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通俗演义》小说介绍

《二十四史通俗演义》清代文言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原名《纲鉴廿一史通俗衍义》、《廿一史演义》,一名《纲鉴通俗演义》、《纲鉴演义》、《纲鉴廿四史通俗演义》,又名《历朝史演义》、《中国历代兴亡鉴通俗演义》。二十六卷四十四回。题“新昌吕抚安世辑,男维城京周、维垣辅周、维基起周同校”。作者吕抚,字安世,浙江新昌人。成书于清雍正十年(1732)。Mv2中华典藏网

现存主要版本有清雍正十年(1732)原刊本;清正气堂活字本,藏天津图书馆;清光绪十六年(1890)上海广百宋斋石印本;清宣统元年(1909)上海章福记书局石印本,藏首都图书馆。1985年浙江人民出版社影印上海广百宋斋石印本,1986年岳麓书社排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影印正气堂活字本。Mv2中华典藏网

上古时候,天地未分,形如鸡卵,内育人胎,其名盘古,盘古以斧劈开混沌,天地遂分。后来出现了三皇五帝,我华夏民族渐露文明之曙光,发生了伏羲制八卦、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神农尝百草、仓颉造字、黄帝画野分州等大事。尧乃贤明之君,他禅位于有德行的舜,舜到老年又禅位于治水有功的禹。后来禹之子启接替禹,建立了夏朝。夏朝传至桀便衰落了,桀宠爱妹喜,昏庸暴虐,不久为成汤所灭。汤建立商朝,传至纣王,荒淫残暴,听信妲己谗言,杀戮忠良,制炮烙之刑残害臣民。周武王姬发起兵灭商,纣王自焚而死。至周幽王宠信褒姒,为博其一笑,幽王不惜烽火戏诸侯,等到真有军情时,诸侯皆不来救,幽王终为犬戎所杀,西周灭亡。周平王迁都洛邑,是为东周。从此进入春秋五霸并起、战国七雄纷争的时代。后来秦嬴政并吞六国统一天下,是为始皇帝。秦始皇施行暴政,焚书坑儒,二世胡亥昏庸无道,以严刑治国,百姓不堪秦之暴政,陈胜、吴广起兵于蕲,项羽、刘邦楚汉相争,秦至二世而亡。Mv2中华典藏网

刘邦打败项羽,夺得江山,建立汉朝。刘邦死后,吕后专权,诸吕当道,陈平、周勃伺机尽诛诸吕,迎文帝即位。武帝时,大将卫青、霍去病平定匈奴。历昭帝、宣帝、元帝、成帝、哀帝至平帝,外戚王莽弑君自立,改国号新。光武帝刘秀灭新莽光复汉室,是为东汉。汉献帝时,天下大乱,曹操、孙权、刘备各据一方,魏、吴、蜀三足鼎立。蜀为魏所灭,后司马氏篡魏,改国号晋,晋复灭吴。至五胡乱中原,西晋灭亡,司马睿建立东晋。晋恭帝时,刘裕篡位,东晋灭亡,开始了南北朝时期。南朝历经宋、齐、梁、陈四代,北朝为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北周丞相杨坚篡静帝位,建隋朝。杨坚次子杨广为人奸诈,弑父杀兄夺得皇位,是为炀帝。隋炀帝穷奢极欲、劳民伤财,百姓群起造反。Mv2中华典藏网

唐高祖李渊力克群雄,天下归心,建国号唐,传位于次子世民。唐太宗李世民英明神武,屈节下士,励精求治,遂成贞观盛世。太宗殁,李治即位为高宗,太宗才人武氏被纳,不久册立为皇后。武后性敏多谋,将朝中大权独揽手中,先后废中宗李显、睿宗李旦,改元光宅,立武氏七庙。张柬之、桓彦范等大臣谋诛武后党羽,逼武后退位,中宗李显得以复位。至玄宗李隆基宠爱杨妃,荒疏朝政,引发安史之乱,江山虽勉强保全,国运却日渐衰落。唐末黄巢起义动摇了唐帝国根基,朱温弑昭宣帝,唐亡。此后历经梁、唐、晋、汉、周五代。朱温建立的后梁为李存勖所灭,石敬瑭灭后唐建后晋,刘知远建后汉,郭威建后周。Mv2中华典藏网

及周恭帝立,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易周为宋,定都汴京。赵匡胤崩,其弟光义继位,是为太宗。历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哲宗,至徽宗赵佶穷极淫乐,奸臣误国,加之自太祖杯酒释兵权,诸州守官皆以文臣代之,国家衰弱不堪。时金兵入侵,觊觎中原,徽宗传位于钦宗赵桓。金兵攻破汴京,掳去徽宗、钦宗,北宋亡。康王赵构即位于应天府,定都杭州,是为南宋。赵构偏安半壁江山,不思破金雪靖康之耻。一代名将岳飞骁勇善战,屡次大败金兵,却为秦桧杀害。南宋至帝昺为元所灭,丞相文天祥慷慨就义。Mv2中华典藏网

铁木真建蒙古国,世祖忽必烈定国号元。元朝到顺帝时纲纪废弛,四方兵起。朱元璋统领大军,灭陈友谅、张士诚部,北定中原,攻克元大都,建立明朝。至万历年间,清兵入抚顺。崇祯年间,内忧外患加剧,明元气丧尽。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入京城,明思宗朱由检自缢于万岁山寿皇亭,明亡。Mv2中华典藏网

推荐作家

张衡

张衡

张衡(78年—139年),东汉著名辞赋家、文学家、科学家。《后汉书》有传。字平子。南阳郡西鄂(今河南南阳县)人。少时即善属文,西游三辅,作《温泉赋》;东入洛阳,观太学,问学于经学大师贾逵,遂通《五经》、六艺。永元(89—1

孔子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襄公二十二年(一说二十一年)十月庚子日(前551年9月28日)出生于鲁国昌平乡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其远祖

司马迁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成)人。十岁时,随父司马谈到长安,开始研读古代文献,并就学于董仲舒、孔安国。二十岁自长安出发,历经长江、湘江、沅江

孔颖达

孔颖达

孔颖达(574年—648年)唐代经学家。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颖达博通儒家经典,与北魏名儒刘焯同学,在北朝以教授为业。隋炀帝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入唐,秦王李世民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擢国子

余象斗

余象斗

余象斗(约1560 -1637) 名文台,字象斗,号仰止子、仰止山人、三台山人、三台馆主人,别名世腾、象乌、宗下、云登父、子高父等福建建阳人,明末著名书坊主、小说家。他生逢明末建阳刻书鼎盛时期,仅余氏一族就有三十余家书坊,同

公羊高

公羊高

公羊高,战国时期齐国人。相传是孔子学生子夏的弟子。汉代今文经学的重要先驱者。以治《春秋》闻名于世。旧题《春秋公羊传》(亦称《公羊春秋》或《公羊传》)为其所作。据唐代徐彦《公羊传疏》说:“戴宏《序》云:"子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