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部必读的国学经典

第1部 《论语》 孔子 (春秋公元前551-前479)d1I中华典藏网

第2部 《道德经》 老子 (春秋生卒年不详)d1I中华典藏网

第3部 《庄子》 庄子 (战国约公元前369-前286)d1I中华典藏网

第4部 《孟子》 孟子 (战国约公元前372-前289)d1I中华典藏网

第5部 《墨子》 墨子 (战国约公元前468-前376)d1I中华典藏网

第6部 《荀子》 荀子 (战国约公元前313-前238)d1I中华典藏网

第7部 《韩非子》 韩非 (战国公元前280-前233)d1I中华典藏网

第8部 《孙子兵法》 孙武 (春秋生卒年不详)d1I中华典藏网

第9部 《左传》 左丘明 (春秋生卒年不详)d1I中华典藏网

第10部 《楚辞》 屈原 (战国约公元前340-前278)d1I中华典藏网

第 11部 《吕氏春秋》 吕不韦 (战国?-公元前235)d1I中华典藏网

第12部 《史记》 司马迁 (西汉约公元前145-前87?)d1I中华典藏网

第13部 《汉书》 班固 (东汉32-92)d1I中华典藏网

第14部 《论衡》 王充 (东汉27-约97)d1I中华典藏网

第15部 《嵇康集》嵇康 (三国·魏约223-约263)d1I中华典藏网

第16部 《陶渊明集》 陶渊明 (东晋约365-427)d1I中华典藏网

第17部 《世说新语》 刘义庆 (南朝·宋403-444)d1I中华典藏网

第18部 《文心雕龙》 刘勰 (南朝·梁约465-约532)d1I中华典藏网

第19部 《六祖坛经》 慧能 (唐代638-713)d1I中华典藏网

第20部 《韩昌黎文集》韩愈(唐代768-824)d1I中华典藏网

第21部 《资治通鉴》 司马光 (北宋1019-1086)d1I中华典藏网

第22部 《苏东坡全集》 苏轼(北宋1037-1101)d1I中华典藏网

第23部 《四书章句集注》 朱熹 (南宋1130-1200)d1I中华典藏网

第24部 《传习录》 王阳明 (明代1472-1529)d1I中华典藏网

第25部 《焚书》 李贽 (明代1527-1602)d1I中华典藏网

第26部 《日知录》 顾炎武 (明末清初1613-1682)d1I中华典藏网

第27部 《明夷待访录》 黄宗羲 (明末清初1610-1695)d1I中华典藏网

第28部 《读通鉴论》 王夫之 (明末清初1619-1692)d1I中华典藏网

第29部 《龚自珍全集》龚自珍 (清代1792-1841)d1I中华典藏网

第30部 《人间词话》 王国维 (清末民初1877-1927)d1I中华典藏网

推荐作家

张衡

张衡

张衡(78年—139年),东汉著名辞赋家、文学家、科学家。《后汉书》有传。字平子。南阳郡西鄂(今河南南阳县)人。少时即善属文,西游三辅,作《温泉赋》;东入洛阳,观太学,问学于经学大师贾逵,遂通《五经》、六艺。永元(89—1

孔子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襄公二十二年(一说二十一年)十月庚子日(前551年9月28日)出生于鲁国昌平乡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其远祖

司马迁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成)人。十岁时,随父司马谈到长安,开始研读古代文献,并就学于董仲舒、孔安国。二十岁自长安出发,历经长江、湘江、沅江

孔颖达

孔颖达

孔颖达(574年—648年)唐代经学家。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颖达博通儒家经典,与北魏名儒刘焯同学,在北朝以教授为业。隋炀帝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入唐,秦王李世民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擢国子

余象斗

余象斗

余象斗(约1560 -1637) 名文台,字象斗,号仰止子、仰止山人、三台山人、三台馆主人,别名世腾、象乌、宗下、云登父、子高父等福建建阳人,明末著名书坊主、小说家。他生逢明末建阳刻书鼎盛时期,仅余氏一族就有三十余家书坊,同

公羊高

公羊高

公羊高,战国时期齐国人。相传是孔子学生子夏的弟子。汉代今文经学的重要先驱者。以治《春秋》闻名于世。旧题《春秋公羊传》(亦称《公羊春秋》或《公羊传》)为其所作。据唐代徐彦《公羊传疏》说:“戴宏《序》云:"子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