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数学家秦九韶的主要成就
中国数学家。字道古,四川安岳人,生活在南宋末年。父亲秦季槱(you),当过潼川(四川三台)郡守(1226)。秦九韶在自己所著的书中自题鲁郡秦九韶,鲁郡是山东滋阳、曲阜一带,大概是他的祖先居住的地方。秦九韶早年曾从隐君子学数学。18岁“在乡里为义兵首”。以后离开四川,在湖北、安徽、江苏等地做官,1261年左右被贬到梅州(广东梅县)不久就死在那里。秦九韶学识渊博,在数学上有突出的成就。1244年,母亲故去,秦九韶在湖州守孝期间,潜心写作。1247年9月,完成《数学大略》或《数书九章》18卷。全书共81个问题,分为9类,每类9个问题,主要内容如下:
1.大衍类。一次同余式组解法
2.天时类。历法计算、降水量
3.田域类。土地面积
4.测望类。勾股、重差
5.赋役类。均输、税收
6.钱谷类。粮谷转运、仓窖容积
7.营建类。建筑、施工
8.军旅类。营盘布置、军需供应
9.市物类。交易、利息
全书采用问题集的形式,并不按数学方法来分类。北宋时印刷术已发明,宋、元的名家(杨辉、李冶、朱世杰等)的著作均有刻本,唯独秦九韶的《数书九章》没有。直到1842年才正式刊刻出版,从著书到出版中间经过6个世纪。《数书九章》是一部划时代的巨著,内容丰富,精湛绝伦。特别是“大衍求一术”和高次方程解法,在世界数学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自从《孙子算经》提出了“物不知数”题以后,直到秦九韶才给以理论上的说明,并定名为“大衍求一术”。“大衍”的问题是找出一个正整数x,使x被M1除余b1,被M2除余b2,…,被Ms除余bs。M1,M2,…,Ms不一定两两互素,个数也没有限制,下面为了便于说明,设为3个。用同余式的记法,所要解的是同余式组:
经过一定手续(求“定数”)处理后,变换成同余余式组
其中
m1,m2,m3两两互素。秦九韶给出这类问题的完整解法。西方解决同样的问题用同余式组,它的理论是1801年高斯建立的。已在秦九韶之后554年。古典代数的中心是方程论,我国在方程论方面有优良的传统。祖冲之父子开始研究二、三次方程,到唐代王孝通三次方程解法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以后更推广到高次方程。秦九韶总结和巩固了前人的开方法,整齐而有系统地应用到任意次方程的有理或无理根的求解上去。实质上和“霍纳法”完全相同。霍纳(H.G.Horner)在1819年发表其方法,晚于秦九韶572年。鲁菲尼(P.Ruffi-ni)类似方法的发表(1804)也晚557年。秦九韶法可用一个例子来说明。卷六“环田三积”题得出一个4次方程

方程共有4个实根:±20.5548079,±121.7476899.秦九韶得出一根20.5494853,误差仅0.026%。秦九韶解方程的方法是对任何次方程都适用的,但在实际问题中出现4次以上的方程并不多见。为了举一个相当高次的例子,特地造出一个10次方程来,说明解法的普遍性。秦九韶解法比西方人早五百多年,此种解法改称为“秦九韶法”是完全应该的。秦九韶还独立发现了用三角形三边a、b、c表其面积的“海伦公式”
原书所用的方法是,解下列二次方程,即得面积x
不难证明,和海伦公式是等价的。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秦九韶形成一股热潮,例如比利时的李倍始(Ulrich Libbrecht)教授著《十三世纪的中国数学,秦九韶<数书九章>》(Chinese Mathematics in the Thir-teenth Century,The Shu-shuchiu-chang of Ch’in Chiu-shao,1973),对《数书九章》作了较详尽的分析;吴文俊主编《秦九韶与<数书九章>》(1987,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收集近年来我国学者关于秦九韶的论文,汇编成书。这都是研究秦九韶的珍贵成果。
最新文章
推荐作家
孔颖达
孔颖达(574年—648年)唐代经学家。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颖达博通儒家经典,与北魏名儒刘焯同学,在北朝以教授为业。隋炀帝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入唐,秦王李世民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擢国子
董仲舒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汉儒家思想家、教育家。河北广川(今河北景县)人。幼年好学不倦,勤读儒学,中年收徒讲学,开始了教学生涯。读书专攻《春秋公羊传》,为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有“汉代孔子”之称。汉武帝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成)人。十岁时,随父司马谈到长安,开始研读古代文献,并就学于董仲舒、孔安国。二十岁自长安出发,历经长江、湘江、沅江
房玄龄
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字乔,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人。父彦谦仕隋为刺史。玄龄幼聪敏、贯通典籍,善属文。开皇中,天下统一,人皆以为隋朝国运长久,玄龄则以为隋帝失政,亡迹已现。年十八举进士,授羽骑校,补隰城尉。李渊起兵
孟子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思孟学派的创始人。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人。幼年丧父,母教极严,家境贫困。长大后,曾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的门人,是孔
彭子益
彭子益(1871年-1949年),名承祖,字子益,云南大理鹤庆人,是清末至民国年间著名的白族医学家。 彭子益生于官宦人家,幼受庭训,年长后结交当地名士,博学多闻,尤其喜爱医术。他不拜师,选择直接钻研中医经典著作,师从古圣先贤。凭借自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