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过的人,读过的书,走过的路,就是你的人生格局

所见大则所志大,所志大则所学大。9EE中华典藏网

曾国藩有这样一句名言:“谋大事者首重格局。”9EE中华典藏网

什么叫格局?9EE中华典藏网

格是内心的位置,局是外在的局面。9EE中华典藏网

格局,就是指一个人的眼界和心胸和体现出来的外在状态。9EE中华典藏网

大格局是一种智慧,大智若愚;大格局是一种境界,大勇若怯;大格局是一种深度,大音希声;大格局是一种品性,大巧若拙;大格局是一种姿态,大象无形。9EE中华典藏网

决定格局最重要的一点,是视野。9EE中华典藏网

当我们在二楼的时候,看到的会是满地的垃圾;而在二十二楼的时候,会将满城的风景,尽收眼底。9EE中华典藏网

不同的楼层,就会有不同的视野和心态。9EE中华典藏网

人也一样,当我们迈入了一个新的高度,达到了更高的境界,就会有不一样的视野和胸怀。9EE中华典藏网

而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遇到的人,这些就决定了你的人生视野,也构成了你的人生格局。9EE中华典藏网

019EE中华典藏网

读过的书:超越平庸、改变气质。9EE中华典藏网

《颜氏家训·勉学》有言:“积聚万贯家财,抵不上读书有益。”9EE中华典藏网

从古至今,读书一直是人类开启天蒙,获得知识,明了事理,学会做人的最基本方式。9EE中华典藏网

读书能使一个浅薄无知又孤陋寡闻的人变成学富五车,知识渊博的智者。9EE中华典藏网

有人要问了:一个人读过很多书,但是后来往往大部分都忘记了,这样的阅读究竟有没有意义?9EE中华典藏网

其实,当我们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吃过很多食物,现在已经记不起来吃过什么了。9EE中华典藏网

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我们的骨头和血肉。9EE中华典藏网

同样的道理,一个人认真读过的书其实早已融进他的灵魂,沉淀成智慧和情感,只要一个触动点,就会喷薄而出。9EE中华典藏网

尽管当下是一个看颜值的时代,天生丽质到哪都成为一种优势,然而,美貌只占短暂时光的便宜,气质方能久远打动人,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历久弥新。9EE中华典藏网

气质绝不是五官上的玲珑剔透,而应源自一个人内在的修养和才华。9EE中华典藏网

曾国藩曾说过:“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可变化气质。”9EE中华典藏网

实际上,只有你平日留一些心,不难发现,那些来来往往形形色色的人,可以从他们谈吐,或者周身散发出的气质,基本可以判断出谁才是“腹有诗书气自华”。9EE中华典藏网

读几天书未必能让自己有什么改变。9EE中华典藏网

但是,读多了,在日积月累中,我们的价值观、人生观都会有所改变,洗涤内心,放大格局,进而影响我们的人生。9EE中华典藏网

一个人所读的书,也决定了他的格局大小。9EE中华典藏网

读书有格局,你的阅读才能超越琐碎和平庸,抵达某种理性与灵性相结合的境界。9EE中华典藏网

读书的格局至少包括以下几种:知识的广度、独特的识见、高度的创造能力。9EE中华典藏网

在物欲横流的日子里,品味古人谈的“知足常乐”,“人到无求品自高”的教诲,会注入一般清醒剂,快乐地生活着;9EE中华典藏网

当因辛勤工作而收获甚微感到牢骚满腹时,书会告诉你要笑对生活,让你重拾工作的激情;9EE中华典藏网

当抱怨自己一无是处时,书又会告诫你,“天生我材必有用”;9EE中华典藏网

当志得意满时,书会提醒你,看似满满的一杯水还能容纳100多个回形针,自己还有许多能量可挖掘;9EE中华典藏网

当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时,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就会在耳畔响起……9EE中华典藏网

有人说,就算你读了那么多的书,懂了那么多的大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9EE中华典藏网

