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话

  • 古今滑稽联话

    古今滑稽联话

    《作者:范左青范左青著,琴石山人校,1册。民国十八年(1929)上海会文堂书局初版,排印本,至民国二十二年(1933)已出16版。诗词联对,文章小道,余自幼喜之特甚。忆龆时夏日纳凉,有族长口述古人巧对数则,余喜而笔之,族长嘉之,乃为更诵谐联数则以去,是为余搜集韵语之嚆矢。厥后有闻见辄录之,其途渐广,兑凡有兴趣之诗词杂文无不辑孴,名其册曰《珊瑚网》。十余年来积卷盈尺。枕中之秘,固未尝示人也。家贫,连年奔走,衣食卒卒,无须臾之隙可以整比公世。至客岁,始编诗词一部分,题名《古今滑稽诗话》

  • 楹联丛话全编

    楹联丛话全编

    《作者:梁章钜《楹联丛话全编》是“联话”体的创始人梁章钜父子所作全部联话的合集。包括以下四部分:<br/><br /> 第一部分,包括《楹联丛话》十二卷、《楹联续话》四卷、《楹联三话》二卷,均为清梁 章钜编;《楹联四话》六卷,是梁章钜的第三子梁恭辰所编。第二部分,包括《巧对录》八卷,梁章钜编;《巧对续录》二卷,梁恭辰编。第三部分,包括梁章钜《归田琐记》第六卷中收入的《楹联剩话》,《浪迹丛谈》第七卷中收入的《巧对补录》。第四部分,包括梁章钜《浪迹丛书》并其“续谈”“三谈”中的散见联话材料。

猜你喜欢的书

艺林汇考

艺林汇考

二十四卷,清沈自南撰。他采集各种书籍中考证事物名称的资料,分类编撰而成。分为五篇,每篇下有子目。栋宇篇十目:宫殿府署、亭台、门屏、庙室、寺观、宅舍、庑序、梁棚、沟涂;服饰篇八目:冠帻、簪髻、装饰、袍衫、佩带、裈袴、履舄、缯布;饮食篇六目:饔膳、羹豉、粉饎、炰脍、酒醴、茶名;称号篇十一目:宫掖、宗党、戚属、尊长、朋从、卒伍、编户、仆妾、巫优、诨名、道释;植物篇仅存琼花一目。共三十六目。《栋宇》等前四篇都有作者题词,所论颇为精赅,唯《植物篇》独无,可能是尚未完帙。所引证资料注明出处,甚为翔实。对于研究古代名物制度有较高的参考价值。版本主要有清康熙二年(1662)吴江沈氏刻本、乾隆十六年(1571)重刻本、《四库全书》本、1998年上海书店影印本。

伤科方书

伤科方书

伤科著作。清江考卿撰。一卷。考卿字国兴,清华(今江西婺源)人。擅治跌打损伤,常有奇验,名著于时,并将其经验汇编成帙。约一万一千字。有断死证秘诀、秘授不治方法、受伤治法、通用方、秘传方五部分。以七言歌诀概述死证之候;列述妇人伤乳等十九种不治之证;载脑受伤、顶门伤等二十种伤科治法及三十六大穴受伤治法。有解肌汤、黑神散等约七十首方剂。论证较精,方皆实用,对骨伤科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有《珍本医书集成》本,一九五八年上海科学技术卫生出版社铅印本。

山雨

山雨

长篇小说。王统照著。写于1932年12月。1933年9月由上海开明书店初版。1955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重版。它是作者的代表作。作品的问世,标志着作家在现实主义创作道路上的新发展,正如作者在1949年4月将初版诗集《这时代》赠给友人郑爱居时,在书的扇页上明确说明:“民国廿年时东北已为日人所据余之山雨长篇亦成,中国从此变局余之思想遂经移易凡有写作不请事空念与少年期回异”。小说以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山东农村为背景,以主人公奚大有的性格发展为主线,采用现实主义的白描手法,记叙了原有不足十亩地的自耕农奚大有一家,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和封建势力的层层盘剥,其父奚二叔被逼卖地,含恨而死;奚大有率众反击,也身负重伤,不久又被抓兵差,逃回家又正遇饿兵强占村庄,饿兵“恰是一大群乞丐”,将全村所有的衣物吃食抡劫一空。最后,奚大有狠心卖光了剩下的一亩地,举家逃到T岛靠拉洋车度日,并开始觉醒。小说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把旧社会的苛捐杂税、连年的军阀混战和天灾匪祸的描写与拉夫、筑路、饿兵强占村庄等情节有机地交织在一起,形象地展示了一幅灾祸横至、大难迭起的动乱局面,揭示出三十年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深刻地反映了在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势力的压榨下,“北方农村崩溃的几种原因与现象,以及农民的自觉。”(王统照《<山雨>跋》)暗示出“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社会发展趋向。因此,作品问世后,引起了文坛的注目,茅盾给予作品以很高的评价:“长篇小说《山雨》,在目前这文坛上是一部应当引人注意的著作。全书大半部的北方农村描写是应当赞美的。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看见第二部这样坚实的农村小说,这不是想象的概念的作品,这是血淋淋的生活记录。”(东方未明《王统照的<山雨>》)

