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最早的地方志《景定建康志》
宋建康(今南京市)都邑志。五十卷。宋马光祖修,周应合纂。成书于景定二年(1261年)。
马光祖,字华父,号裕斋,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宝庆二年进士,官至户部尚书、安抚使、拜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周应合,号淳叟,自号溪园先生。生于宋嘉定六年(1213年),卒于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豫章武宁(今江西武宁县)人。淳祐进士,官至实录院修撰。开庆元年以承直郎差充江南东路安抚使司干办公事。景定二年,时任建康知府马光祖见乾道旧志、庆元续志“散漫而无统”,记载尚多缺略,闻周应合学识渊博,所纂《江陵志》记载有法,遂聘周应合主纂《景定建康志》,同年三月开局,七月成书,八月进于朝。
是志取乾道、庆元两部《建康志》合二而一,并增入庆元以后六十余年之事,正伪补阙,别编成书。该志为纪传体。前有序、表、笺、目录,次分五类:卷一至卷四为留都录(南宋曾在此设有行宫,故名留都);卷五为建康图,下有图序、虎踞形势图、历代城郭互见图、建康府境方括图、建康开阃所部图、府城图、府治图、上元县图、江宁县图、句容县图、溧水县图、溧阳县图、府学图、明道书院图、青溪先贤堂图,图后附有地名辨:辨丹阳、辨扬州、辨金陵、辨建业、辨越台、辨马鞍山;卷六至卷十四为表,包括建康表总序和建康表,从周元王四年(公元前472年)起到景定年间共一千七百多年,分时、地、人、事以表记载;卷十五至卷四十六为志,首有志总序,次列疆域志、山川志、城阙志、官守志、儒学志、文籍志、武卫志、田赋志、风土志、祠祀志,每志下又分若干细目,如风土志,先风土志序,再风俗、民教、灾祥、第宅、土贡、物产;古陵、诸墓、义阡;卷四十七至卷四十九为传,包括古今人表、古今人物传,细目为:正学、孝悌、节义、忠勋、直臣、治行、耆旧、隐德、儒雅、贞女;卷五十为拾遗。书中所载马光祖序及周应合《景定修志本末》对方志的源流、宗旨、作用多有论述。强调志书应“削去怪妄,订正事实,崇厚风俗,表彰人才。”编纂方法主张“定凡例、分事任、广搜访、详参订”。
该志对自周至南宋以来建康的地理沿革,尤其是南宋的建置情况,作了详实的载划和考辨,说明了建康“虎踞龙盘”的重要地理位置。对其历史人物,尤其重要人物,如三国时的孙权、张纮等;历史事件,尤其重大事件,如孙吴建都、东晋定鼎、金兵几度侵占和虏掠、岳飞抗金等,都有比较详细的叙述,说明建康人才层出的情况。书中花了大量的篇幅对风俗、民情、物产等作了相当详尽的记载,展现了以建康为中心的江东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概况,特别能够反映出当时南宋的经济发展水平。
南宋修此志,是为了说明宋王朝“国泰民安”的所谓盛世。然而,当时南宋偏安江东一隅,与金对峙,此志的编修对于抗金、巩固国防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该书以史表见称,史家谓“建康表”者,即此志之表;它模仿正史纪传体,立五类,类下各分细目,目以类归,层次明晰,故孙星衍在该书重刻时作序云:“《建康志》体例最佳”,广为后世采用;《四库全书总目》亦称其“援据该洽,条理详明,凡所考辨,俱见典核。”是地方志中佳作。该书所载很多正史不见的史料,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该书原有景定刊本,今只存明影宋抄本,另有清钱大昕抄本、《四库全书》本、清嘉庆六年(1801年)金陵孙忠愍祠刻本等。
最新文章
推荐作家
孔颖达
孔颖达(574年—648年)唐代经学家。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颖达博通儒家经典,与北魏名儒刘焯同学,在北朝以教授为业。隋炀帝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入唐,秦王李世民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擢国子
董仲舒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汉儒家思想家、教育家。河北广川(今河北景县)人。幼年好学不倦,勤读儒学,中年收徒讲学,开始了教学生涯。读书专攻《春秋公羊传》,为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有“汉代孔子”之称。汉武帝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成)人。十岁时,随父司马谈到长安,开始研读古代文献,并就学于董仲舒、孔安国。二十岁自长安出发,历经长江、湘江、沅江
房玄龄
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字乔,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人。父彦谦仕隋为刺史。玄龄幼聪敏、贯通典籍,善属文。开皇中,天下统一,人皆以为隋朝国运长久,玄龄则以为隋帝失政,亡迹已现。年十八举进士,授羽骑校,补隰城尉。李渊起兵
孟子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思孟学派的创始人。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人。幼年丧父,母教极严,家境贫困。长大后,曾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的门人,是孔
彭子益
彭子益(1871年-1949年),名承祖,字子益,云南大理鹤庆人,是清末至民国年间著名的白族医学家。 彭子益生于官宦人家,幼受庭训,年长后结交当地名士,博学多闻,尤其喜爱医术。他不拜师,选择直接钻研中医经典著作,师从古圣先贤。凭借自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