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诗文选集
作者:苏辙章节列表
升序↑- 六国论
- 上枢密韩太尉书
- 黄州快哉亭记
- 东轩记
- 孟德传
- 三国论
- 武昌九曲亭记[1]
- 游山乐水
- 纳兰词
- 赤枣子
- 忆王孙
- 玉连环影
- 遐方怨
- 诉衷情
- 如梦令
- 天仙子
- 江城子
- 长相思
- 相见欢
- 昭君怨
- 酒泉子
- 生查子
- 点绛唇
- 浣溪沙
- 霜天晓角
- 菩萨蛮
- 减字木兰花
- 卜算子
- 采桑子
- 谒金门
- 好事近
- 一络索
- 洛阳春
- 清平乐
- 忆秦娥
- 醉桃源
- 画堂春
- 眼儿媚
- 朝中措
- 山花子
- 青衫湿
- 青衫湿遍
- 落花时
- 锦堂春
- 海棠春
- 河渎神
- 太常引
- 四和香
- 添字采桑子
- 荷叶杯
- 寻芳草
- 菊花新
- 南歌子
- 秋千索
- 浪淘沙
- 雨中花
- 于中好
- 河 传
- 木兰花令
- 虞美人
- 鹊桥仙
- 南乡子
- 梅梢雪
- 红窗月
- 踏莎行
- 临江仙
- 蝶恋花[1]
- 唐多令
- 南楼令
- 踏莎美人
- 鬓云松令
- 淡黄柳
- 青玉案
- 月上海棠
- 海棠月
- 一丛花
- 金人捧露盘
- 洞仙歌
- 剪湘云
- 东风齐著力
- 满江红
- 满庭芳
- 水调歌头
- 凤凰台上忆吹箫
- 金菊对芙蓉
- 琵琶仙
- 御带花
- 中秋月
- 东风第一枝
- 秋 水
- 木兰花慢
- 水龙吟
- 台城路
- 瑞鹤仙
- 雨霖铃
- 疏 影
- 潇湘雨
- 风流子
- 沁园春
- 金缕曲
- 摸鱼儿
- 忆桃源慢
- 湘灵鼓瑟
- 大 酺
- 转应曲
- 满宫花
- 少年游
- 茶瓶儿
- 望江南
- 明月棹孤舟
- 望海潮
- 渔 父
猜你喜欢的书
江行的晨暮
朱湘是二十年代清华园的四个学生诗人(清华四子)之一,是中国现代诗坛上的重要诗人。除诗歌创作之外,朱湘的散文创作也取得了同样重要的成就。《江行的晨暮》精选了朱湘经典的散文作品和部分他与妻子、友人的书信。朱湘的文章以描写、叙事见长,多写自己的所见所闻,记述日常平凡的人与事;语言优美真切,直抒胸臆,充满诗意和画面感;他常用丰富的想象力来创作散文,谈古论今,精骛八极,心游万仞,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和盎然的生趣,回味无穷。
岫岩志略
地方志。清咸丰七年(1857)台隆阿等修,李翰颖等撰,有二者序。隆阿字湘眉,满洲镶黄旗人。官通判。翰颖字芝岩, 辽宁辽阳人。贡生。著有《蕊峰集》。奉檄纂修,咸丰七年(1857)成书。约五万字。凡十卷:沿革、营建、舆地、山川、食货、职官、选举、人物、艺文、杂志。当时,岫岩通判兼辖凤凰城,不隶州县,由旗官台隆阿所辖。此为东北唯一由旗官所修志书,也为丹东地区所修纂志书中最早者。
大成捷要
气功专著。佛道合宗的汇集。共3卷。未著撰者姓名及刊出时代。民国初年由河南嵩山传至辽宁, 后又传至青岛崂山, 由崂山道人朱文彬刻印问世。本书集《慧命经》、《金仙证论》、《唱道真言》、《天仙正理》、《仙佛合宗》、《性命圭旨》、《灵宝毕法》、《金丹心法》等160多种丹经古籍精华,宗道家性命双修之旨,系统论述从筑基入手至金液还丹的全部修炼过程。书中所集者多是古代气功家透露的练功机要和叙述的练功心得。全书文字简约, 论述精辟, 意理深奥, 是学习和研究古代气功重要的综合性参考书。
豪谱
笔记。清高承勋撰。一卷。作者生平事迹不详,是书因辑历代名豪事迹成书,故名。内容分议豪、谊豪、气豪、辩豪等二十四类。凡一百三十三人,一万四千余字。语言洗炼,寥寥数语,人物声貌跃然纸上。如对狂豪刘伶、奇豪王子猷、侠豪司空于頔、文豪陈子昂、书豪匡衡、绘豪唐伯虎、闺豪蔡文姬等人物形象的描绘无不生动逼真、栩栩如生。文学价值颇高。有《续知不足斋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湖北丛书》本等。
二马
长篇小说。老舍著。发表于1929年。作品描写20年代北京市民马氏父子到伦敦继承一家小古玩铺的生活故事,通过他们在英国的遭遇及其与房东母女的恋爱悲喜剧,谴责了帝国主义的民族歧视,并批判了中国封建主义的国民性弱点。主角老马“代表老一派的中国人”,他来到伦敦后,其生活起居、言行心理与周围人们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自然而然地暴露出愚昧、守旧、敷衍、苟安等封建主义的国民性弱点。儿子小马受过新思潮影响,身居异国,深感祖国的贫弱,主张走求学与实干的救国道路。他与踏实肯干的留学生李子荣一起改善小古玩铺的经营,一时间颇有起色。但因情感上陷入对房东女儿玛力的单恋之中而无法解脱。玛力的母亲、房东温都寡妇倒是真心爱上了温和殷勤的老马,但她在充满民族偏见的社会高压下,也不得不忍痛割舍对老马的爱。作者通过这些表面看来轻松可笑的故事,表现了反帝爱国的严肃题旨;作品采用生活的北京口语泼物写情,文笔酣畅恣肆,活泼而又细腻,艺术上独具一格。
释教正谬
1857年英国人艾约瑟写的基督教辟佛护教文献,三眼居士译。作者艾氏是英国基督教会宣教士。 据《佛光大辞典》的介绍,《释教正谬》网罗经典、教乘、释迦牟尼、轮回、三宝、沙门、十恶、功德、偶像、净土、观音、世界、诸天、地狱、瑜伽、持咒、宗门、止观、涅盘、无常等项,计二十章。现藏在法国国家图书馆编目为7490号。 其写作的动机是因为佛教“皆拜其偶像,谓之象教,今吾耶稣正教,…以上帝之命,毋许崇拜偶像,故与彼教论辨。”它一方面通过推理论证佛教在上述十个方面的谬误,另一方面,更是以《圣经》为依据来批评佛教的理论和教义,如“保罗曰:‘当弃妄言老媪之谈,练习敬虔上帝之事。’”“彼得曰:‘舍耶稣别无救主,盖天下人间,更无锡他名,可以得救者也。’”本书是为数不多的基督教新教的辟佛宣教古籍,其特点是站在基督教立场上批判佛教,“究其由来,明其非上帝所证之教,所有谬误,细为指陈。”通过与基督教的对比来批判佛教,以基督教为正教,以佛教为“由学空言”,因而有失公允,这可能也是引起佛教界多有辨驳的原因。 佛教界辩驳此书者,有日本养鹈彻定之《释教正谬初破》、《释教正廖再破》各一卷、南溪之《释教正谬噱斥》二卷,南条神兴之《释教正谬辩驳》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