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二十一经典
《道德经》
除了“道可道非常道”,你还记得这本经典著作中的哪一句话吗?甭管修不修道,读一读《道德经》,你就会知道,“老子五千言,道尽天下事”,一点都不夸张。
《太上感应篇》
“古今第一善书”,诠释了道教思想“承负”观念,是做人、修道必修课。
《南华真经》
又名《庄子》,最早提出“天人合一”的命题,中学课本上著名的《逍遥游》就出自其中。与《冲虚真经》、《通玄真经》、《洞灵真经》合称“四子真经”。
《冲虚真经》
又名《列子》,描述了很多仙境的神奇景象,不但有道德至理蕴含其中,也有丰富的文学价值。
《通玄真经》
又名《文子》,是治国治身的重要典籍。作者非常神秘,一说是老子的弟子,一说是范蠡的老师计然。
《洞灵真经》
又名《亢余子》、《亢桑子》,作者得老子真传后隐居畏垒山,后来又隐居到孟峰,苦修之后得道成仙。
《太平经》
道教早期的核心经典之一,也是最早反对重男轻女的经典之一,奠定了道教修行的基础路线,必读。
《阴符经》
全称《黄帝阴符经》,阐述人必须与天道相合,不要违背自然之道的思想,重要性与《道德经》并列,属于必修课程。
《老子想尔注》
正一派祖师张道陵所著,目前只有残卷,是正一道的“金科玉律”,属于必修课程,基本相当于大学中的高等数学。
《抱朴子内篇》
作者是大名鼎鼎的葛洪,集金丹、仙药、行气、房中、养生等多种修炼方法与一体。大概相当于应用化学,修炼养生必备红宝书。
《上清大洞真经》
实际上是一组道经,又被称为《三十九章经》,主要研究养生行气的功法。
《黄庭经》
养生养气的宝典,是道教多个派别的重要修行功课,被誉为“寿世长生之妙典”。南宋诗人陆游曾写下:“白头始悟颐生妙,尽在黄庭两卷中。”然后,他活了85岁。
《灵宝经》
这本经典的出现,将修炼的方法由存想扩展到修斋诵经,是道门必修课之一。
《三皇文》
一本神奇的经典,只要在家里放上一本,寻常的鬼邪都不敢近前。据说原版还有教人停风止浪、徒步江海的法术,可惜寻得的难度甚大。
《清静经》
非常短,只有四百零一字,内容却非常丰富,是修炼心性修养的重要典籍。
《周易参同契》
万古丹经之祖,主讲炼丹和内养术,是非常好的参考资料,重要性差不多相当于《黄冈密卷》。
《悟真篇》
这本书被推为内丹术正宗,作者是大名鼎鼎的紫阳真人张伯瑞。修炼内丹流派的,一定要熟记于心。
《玉皇经》
道教斋醮祈禳和道门功课的必诵经文,如果你希望授箓成为正牌道士,请将此经倒背如流。
《心印妙经》
全称《无上玉皇心印妙经》,全经仅二百字,但每一个字都是道教内丹的修炼心法。全真的道士在领受初真戒的时候,就必须诵习。
《重阳全真集》
即使是正一的道士,通常也会读一读这本全真经典。这本经典是全真派的开山祖师王喆王重阳所著,很多思想非常值得借鉴。
《长春真人西游记》
虽然也是西游记,但是和四大名著八竿子打不着关系。这本经典的作者是王重阳的徒孙、丘处机的弟子李志常,上卷记录了他与师父长春真人丘处机前往西域时的见闻,下卷主要记录丘处机讲道的事迹。即使不看讲道,作游记也是极好的。
最新文章
推荐作家
张衡
张衡(78年—139年),东汉著名辞赋家、文学家、科学家。《后汉书》有传。字平子。南阳郡西鄂(今河南南阳县)人。少时即善属文,西游三辅,作《温泉赋》;东入洛阳,观太学,问学于经学大师贾逵,遂通《五经》、六艺。永元(89—1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襄公二十二年(一说二十一年)十月庚子日(前551年9月28日)出生于鲁国昌平乡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其远祖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成)人。十岁时,随父司马谈到长安,开始研读古代文献,并就学于董仲舒、孔安国。二十岁自长安出发,历经长江、湘江、沅江
孔颖达
孔颖达(574年—648年)唐代经学家。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颖达博通儒家经典,与北魏名儒刘焯同学,在北朝以教授为业。隋炀帝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入唐,秦王李世民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擢国子
余象斗
余象斗(约1560 -1637) 名文台,字象斗,号仰止子、仰止山人、三台山人、三台馆主人,别名世腾、象乌、宗下、云登父、子高父等福建建阳人,明末著名书坊主、小说家。他生逢明末建阳刻书鼎盛时期,仅余氏一族就有三十余家书坊,同
公羊高
公羊高,战国时期齐国人。相传是孔子学生子夏的弟子。汉代今文经学的重要先驱者。以治《春秋》闻名于世。旧题《春秋公羊传》(亦称《公羊春秋》或《公羊传》)为其所作。据唐代徐彦《公羊传疏》说:“戴宏《序》云:"子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