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经典《法集经》
元魏北天竺沙门菩提留支译
佛在虚空界法界差别住处,最胜楼阁妙宝台上。与千二百五十阿罗汉,及菩萨天龙等,说入一切修行次第法门经。时无所发菩萨,奋迅慧菩萨,与诸眷属,于别楼阁宝堂上座。奋迅慧发十八问?无所发答以各有十种法行,七万六千菩萨得无生法忍。奋迅慧又问诸波罗密相应法集?无所发又答之。乃至种种问答,又令六万二千菩萨得无生法忍,八千天子得法眼净。无所发又言菩萨应修行实谛法集,不舍菩提心,不舍诸众生等。六万菩萨得不退转地,无量天女得法眼净。奋迅慧又问菩萨心念处智?无所发答以无生智业及十种念处,所谓身、受、心、法、佛、法、僧。戒、舍、天,一一释竟。二大菩萨,与诸眷属,俱诣佛所。佛赞印之。舍利弗问以何义故名无所发?无所发答之,八万菩萨得无生法忍,六万天子得法眼净,五千比丘转发大心。佛与授记。无所发问佛善知可取能取法?佛答以见一切法如梦幻等,乃至成就柔和恭敬质直等心,则能得彼如来妙法。无所发又复申述如实修行不放逸义,名为微妙法集。次有舍利弗,目犍连,富楼那,迦旃延,大迦叶,须菩提,阿那律,罗睺罗,优波离,阿难陀,各说胜妙法集。佛各印之。次有弥勒菩萨,见者爱乐菩萨,善目菩萨,善生菩萨,大导师菩萨,光明幢菩萨,解脱月菩萨,大海慧菩萨,观世音菩萨,坚意菩萨,善护菩萨,虚空菩萨,文殊师利菩萨,各说胜妙法集。佛总印赞。若人闻此法门,能信能忍,不生于谤,我授是人无上道记。于是无所发脱颈上宝璎珞,奉散如来,住虚空中,作大宝帐,并说偈赞佛。佛为授记。须菩提复与无所发问答,说甚深法。七万六千众生发菩提心,二百比丘心得解脱。复有善思惟天子问佛?佛答以成就深直之心,发无上意,名为根本住处,六度止观,三十七品等,名为菩萨境界,及菩萨行,菩萨安隐,菩萨寂静,菩萨常在三昧,菩萨到一切处,菩萨调伏,菩萨得灭,一一答竟。善思惟复申述最上妙法。佛赞印之。唱募流通。于是无所发,观世音,弥勒,见爱乐,导师,文殊师利,各任护持。佛更赞印结劝。兼记法门所行之处。
最新文章
推荐作家
孔颖达
孔颖达(574年—648年)唐代经学家。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颖达博通儒家经典,与北魏名儒刘焯同学,在北朝以教授为业。隋炀帝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入唐,秦王李世民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擢国子
董仲舒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汉儒家思想家、教育家。河北广川(今河北景县)人。幼年好学不倦,勤读儒学,中年收徒讲学,开始了教学生涯。读书专攻《春秋公羊传》,为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有“汉代孔子”之称。汉武帝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成)人。十岁时,随父司马谈到长安,开始研读古代文献,并就学于董仲舒、孔安国。二十岁自长安出发,历经长江、湘江、沅江
房玄龄
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字乔,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人。父彦谦仕隋为刺史。玄龄幼聪敏、贯通典籍,善属文。开皇中,天下统一,人皆以为隋朝国运长久,玄龄则以为隋帝失政,亡迹已现。年十八举进士,授羽骑校,补隰城尉。李渊起兵
孟子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思孟学派的创始人。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人。幼年丧父,母教极严,家境贫困。长大后,曾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的门人,是孔
彭子益
彭子益(1871年-1949年),名承祖,字子益,云南大理鹤庆人,是清末至民国年间著名的白族医学家。 彭子益生于官宦人家,幼受庭训,年长后结交当地名士,博学多闻,尤其喜爱医术。他不拜师,选择直接钻研中医经典著作,师从古圣先贤。凭借自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