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人生

作者:冯友兰
理想人生

《冯友兰随笔:理想人生》是哲学家冯友兰创作的随笔集,书中通过中西文化比较研究,批判将中西文明简化为兵商冲突的观点,分析中国哲学的形式系统与实质系统特征。收录《论风流》等章节揭示"风流是一种人格美"的审美哲学,并对梁漱溟"直觉认中"观点进行理性批判。该作品延续冯友兰以人为核心的哲学体系,以质朴文风探讨人生本质、哲学精神与境界追求。

猜你喜欢的书

太微灵书紫文琅玕华丹神真上经

太微灵书紫文琅玕华丹神真上经

早期上清派经典之一,约出于东晋南朝。原为《太微灵书紫文上经》中一篇,后分出单行。《真诰》卷五称「仙道有琅歼华丹,服之化为飞龙。」陶弘景注云「在《灵书紫文》中。」今《正统道藏》本一卷,收入洞真部方法类。经文假托为太极左仙公(葛玄)上启金阙帝君而撰集,并传付方诸青童君。内言炼制与服食外丹之法。其法以丹砂、雄黄、白石英、空青、紫石英、硝石、硫黄、云母、胡粉、戎盐、雌黄等十四种药物配合捣制,入神泥釜中烧炼百日,收取釜上三十七色飞华,即成「琅玕华丹」。服用此丹可致头生七色之气,面有金华玉映,唾地化为飞龙,「千乘万骑,飞行上清」。此丹成后若再炼百日,则成为「黄水月华丹」。饮食此丹可分形变化,浮游太空。黄水月华丹再炼百日,则成白水玉膏状,中有明珠三枚,名曰「徊水玉精丹」。食明珠一枚则身生水火,唾气成玉,化形为日,「天帝下迎,乘景上清」。又取黄水、徊水丹熬炼七沸,则成「水阳青映液」。饮之身有青光,口吐紫烟,飞升上清。又取琅玕丹一枚投于液中,加铅汞,可炼成白银;投入三枚则炼成紫金。是为早期道教炼服金丹黄白之术。

十探子大闹延安府

十探子大闹延安府

简名《延安府》、《十探子》。杂剧剧本。元明间无名氏作。四折,末 本。剧写清明节司吏刘彦芳母、妻上坟祭祖,监 军葛怀愍之子葛彪见而调戏刘妻。婆媳不从, 被彪打死。刘得父所告恶耗后即到开封府告 状。开封府衙内庞乃葛彪姐夫,借故将刘下 入死牢。刘父当街号哭,遇廉访使李圭。时范 仲淹等八府宰相聚宴,李圭带刘父前往诉冤。 于是范奏明皇帝,授圭势剑金牌,令其勘问此 案。圭到延安府计捕葛彪,葛怀愍遣十探子勾 拿圭,均被圭责打斥退。彪乃伏罪,被下入死 牢。葛监军亲率兵卒,欲与圭争辩。不料圭责 其私离汛地之罪,葛乃伏地求饶。范奉圣命至 延安府结案,升圭为尚书,免庞官职,将葛怀 愍充军,葛彪处斩。此剧中有回回官人、汉儿官 人、女真官人、达达官人同时出场,为当时杂剧 所仅见。今存《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本,《元 曲选外编》据此重印。

艺圃撷余

艺圃撷余

诗论。明王世懋撰。一卷。世懋有《窥天外乘》已著录。此编三十四则,为论诗专著。所论多为辨析诗之流变,以正时人作诗弊病。取例多选唐人诗作,推崇盛唐诗人,尤重杜甫。主张作诗“须真才实学,本性求情,且莫理论格调”。于作诗方法,讨论尤细,然亦多偏激,于王世贞、李梦阳、李攀龙等人极为推重,以为真能追配古人;但不满于“格调派”末流之失,主张“今之作者,但须真才实学,本性求情,且莫理论格调”。对具体作诗方法如用典等问题亦有讨论。有《学海类编》本、《历代诗话》本等。

越公其事

越公其事

战国中晚期竹简,汉文珍贵古籍,存藏于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全篇共七十五支竹简,经释读共有十一章(有分章符号),同传世文献的记载相比,内容性质相似,皆属于记录勾践灭吴故事的“语”类文献,并且首尾部分几乎雷同,可能有共同的史料来源。清华简七《越公其事》提供了新的吴越争霸史事材料,与此前的记载存在一些不同,表现为:(1)越使者至吴求和之记载,与《左传》同,异于《国语•吴语》。(2)吴国主和者不同。(3)无越王至吴服事及卧薪尝胆、西施至吴的情节。(4)越国图强之策不同。(5)越国灭吴的记载有独特处。《越公其事》关于吴越争霸事件记载的整体时间序列、地理背景不明显,叙事风格与清华简《系年》等不同,而更近似于《韩诗外传》、《说苑》。但其中的一些记载,对探讨春秋末期吴都所在,也有一定文献价值。

法华曼荼罗威仪形色法经

法华曼荼罗威仪形色法经

法华曼荼罗威仪形色法经,一卷,唐不空译,日本空契题记,编号一〇〇一。

四分律拾毗尼义钞

四分律拾毗尼义钞

四卷。唐代释道宣撰。《四分律拾毗尼义钞》作于贞观元年 (627),古本作三卷,唐末已散佚,上下两卷,宋时复失下卷。大中三年 (849),新罗《朝鲜古国之一) 沙门自相玄将所拾佚文重写校寄给大唐国。天津刻经处据此上下两卷开为四卷。该义钞是集诸师章疏而成,并引师说而作新解。在所引诸师中,尤尊智首大师,引其所解称为首解。对其他诸师则从简,师承关系从中可见。主要内容有:统分为十六段,一,毗尼藏大纲有六门;二,起戒差别有十门;三,十三难有七门;四,不学无知渐顿有四门;五,转让变根有七门;六,破僧大意有五门;七,十非时有四门;八,四波罗夷有七门;九,十三僧残有七门;十,不定有五门;十一,三十舍坠有三门;十三,九十单提有六门;十三,四提舍尼有四门;十四,众学有四门;十五,七灭诤有六门;十六,四诤有五门。前七章与行事钞上卷相当,后九章与行事钞中卷相当。该义钞与道宣所作的行事钞比较,虽同以戒法、戒体、戒行、戒相四法为宗。但该义钞独以会诸众家异同,以判是非;列辗转使用中所遇到的难问,用以解开思想疑团,指导实践的作用尤为明显。是 《四分律》疏中比较重要的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