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客挥犀》简介

《墨客挥犀》是一部宋代文言轶事小说。彭乘撰。十卷。书中记有苏轼自海南北归及章惇贬至雷州两事,可见成书于宋徽宗时期。 今存《稗海》本、 《笔记小说大观》本;《说郛》收有部分内容。bOM中华典藏网

本书所记,大致可以分为四类:bOM中华典藏网

(一)官场见闻。作者生经北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等朝,仕历颇长,熟知官场情况,部分地反映在此书中。这些见闻,虽然大都属于真人真事,但许多条目可以视为志人小说。其中,有的记载了贤臣的嘉言懿行,如卷一写张昪的直言敢谏;有的记载了官员之间的争斗与倾轧,如卷五载黄宗旦之被捉弄;有的揭露了官场中的蝇营狗苟之徒,如卷六写巩申之善于谄媚;有的讽刺了某些官员的昏庸无能,尸位素餐,如卷一写侍御史王平之无聊和可笑:bOM中华典藏网

御史台仪:凡御史上事一百日不言,罢为外官。有侍御史王平, 拜命垂满百日,而未言事。同僚皆讶,或曰: “王端公有待而发,苟言之,必大事也。”一日,闻入札子,众共侦之,乃弹御膳中有发, 其弹词云: “是何穆若之容,忽睹卷如之状。” (卷一)bOM中华典藏网

还有的记载了官场的某些趣闻,如卷一写低职官员俸禄之微薄,可谓谐谑有趣;另如记王旦度量宽宏,不轻易发人之过(卷一),韩琦不罪打碎珍贵玉盏的小吏(卷七),包拯执法不阿,无所忌讳(卷十)等等,都颇有小说意味。bOM中华典藏网

(二)文坛轶事。作者博学多闻,与苏轼、黄庭坚等亦有交往,对文坛的记述,每有足资后人参考之处,其中有的也可当作小说来读。如记其叔彭几(字渊材)的几条,就活脱如画,试看其中一条:bOM中华典藏网

彭渊材初见范文正公画像,惊喜再拜,前磬折,称:“新昌布衣彭几, 幸获拜谒。”既罢,熟视曰: “有奇德者,必有奇形。”乃引镜自照,又捋其须曰: “大略似之矣,但只无耳毫数茎耳,年大当十相具足也。”又至庐山太平观, 见狄梁公像,眉目入鬓,又前再拜,赞曰:“有宋进士彭几谨拜谒。”又熟视久之,呼刀镊者使剃其眉尾,令作卓枝入鬓之状。家人辈望见惊笑,渊材怒曰:“何笑?吾前见范文正公,恨无耳毫;今见狄梁公,不敢不剃眉,何笑之乎?耳毫未至,天也;剃眉,人也。君子修人事以应天,奈何儿女子以为笑乎……”(卷二)另如记潘阆之狂放不羁(卷一),蔡君谟(襄)之精于品茶(卷四),王禹玉(珪)之诗谑王安石(卷四),杜镐之博闻强记(卷七),潘大临之作“满城风雨近重阳”诗(卷十),等等,也都颇有趣味。bOM中华典藏网

(三)社会趣闻。这方面的条目较多,其中也有一些可视为小说。例如:bOM中华典藏网

杜德俗呼为杜麻胡,送铺中卒也。 附邮筒物至重者,他卒莫当之,德即荷而去,曾不倦怠。一日醉,牵一虎卧于铺前,居人大惊,德即枕而寐。食久方起,解缚纵虎而去, 试呵之曰:“复归旧山,不得害人!”虎瞑目若听伏者,乃去。人始以此异之……(卷八)bOM中华典藏网

情节夸张, 具有传奇色彩。此外,书中记骨托鸟能食铁石(卷二),虎每食一人则耳成一缺(卷三),以及岭南异虫,长安怪虫(卷五)等,亦颇类志怪小说。bOM中华典藏网

(四)文评诗话。如辨杜牧《华清宫》诗所咏不合节令(卷四),从杜甫赠高适等诗见出“唐之参军簿尉,有过则受笞杖之刑” (卷十), 均可见作者才学。不过这类条目专在论文,无甚小说意味。bOM中华典藏网

《墨客挥犀》文笔比较流畅。虽然作者受笔记体载的限制,并非有意创作小说,但许多片断叙事比较具体,能抓住人物富有特征的言行予以勾勒,故能于平淡中时见生动。在宋代笔记中,它取得了一定的成就。bOM中华典藏网

推荐作家

孔颖达

孔颖达

孔颖达(574年—648年)唐代经学家。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颖达博通儒家经典,与北魏名儒刘焯同学,在北朝以教授为业。隋炀帝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入唐,秦王李世民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擢国子

董仲舒

董仲舒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汉儒家思想家、教育家。河北广川(今河北景县)人。幼年好学不倦,勤读儒学,中年收徒讲学,开始了教学生涯。读书专攻《春秋公羊传》,为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有“汉代孔子”之称。汉武帝

司马迁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成)人。十岁时,随父司马谈到长安,开始研读古代文献,并就学于董仲舒、孔安国。二十岁自长安出发,历经长江、湘江、沅江

房玄龄

房玄龄

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字乔,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人。父彦谦仕隋为刺史。玄龄幼聪敏、贯通典籍,善属文。开皇中,天下统一,人皆以为隋朝国运长久,玄龄则以为隋帝失政,亡迹已现。年十八举进士,授羽骑校,补隰城尉。李渊起兵

孟子

孟子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思孟学派的创始人。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人。幼年丧父,母教极严,家境贫困。长大后,曾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的门人,是孔

彭子益

彭子益

彭子益(1871年-1949年),名承祖,字子益,云南大理鹤庆人,是清末至民国年间著名的白族医学家。 彭子益生于官宦人家,幼受庭训,年长后结交当地名士,博学多闻,尤其喜爱医术。他不拜师,选择直接钻研中医经典著作,师从古圣先贤。凭借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