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城记》的失败
老舍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卓越的现实主义作家。他一生创作勤奋,发表作品一千三百多部(篇),为我国新文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他的长篇小说《猫城记》,却因缺乏完整的艺术加工以及作者当时思想上的局限,一直遭到责难。老舍在1935年《我怎样写〈猫城记〉》中说:“《猫城记》,据我自己看,是本失败的作品。”
《猫城记》创作于1932年,是一部寓言体讽刺小说。小说通过从地球到火星上去的一位漂泊者,在猫城的种种见闻,用象征手法从多方面揭露了当时中国的黑暗现实。但是,由于作者写《猫城记》时“故意禁止幽默”,使作品显得枯燥乏味。众所周知,幽默是老舍小说最突出的艺术特色。有人说:“有幽默就有老舍,失去幽默便失去了老舍。”而在《猫城记》里,我们很难找到一处幽默,语言变得干涩、生硬。老舍对此亦有清醒的认识,他总结说:“说真的,《猫城记》根本应当幽默,因为它是篇讽刺文章:……它得活跃灵动、玲珑和幽默……舍去我较有把握的幽默,《猫城记》就没法不趴在地上,象只折了翅的鸟儿。”
其次,《猫城记》故事情节凌乱、线索不清晰,没有塑造出成功的艺术形象。一部优秀作品,会使读者被它渲染的情节所吸引,自然而然地沿着故事的线索一口气读下去。而《猫城记》却给人一种生拉硬扯的感觉,头绪混乱不堪,情节没有条理,让人晕头转向。由于线索和情节的混乱,致使作品没能塑造出成功的艺术形象,主要人物“小蝎”、“大鹰”等明显地表现出概念化倾向。老舍也看到了这个缺点,他说:“《猫城记》是但丁游地狱,看见什么说什么,不过既没有但丁那样的诗人,也没有但丁那样的诗。”
另外,由于当时老舍思想的局限,他没能在作品中提出积极的主张和建议,没有看到社会黑暗的本质根源。甚至有些地方对革命进行了不正确的描写。这反映出作者当时没有受到革命思想的武装,因而导臻对革命理论认识上的错误。老舍后来对此是有认识的。
可以说,《猫城记》是一部失败的作品,其失败可谓老舍创作生涯的一大憾事。
最新文章
推荐作家
张衡
张衡(78年—139年),东汉著名辞赋家、文学家、科学家。《后汉书》有传。字平子。南阳郡西鄂(今河南南阳县)人。少时即善属文,西游三辅,作《温泉赋》;东入洛阳,观太学,问学于经学大师贾逵,遂通《五经》、六艺。永元(89—1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襄公二十二年(一说二十一年)十月庚子日(前551年9月28日)出生于鲁国昌平乡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其远祖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成)人。十岁时,随父司马谈到长安,开始研读古代文献,并就学于董仲舒、孔安国。二十岁自长安出发,历经长江、湘江、沅江
孔颖达
孔颖达(574年—648年)唐代经学家。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颖达博通儒家经典,与北魏名儒刘焯同学,在北朝以教授为业。隋炀帝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入唐,秦王李世民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擢国子
余象斗
余象斗(约1560 -1637) 名文台,字象斗,号仰止子、仰止山人、三台山人、三台馆主人,别名世腾、象乌、宗下、云登父、子高父等福建建阳人,明末著名书坊主、小说家。他生逢明末建阳刻书鼎盛时期,仅余氏一族就有三十余家书坊,同
公羊高
公羊高,战国时期齐国人。相传是孔子学生子夏的弟子。汉代今文经学的重要先驱者。以治《春秋》闻名于世。旧题《春秋公羊传》(亦称《公羊春秋》或《公羊传》)为其所作。据唐代徐彦《公羊传疏》说:“戴宏《序》云:"子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