为国忏、解考忏等等; 卷四九至五八为各种黄箓斋醮杂仪,如言功拜表、散坛设醮、转经、投璧等等。以上各种斋仪之行仪节次及所用祝文咒赞等多大同小异。其通行之仪式节次有唱赞、诵咒、上香、散景、礼师存念、鸣法鼓、启请、称法位、读词、礼方、步虚旋绕、发赞等等。所用咒符祝赞等仪文,皆引自灵宝诸经。

闲燕常谈

闲燕常谈

南宋董弅撰。书名据《直斋书录解题》所说,系“取士相与谈仁义于闲燕之义”。三卷,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有抄本,未见。《历代小史》本仅一卷,存二十一则,所记皆宋代朝野杂事,部分内容系据他书转引,但多数则出作者自撰。所录有王安石、杜衍、薛昂、吕大防等人轶事。是书记两宋士大夫遗闻轶事,凡21条,可资补史。收入《历代小史》,《丛书集成初编》据以影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