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府志》的历史版本

《台湾府志》为自1685年起、1764年迄所记载台湾历史之官方地方志。总计7个版本,实际刊行6个版本。分别为:蒋志、高志、周志、刘志、范志、余志等六志。首任台湾知府蒋毓英首纂十卷。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高拱乾纂修,十卷:封域、规制、秩官、武备、赋役、典秩、风土、人物、外志、艺文。十志下分八十一目。康熙四十九年(一说五十一年)周元文修、施士岳等重纂,仍按“高志”十纲八十一目记述。乾隆五年(1740年),刘良璧据前志并增添自“周志”以来变化了的土田人丁、赋税额数、人物贡举、职官规制以及物产、艺文等新资料,撰成《福建台-湾府志》二十卷。乾隆十二年又有范咸重修本出;分为二十五卷、首一卷。乾隆二十八年左右,余文仪纂成者,卷首包括前志旧序、福建台湾全图等,然后分封域、规制、职官、赋役、典礼、学校、武备、人物、风俗、物产、杂记、艺文十二类,厘为二十六卷。“余志”内容充实,流传较广。tsL中华典藏网

《台湾府志》(蒋志)tsL中华典藏网

纂修蒋毓英,字集公,浙江诸暨(官志作奉天锦州)人。1684年至1689年(清康熙二十三年至二十八年)任台湾府首任知府。任职期间,召集诸罗知县季麒光、凤山知县杨芳声等广搜博采,亲作调查,综其山川、土田、户口、风物、阨塞等,纂成台湾府第一本府志。记事止于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同年付刊,全书凡10卷。后人所称季麒光之《台湾郡志稿》,即指此书。上海市图书馆藏有孤本一部。1985年11月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陈碧笙校注本。tsL中华典藏网

台湾府志(高志)tsL中华典藏网

纂修高拱乾,字九临,陕西关中人。1692年(康熙三十一年),由泉州知府升补分巡台厦兵备道,任职四年。1694年开始搜补资料,以修府志。翌年纂成,年后付刊。凡10卷,分封域、规制、秩官、武备、赋役、典秩、风土、人物、外志、艺文等。内容多袭蒋“志”。1960年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据台湾省立台北图书馆所藏刊本整理出版,收入《台湾文献丛刊》第65种。tsL中华典藏网

重修福建台湾府志 (刘志)tsL中华典藏网

纂辑刘良壁,字省斋,湖南衡阳人。1737年(乾隆二年)任台湾府知府。1740年升分巡台湾道。同年10月开始重修府志,至翌年五月书成。除卷首圣谟一卷外,凡二十卷。依次为:星野、建置沿革、山川、疆域、城池、风俗、田赋、户役、典礼、兵制、学校、公署、职官、名宦、选举、人物、古迹、杂记、艺文十九篇。中职官篇分为两卷,余各为一卷。书中县、厅分志,已与前修高、周两志不同。通称刘志。1961年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将其收入《台湾文献丛刊》第74种出版。tsL中华典藏网

重修台湾府志(周志)tsL中华典藏网

纂修周元文,字洛书,正黄旗辽宁金州人。1707年(康熙四十六年)由福建延平府调任台湾府知府。任职期间,曾参照高拱乾所修《台湾府志》体例重修府志,成书十卷。书中以卷为目, 目下设志,志下分若干小目,详考封域、规制、秩官、武备、赋役、典秩、风土、人物、艺文等事。重修于1710年。1712年有刻本行世。1960年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据抄本整理收入《台湾文献丛刊》第66种,1983年台北成文出版社据方豪校订本改名《增修台湾府志》影印出版,为《中国方志丛书》之一种。tsL中华典藏网

重修台湾府志(范志)tsL中华典藏网

纂修范咸,字贞吉。号九池,浙江仁和(今杭州)人。1745年(乾隆十年)任巡台御史。时距刘良壁《重修福建台湾府志》刊行未满三载,因嫌其遗漏较多,乃与同官满人六十七商议重修府志,合高、刘两志并有所增删,广罗典籍,多方引证,成书二十五卷。书中志分封域、规制、职官、赋役、典礼、学校、武备、人物、风俗、物产、杂记、艺文十二纲,每纲一至六卷不等。1747年有刻本。1961年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将其收入《台湾文献丛刊》第105种出版。tsL中华典藏网

续修台湾府志(余志)tsL中华典藏网

地方志。主修余文仪,字宝岗,浙江诸暨人。1760年(清乾隆二十五年)任台湾府知府,1762年摄台湾海防同知,1764年升分巡台湾道。同年擢福建按察使。在台期间,曾以“范志”为基础,“集新旧志而增损之”,成书二十六卷。该志书是在六十七和范咸第三次重修《台湾府志》的基础上进一步续修而成。取材广泛,包括有关台湾的封域、规制、官职、赋役、典礼、学校、武备、人物、风俗、物产、杂记及艺文等等。内容丰富。tsL中华典藏网

推荐作家

张衡

张衡

张衡(78年—139年),东汉著名辞赋家、文学家、科学家。《后汉书》有传。字平子。南阳郡西鄂(今河南南阳县)人。少时即善属文,西游三辅,作《温泉赋》;东入洛阳,观太学,问学于经学大师贾逵,遂通《五经》、六艺。永元(89—1

孔子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襄公二十二年(一说二十一年)十月庚子日(前551年9月28日)出生于鲁国昌平乡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其远祖

司马迁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成)人。十岁时,随父司马谈到长安,开始研读古代文献,并就学于董仲舒、孔安国。二十岁自长安出发,历经长江、湘江、沅江

孔颖达

孔颖达

孔颖达(574年—648年)唐代经学家。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颖达博通儒家经典,与北魏名儒刘焯同学,在北朝以教授为业。隋炀帝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入唐,秦王李世民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擢国子

余象斗

余象斗

余象斗(约1560 -1637) 名文台,字象斗,号仰止子、仰止山人、三台山人、三台馆主人,别名世腾、象乌、宗下、云登父、子高父等福建建阳人,明末著名书坊主、小说家。他生逢明末建阳刻书鼎盛时期,仅余氏一族就有三十余家书坊,同

公羊高

公羊高

公羊高,战国时期齐国人。相传是孔子学生子夏的弟子。汉代今文经学的重要先驱者。以治《春秋》闻名于世。旧题《春秋公羊传》(亦称《公羊春秋》或《公羊传》)为其所作。据唐代徐彦《公羊传疏》说:“戴宏《序》云:"子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