其实,读书并不一定能给我们带来现实的利益和好处。9EE中华典藏网

读书,是为了避免被琐屑生活打磨得麻木不仁;9EE中华典藏网

读书,是为了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9EE中华典藏网

读书,是为了改变我们的气质,放大人生的格局。9EE中华典藏网

029EE中华典藏网

走过的路:观天地万物、成宏大气象。9EE中华典藏网

如果说读书,是在字里行间旅行,江水徐徐行万里。那旅行,则是从山川湖泊读书,天地悠悠读万卷。9EE中华典藏网

读书,是向内旅行,去往精神世界。旅行,是向外读书,探索天地苍穹。9EE中华典藏网

旅行之意义,并不是告诉别人“这里我来过”。9EE中华典藏网

是一种改变。旅行会改变人的气质,让人的目光变得更加长远。9EE中华典藏网

旅行会让人谦卑,你会知道地球之大,永远有着与你截然不同的人、事、物在地球的彼端发生,你才能了解到,并不是每个人都按照你的方式在生活。9EE中华典藏网

常言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用自己的脚步丈量世界的同时,让自己的视野更加开阔。视野愈加开阔,你会发现,人生开始变得不一样。9EE中华典藏网

见的世面广了,人的心胸才会变得更宽广,也就不会把自己局限在小格局里,不再愤世嫉俗,与人为敌,我们才会以更好的心态去面对自己的生活。9EE中华典藏网

我国古代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非常推崇壮游文化。9EE中华典藏网

壮游,指的是胸怀壮志的游历,包括三个特质:旅游时间长、行程挑战性高、与人文社会互动深。9EE中华典藏网

司马迁,二十岁遍游九省,史上最伟大的历史作品之一《史记》,就是在司马迁的壮游后完成。9EE中华典藏网

司马迁是其父太史公司马谈刻意栽培的接班人。9EE中华典藏网

他从十岁开始读万卷书,父亲为他延请当时大儒孔安国、董仲舒为师;二十岁那年,司马谈给他一辆马车,指导他有目的、有计划的到广阔社会中实地考察,接触壮丽河山和四方之民的生活习俗,并搜求历史传说与各种史料。9EE中华典藏网

司马迁圆满地完成了这次学术旅行,“读无字之书,禀山川豪气”,最后终于能“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9EE中华典藏网

还有李白、王维等人,都是通过旅行中的积累,不断增长见识,才能写出“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和“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9EE中华典藏网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这样豪迈而有气度的作品。足不出书斋的人,仅凭想象,可以做到吗?9EE中华典藏网

行路,是在阅读天地万物,一草一木都被我们辨识。9EE中华典藏网

生命的禅意不在一经一卷中,而在一呼一念里;9EE中华典藏网

心态的超脱不在一字一句中,而在一言一行里。9EE中华典藏网

走过了,经历过了,就是人生的路。9EE中华典藏网

正如毛泽东的老师杨昌济在《达化斋日记》中说的:9EE中华典藏网

“所见大则所志大,所志大则所学大,所思大,所为大,斯为大人矣。所见小则所志小,所志小,则所学、所思小,所为小,斯为小人矣。”9EE中华典藏网

039EE中华典藏网

遇过的人:学会包容与感恩。9EE中华典藏网

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大的格局,也体现在对人的包容上。9EE中华典藏网

世上找不到两个一样的人,正因为此,每个人才各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但恰恰因为人各有所长,你的长处才不值得你引以自傲。9EE中华典藏网

因此,人的格局大小,往往不在于你身怀什么长处,而在于你是否看得清他人的长处,容得下他人的不同,并能跳出身份、地位带来的成见,既以冷静审视他人,又用胸怀包容他人。9EE中华典藏网

