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文学家陈亮
陈亮(1143年10月16日—1194年),字同甫,原名汝能,人称龙川先生,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为人才气豪迈,喜谈兵,尝考古人用兵成败之迹,著《酌古论》。隆兴初,婺州以解头荐,时方与金人议和,亮持不可,上《中兴五论》,不报,退而力学著书十年。淳熙五年,更名为同,六次诣阙上书,极论时事,直斥当世朝廷大臣,为大臣交沮,归乡里。十一年,醉后大言,被逮入狱,孝宗释之。绍熙元年十二月,复因家僮杀人下狱,以辛弃疾等解救,得不死。四年策进士,光宗亲擢为第一,授建康军节度判官厅公事,未到任而卒,年五十二。宋乾道、淳熙年间,浙学兴,性命之说盛,陈亮却提倡“实事实功”,反对空谈性理。其文上关国计,下系生民,反对偏安江左,力主收复中原,充满爱国豪情。其论作文之法,主张“不用古人句,只用古人意”,“能造古人所不到处”,“使事而不为事使”,反对“直使本事”,文章布局讲究首尾连贯,反对随“规矩尺寸走”(《庶斋老学丛谈》卷中上)。文章学习欧阳修,尝选《欧阳文粹》,序记诸体颇似欧文(《怀古录》卷下、《隐居通议》卷一五、《艺概》卷一)。政论文,如《上孝宗皇帝书》、《中兴五论》、《酌古论》及与朱熹各书,宏伟博辨,横鹜绝出,议论纵横,气盖一世,不可控抑,可谓“推倒一世之智勇,开拓万古之心胸”(《隐居通议》卷二、《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二)。陈亮存诗不多,而《及第谢恩和御赐诗韵》有“复仇自是平生志,勿谓儒者鬓发苍”之句,能直抒胸臆,慷慨激昂。陈亮创作成就最大的是词,自称作词“本之以方言俚语,杂之以街谭巷歌,抟搦义理,劫剥经传,而卒归之曲子之律”(《与郑景元提干》),多写“平生经济之怀”(叶适《书龙川集后》),充满忧国愤世之情。词风颇似辛弃疾,刘熙载称其与辛弃疾为友,“人才相若,词亦相似”(《艺概》卷四)。如《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陈廷焯谓“精警奇肆,几于握拳透爪,可作中兴露布读”(《白雨斋词话》卷一)。而《贺新郎》次韵辛弃疾诸阕,大气磅礴,将平生抱负与壮志难酬的郁闷一泻无遗,不作妖媚语(毛晋《龙川词跋》)。其馀如《水龙吟·春恨》、《虞美人·春愁》、《一丛花·溪堂玩月作》等,风格不尽豪放,然亦疏宕有致(《历代词话》卷八引《词苑》及周密语)。编有《欧阳文粹》、《苏门六君子文粹》,均有传本。著有《龙川文集》四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而明以后刻本,如嘉靖、万历、崇祯刻本,均作三十卷。今通行本有《国学基本丛书》本、《四部备要》排印本。又著有《龙川词》(《直斋书录解题》署作四卷),原本已佚,现存一卷、补一卷,有明毛晋汲古阁刊本。今人整理本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出版的《陈亮龙川词笺注》,中华书局1987年出版的校点本《陈亮集》。《全宋词》第三册收其词七十四首。《全宋诗》卷二六一三录其诗十四首。《全宋文》卷六三一九至六三四九收其文三十一卷。事迹见叶适《陈同甫墓志铭》(《水心文集》卷二四)、《宋史》卷四三六本传。今人姜书阁编有《陈同甫年谱》,附于《陈亮龙川词笺注》。
最新文章
推荐作家
孔颖达
孔颖达(574年—648年)唐代经学家。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颖达博通儒家经典,与北魏名儒刘焯同学,在北朝以教授为业。隋炀帝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入唐,秦王李世民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擢国子
董仲舒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汉儒家思想家、教育家。河北广川(今河北景县)人。幼年好学不倦,勤读儒学,中年收徒讲学,开始了教学生涯。读书专攻《春秋公羊传》,为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有“汉代孔子”之称。汉武帝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成)人。十岁时,随父司马谈到长安,开始研读古代文献,并就学于董仲舒、孔安国。二十岁自长安出发,历经长江、湘江、沅江
房玄龄
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字乔,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人。父彦谦仕隋为刺史。玄龄幼聪敏、贯通典籍,善属文。开皇中,天下统一,人皆以为隋朝国运长久,玄龄则以为隋帝失政,亡迹已现。年十八举进士,授羽骑校,补隰城尉。李渊起兵
孟子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思孟学派的创始人。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人。幼年丧父,母教极严,家境贫困。长大后,曾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的门人,是孔
彭子益
彭子益(1871年-1949年),名承祖,字子益,云南大理鹤庆人,是清末至民国年间著名的白族医学家。 彭子益生于官宦人家,幼受庭训,年长后结交当地名士,博学多闻,尤其喜爱医术。他不拜师,选择直接钻研中医经典著作,师从古圣先贤。凭借自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