冥祥记

冥祥记

古小说。南朝人王琰撰。辑佚书,不分卷。琰约生于宋孝建元年(454),卒于梁天监、普通间(502—527)。仕齐为太子舍人,仕梁为吴兴令。据自序说幼年居交阯(今越南河内),从贤法师受五戒,后还都,云游各地。此书撰成于梁初,系感于观世音金像显验而著。《隋书·经籍志》史部杂传类著录,十卷。《旧唐志》同,《新唐志》人小说家类。唐前释家书多有记载。此书宋以后史志皆不见载,疑其亡于宋。遗文存《法苑珠林》、《太平御览》、《太平广记》诸类书中, 《说郛》、《古今说部丛书》各有辑佚本,一卷。鲁迅《古小说钩沉》辑一百三十一条及自序一篇,绝大部分取自《法苑珠林》,其中有记隋及唐人事,当系后人窜易,非王琰原作。

净土宗要集

净土宗要集

三卷。显意撰。西山深草派祖立信门下然空(1236—1282)在弘安四年(一二八一)西山往生院总结的论题,然空逝世后的同七年同门的显意给予了回答。将净土宗义分为机(卷上)、行(卷中)、身土、杂(卷下)四个领域,分为大纲四八条和细目四三二条,共计480条。与圣光·良忠的同名书区别开来,被称为《西山宗要》。有贞享三年(一六八六)版、明治一一年(一八七八)版。

大乘法界无差别论疏领要钞科

大乘法界无差别论疏领要钞科

大乘法界无差别论疏领要钞科,一卷,宋普观录,内题大乘法界无差别论疏领要科文。

推荐作家

孔颖达

孔颖达

孔颖达(574年—648年)唐代经学家。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颖达博通儒家经典,与北魏名儒刘焯同学,在北朝以教授为业。隋炀帝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入唐,秦王李世民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擢国子

董仲舒

董仲舒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汉儒家思想家、教育家。河北广川(今河北景县)人。幼年好学不倦,勤读儒学,中年收徒讲学,开始了教学生涯。读书专攻《春秋公羊传》,为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有“汉代孔子”之称。汉武帝

张仲景

张仲景

张仲景(约公元150~219年) 是东汉卓越的医学家。他的《伤寒杂病论》被后世视为经典,他被尊为医圣。 张仲景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郡涅阳县 (今河南邓州市)人。张仲景少好学善思,10岁时就读了不少的书,羡慕扁鹊的“起死回生”

张衡

张衡

张衡(78年—139年),东汉著名辞赋家、文学家、科学家。《后汉书》有传。字平子。南阳郡西鄂(今河南南阳县)人。少时即善属文,西游三辅,作《温泉赋》;东入洛阳,观太学,问学于经学大师贾逵,遂通《五经》、六艺。永元(89—1

李达

李达

李达(1890年10月2日-1966年8月24日),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教育家。字永锡,号鹤鸣。湖南零陵人。早年在长沙、北京等地读书。1913年东渡日本学习科学和实业。十月革命后开始研究马克思主义。1918年5月参加组织中华留日学生

余象斗

余象斗

余象斗(约1560 -1637) 名文台,字象斗,号仰止子、仰止山人、三台山人、三台馆主人,别名世腾、象乌、宗下、云登父、子高父等福建建阳人,明末著名书坊主、小说家。他生逢明末建阳刻书鼎盛时期,仅余氏一族就有三十余家书坊,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