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劫纪略》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出劫纪略》史料笔记。不分卷。明末清初人丁耀亢撰。成书于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toF中华典藏网

丁耀亢,字西生,号野鹤。生卒年不详。山东诸城人。明诸生,顺治二年贡生。曾任容城教谕、惠安知县。他工诗文,长于戏剧。所著除本书外,尚有《丁野鹤诗钞》及《赤松游》、《表忠记》等传奇行世。toF中华典藏网

本书是研究明末山东诸城等地战乱和李自成大顺地方政权的重要资料。其体例采用分类叙述。全书共分子目十三项:山居志、峪园记、山鬼谈、明真空和尚传、航海出劫始末、从军录事、乱后忍侮叹、避风漫游、皂帽传经叹、陆舫记、孤侄贻谷出险记、保全残业示后人存记、述先德家谱族谱序。书中详细记述了丁耀亢家的家世、产业及其亲身经历的明末清初的劫难遭遇,故名该书为《出劫纪略》。toF中华典藏网

《山居志》中,记述了丁耀亢十岁时父亲去世,遗产甚薄,他和弟弟耀心,“梵梵无依,岁终多不给”。当时,他家除在城中有房在九仙山有别墅,天启七年,又在城南买地建园筑舍于两山之间,经过几年的经营,筑舍五楹,遂移家于此。周围则松林成林,橡栗连山;依溪作垣,因泉为圃。《峪园记》中,记诸城城南,“多佳山水”,丁耀亢家筑园于两岭中间,通计三十亩;以西麓作宅,宅外皆园。《山鬼谈》中,记述了崇祯五年孔有德在登莱一带叛乱,诸城等地为之震动,遂“集壮士、罗弓矢于庭为自守计”。《航海去劫始末》中,记崇祯十二年清兵攻破济南引起的震动,特别是崇祯十五年冬,“北方大家,举族南避,车马络绎不绝”。丁耀亢家当然也不例外。先由城中逃至南山,接着又逃往崔家滩、清风岛。当时他家避乱近百口,“车马驴五十余,壮士庄客近四百人”。而清兵四出劫掠烧杀,即使在夜晚也是如此。丁耀亢说:“遥见百里火光不绝,各村焚屠殆遍”。“时县无官,市无人,野无农,村巷无驴马牛,城中仕屠毁尽矣”。甲申春李自成大顺地方官的到任。当时,逃到清风岛的“巨室将百余家矣”。不久,清兵进入了北京,南明福王即位于南京,土寇大起,社会秩序发生很大变化。丁耀亢的“海上各庄,已为强邻占据”;其他地方的“庄田,半为强邻恶族占去”。“平昔亲知,反面秋风,百计相倾,忍之而不报,始知人情倾陷利吾衰也”。在《保全残业示后人存纪》中,记述了丁耀亢家的四个长兄,分家时每人得地六顷;他与弟弟丁耀心,最初都家无余财,不久,其弟“治有远近庄田十余处,又买东市宅而居之;丁耀亢本人,十年中置买田产二十余顷。崇祯十五年避乱时,他们原各积谷千余石,“乱后焚毁如洗”。尤其当李自成的地方官到达后,地方发生的重大变化,书中作了比较详尽的描写:“闯官莅任,则土贼豪恶,投为胥役,虎借豺藂,鹰假鹯翼,以割富济贫之说,明示通衢,产不论久近,许业主认耕。故有百年之宅,千金之产,忽有一二穷棍,认为祖产者;亦有强邻业主,明知不能久占,而掠取财物者,有伐树抢粮得财物而去者。一邑纷如沸釜,大家茫无恒业。时亡弟在垅,予远眺海中,巨宅膏田,一无主人,任其侵占而谁何。故前此所积,不可向矣。于是有楼子庄之占,草桥庄之占,草洎庄之占,东潘旺之占,石埠庄之占,北县留之占,石桥、后齐沟之占,其不为占据者,惟有焚掠后荒田耳”。因丁耀亢曾在福王处当官,故其被占的产业,久据不还。直到顺治二年六月,丁耀亢自清风岛回来后,为了追还被占的土地,“理之于县,不报,又理之于郡,理之于按察,……以亡弟各产文契俱焚,故最易混占。奔走于青莱二府之间者将二年,而产业始明,至今仍占种,予以无暇问耳”。这些记载,生动而具体地记述了丁耀亢家兄弟致富,及其在大顺地方官到达后,田产被占与后来反攻倒算的全过程。这对深入理解李自成起义的作用与研究明末清初阶级关系,有重要参考价值。故本书虽然篇幅不大,却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toF中华典藏网

本书北京图书馆藏有原稿本,另有清初刻本。书前有顺治十三年李澄中、施行远序。但可能因当时印数有限,以后又未续印,故流传甚少。toF中华典藏网

推荐作家

孔颖达

孔颖达

孔颖达(574年—648年)唐代经学家。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颖达博通儒家经典,与北魏名儒刘焯同学,在北朝以教授为业。隋炀帝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入唐,秦王李世民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擢国子

董仲舒

董仲舒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汉儒家思想家、教育家。河北广川(今河北景县)人。幼年好学不倦,勤读儒学,中年收徒讲学,开始了教学生涯。读书专攻《春秋公羊传》,为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有“汉代孔子”之称。汉武帝

司马迁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成)人。十岁时,随父司马谈到长安,开始研读古代文献,并就学于董仲舒、孔安国。二十岁自长安出发,历经长江、湘江、沅江

房玄龄

房玄龄

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字乔,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人。父彦谦仕隋为刺史。玄龄幼聪敏、贯通典籍,善属文。开皇中,天下统一,人皆以为隋朝国运长久,玄龄则以为隋帝失政,亡迹已现。年十八举进士,授羽骑校,补隰城尉。李渊起兵

孟子

孟子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思孟学派的创始人。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人。幼年丧父,母教极严,家境贫困。长大后,曾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的门人,是孔

彭子益

彭子益

彭子益(1871年-1949年),名承祖,字子益,云南大理鹤庆人,是清末至民国年间著名的白族医学家。 彭子益生于官宦人家,幼受庭训,年长后结交当地名士,博学多闻,尤其喜爱医术。他不拜师,选择直接钻研中医经典著作,师从古圣先贤。凭借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