在“容人”这一点上,“战国四公子”中的孟尝君无疑值得今人学习。但凡投奔他门下的门客,无论擅长什么,他通通以礼相待。9EE中华典藏网

而他对门客们种种个性的包容也得到了丰厚的报偿。9EE中华典藏网

他在秦国遇险,被秦王关押,便想找秦王的一个宠妾说情。宠妾同意说情,但要一件已经献给秦王的狐裘作为交换条件。9EE中华典藏网

孟尝君的门客中有位妙手空空儿,他偷出了狐裘,带给宠妾,孟尝君得以获释。9EE中华典藏网

出狱后,孟尝君连夜逃到函谷关,可守卫有规矩,偏要等鸡叫才开城门。9EE中华典藏网

这时,一位会学鸡叫的门客就发挥了作用:他一学鸡叫,引得关上公鸡纷纷鸣叫,守卫开门,孟尝君终于逃离秦国。9EE中华典藏网

历史上还有一个著名的例子。韩信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母,主要靠钓鱼换钱维持生活,屡屡遭到周围人的歧视和冷遇。9EE中华典藏网

一次,一群恶少当众羞辱韩信。9EE中华典藏网

有一个屠夫对韩信说:9EE中华典藏网

“你虽然长得又高又大,喜欢带刀配剑,其实你胆子小得很。有本事的话,你敢用剑你的配剑来刺我吗?如果不敢,就从我的裤裆下钻过去。”9EE中华典藏网

韩信自知形单影只,硬拼肯定吃亏。于是,当着许多围观人的面,从那个屠夫的裤裆下钻了过去。9EE中华典藏网

这就是著名的“胯下之辱”。9EE中华典藏网

如果韩信当初杀死那个无赖,依据“杀人偿命”的律条,韩信也不会当上大将军,更不会辅助刘邦攻打项羽,一统天下。9EE中华典藏网

韩信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能容天下之不能容,故能为天下之不能为之事。9EE中华典藏网

在这个释放自我,人人都想追求成功的时代,努力的人很多,懂得忍让与宽容的人却很少。9EE中华典藏网

以欢喜心看事,事事皆为我而生;以感恩心看人,人人皆为我而来。9EE中华典藏网

遇到爱你的人,学会回报;遇到你爱的人,学会付出。9EE中华典藏网

遇到你恨的人,学会原谅;遇到恨你的人,学会道歉。9EE中华典藏网

遇到欣赏你的人,学会笑纳;遇到你欣赏的人,学会赞美。9EE中华典藏网

遇到不懂你的人,学会沟通;遇到你不懂的人,学会理解。9EE中华典藏网

格局大的人,会感恩亲人,感恩朋友,感恩陌生人,也感恩那些给我们带来欢乐、麻烦、困扰甚至痛苦的人。9EE中华典藏网

是他们,让我们懂得了人世间的真善美,假恶丑,是他们让我们看清了人性中的另一面,考验了我们的坚强,使我们成长和成熟。9EE中华典藏网

也正是这些在你生命里不断出现的人,构建了你的人生格局。9EE中华典藏网

推荐作家

张衡

张衡

张衡(78年—139年),东汉著名辞赋家、文学家、科学家。《后汉书》有传。字平子。南阳郡西鄂(今河南南阳县)人。少时即善属文,西游三辅,作《温泉赋》;东入洛阳,观太学,问学于经学大师贾逵,遂通《五经》、六艺。永元(89—1

孔子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襄公二十二年(一说二十一年)十月庚子日(前551年9月28日)出生于鲁国昌平乡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其远祖

司马迁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成)人。十岁时,随父司马谈到长安,开始研读古代文献,并就学于董仲舒、孔安国。二十岁自长安出发,历经长江、湘江、沅江

孔颖达

孔颖达

孔颖达(574年—648年)唐代经学家。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颖达博通儒家经典,与北魏名儒刘焯同学,在北朝以教授为业。隋炀帝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入唐,秦王李世民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擢国子

余象斗

余象斗

余象斗(约1560 -1637) 名文台,字象斗,号仰止子、仰止山人、三台山人、三台馆主人,别名世腾、象乌、宗下、云登父、子高父等福建建阳人,明末著名书坊主、小说家。他生逢明末建阳刻书鼎盛时期,仅余氏一族就有三十余家书坊,同

公羊高

公羊高

公羊高,战国时期齐国人。相传是孔子学生子夏的弟子。汉代今文经学的重要先驱者。以治《春秋》闻名于世。旧题《春秋公羊传》(亦称《公羊春秋》或《公羊传》)为其所作。据唐代徐彦《公羊传疏》说:“戴宏《序》云:"子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