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蒙学——蒙学介绍

所谓蒙学,既是对我国传统的幼儿启蒙教育的一个统称。与小学、大学并列,是我国传统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QYN中华典藏网

目前,学术界所称的蒙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上讲,泛指古代启蒙教育,包括其教育体制、教学方法、教材等内容;狭义上讲,专指启蒙教材,即童蒙读本。QYN中华典藏网

古代,儿童“开蒙”,接受教育的年龄一般在四岁左右,现在也有一种观点认为,四岁恰好是儿童学习汉字的最佳年龄段。蒙学阶段主要采用的教材就是所谓的“三百千千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弟子规》)等,同时,在孟学阶段也会让儿童接触“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经典书目,为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蒙学教育通常采用个别教育的手段施教,注重背诵与练习。QYN中华典藏网

蒙学教育的基本的目标培养儿童认字和书写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能够具备基本的道德伦理规范;并且掌握一些中国基本文化的常识及日常生活的一些常识。QYN中华典藏网

朱子童蒙须知QYN中华典藏网

夫童蒙之学,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言语步趋,次及洒扫涓洁,次及读书写文字,及有杂细事宜。皆所当知。今逐目条列,名曰童蒙须知。若其修身、治心、事亲、接物、与夫穷理尽性之要,自有圣贤典训,昭然可考。当次第晓达,兹不复详著云。QYN中华典藏网

蒙养从入之门,则必自易知而易从者始。故朱子既尝编次小学。尤择其切于日用,便于耳提面命者。著为童蒙须知。使其由是而循循焉。凡一物一则,一事一宜,虽至纤至悉,皆以闲其放心,养其德性,为异日进修上达之阶,即此而在矣。吾愿为父兄者,毋视为易知而教之不严。为子弟者,更毋忽以为不足知而听之藐藐也。QYN中华典藏网

衣服冠履第一QYN中华典藏网

大抵为人,先要身体端整。自冠巾,衣服,鞋袜,皆须收拾爱护,常令洁净整齐。我先人常训子弟云,男子有三紧。谓头紧、腰紧、脚紧。头,谓头巾。未冠者,总髻。腰,谓以条或带,束腰。脚,谓鞋袜,此三者,要紧束,不可宽慢。宽慢,则身体放肆,不端严,为人所轻贱矣。QYN中华典藏网

凡着衣服,必先提整衿领,结两衽,纽带,不可令有阙落。饮食、照管,勿令污坏;行路、看顾,勿令泥渍。QYN中华典藏网

凡脱衣服,必齐整摺叠箱箧中。勿散乱顿放,则不为尘埃杂秽所污。仍易于寻取,不致散失。着衣既久,则不免垢腻。须要勤勤洗浣。破绽,则补缀之。尽补缀无害,只要完洁。QYN中华典藏网

凡盥面,必以巾帨遮护衣领,卷束两袖,勿令有所湿。凡就劳役,必去上笼衣服,只着短便,爱护,勿使损污。凡日中所着衣服,夜卧必更,则不藏蚤虱,不即敝坏。苟能如此,则不但威仪可法,又可不费衣服。晏子一狐裘三十年。虽意在以俭化俗,亦其爱惜有道也,此最节身之要毋忽。QYN中华典藏网

语言步趋第二QYN中华典藏网

凡为人子弟,须是常低声下气,语言详缓,不可高言喧闹,浮言戏笑。父兄长上有所教督,但当低首听受,不可妄大议论。长上检责,或有过误,不可便自分解,姑且隐默。久,却徐徐细意条陈云,此事恐是如此,向者当是偶尔遗忘。或曰,当是偶尔思省未至。若尔,则无伤忤,事理自明。至于朋友分上,亦当如此。QYN中华典藏网

凡闻人所为不善,下至婢仆违过,宜且包藏,不应便尔声言。当相告语,使其知改。QYN中华典藏网

凡行步趋跄,须是端正,不可疾走跳踯。若父母长上有所唤召,却当疾走而前,不可舒缓。QYN中华典藏网

洒扫涓洁第三QYN中华典藏网

凡为人子弟,当洒扫居处之地,拂试几案,当令洁净。文字笔砚,凡百器用,皆当严肃整齐,顿放有常处。取用既毕。复置元所。父兄长上坐起处,文字纸扎之属,或有散乱,当加意整齐,不可辄自取用,凡借人文字,皆置簿抄录主名,及时取还。窗壁,几案,文字间,不可书字。前辈云,坏笔,污墨,瘝(解:旷废,音:同关)子弟职。书几书砚,自黥(解:刺刻花纹并涂颜料,音:同晴)其面。此为最不雅洁。切宜深戒。QYN中华典藏网

读书写文字第四QYN中华典藏网

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整齐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仔细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熟读,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法,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QYN中华典藏网

凡书册,须要爱护,不可损污绉摺。济阳江禄,书读未完,虽有急速,必待掩束整齐,然后起。此最为可法。QYN中华典藏网

凡写文字,须高执墨锭,端正研磨,勿使墨汁污手。高执笔。双钩,端楷书字,不得令手揩着豪。QYN中华典藏网

凡写字。未问写得工拙如何,且要一笔一画,严正分明,不可潦草。QYN中华典藏网

凡写文字。须要仔细看本。不可差讹。QYN中华典藏网

杂细事宜第五QYN中华典藏网

凡子弟。须要早起晏(解:晚,音:同燕)眠。QYN中华典藏网

凡喧闹争斗之处,不可近。无益之事,不可为。QYN中华典藏网

凡饮食有则食之,无则不可思索。但粥饭充饥,不可阙(解:缺少、亏损,音:同缺)。QYN中华典藏网

凡向火,勿迫近火旁。不惟举止不佳,且防焚爇(解:烧,音:同弱)衣服。QYN中华典藏网

凡相揖必折腰。QYN中华典藏网

凡对父母长上朋友,必称名。QYN中华典藏网

凡称呼长上。不可以字,必云某丈。如弟行者,则云某姓某丈。QYN中华典藏网

凡出外,及归,必于长上前作揖。虽暂出,亦然。QYN中华典藏网

凡饮食于长上之前,必轻嚼缓咽,不可闻饮食之声。QYN中华典藏网

凡饮食之物,勿争较多少美恶。QYN中华典藏网

凡侍长者之侧,必正立拱手。有所问,则必诚实对。言不可忘。QYN中华典藏网

凡开门揭帘,须徐徐轻手,不可令震惊声响。QYN中华典藏网

凡众坐,必敛身,勿广占坐席。QYN中华典藏网

凡侍长上出行,必居路之右。住,必居左。QYN中华典藏网

凡饮酒,不可令至醉。QYN中华典藏网

凡如厕,必去外衣。下,必盥手。QYN中华典藏网

凡夜行,必以灯烛,无烛,则止。QYN中华典藏网

凡待婢仆,必端严,勿得与之嬉笑。执器皿,必端严,惟恐有失。QYN中华典藏网

凡危险不可近。QYN中华典藏网

凡道路遇长者,必正立拱手。疾趋而揖。QYN中华典藏网

凡夜卧,必用枕。勿以寝衣覆首。QYN中华典藏网

凡饮食举匙,必置箸。举箸,必置匙。食已,则置匙箸于案。QYN中华典藏网

杂细事宜,品目甚多。姑举其略。然大概具矣。凡此五篇,若能遵守不违,自不失为谨愿之士。必又能读圣贤之书,恢大此心,进德修业,入于大贤君子之域,无不可者。汝曹宜勉之。QYN中华典藏网

推荐作家

孔颖达

孔颖达

孔颖达(574年—648年)唐代经学家。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颖达博通儒家经典,与北魏名儒刘焯同学,在北朝以教授为业。隋炀帝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入唐,秦王李世民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擢国子

董仲舒

董仲舒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汉儒家思想家、教育家。河北广川(今河北景县)人。幼年好学不倦,勤读儒学,中年收徒讲学,开始了教学生涯。读书专攻《春秋公羊传》,为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有“汉代孔子”之称。汉武帝

司马迁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成)人。十岁时,随父司马谈到长安,开始研读古代文献,并就学于董仲舒、孔安国。二十岁自长安出发,历经长江、湘江、沅江

房玄龄

房玄龄

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字乔,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人。父彦谦仕隋为刺史。玄龄幼聪敏、贯通典籍,善属文。开皇中,天下统一,人皆以为隋朝国运长久,玄龄则以为隋帝失政,亡迹已现。年十八举进士,授羽骑校,补隰城尉。李渊起兵

孟子

孟子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思孟学派的创始人。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人。幼年丧父,母教极严,家境贫困。长大后,曾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的门人,是孔

彭子益

彭子益

彭子益(1871年-1949年),名承祖,字子益,云南大理鹤庆人,是清末至民国年间著名的白族医学家。 彭子益生于官宦人家,幼受庭训,年长后结交当地名士,博学多闻,尤其喜爱医术。他不拜师,选择直接钻研中医经典著作,师从古圣先贤。凭借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