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潘昶小说《金莲仙史》介绍

《金莲仙史》清代白话长篇神怪小说。四卷二十四回。自序署“台南青阳道人潘昶明广”。作者潘昶,字明广,号台南青阳道人,生平不详。成书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xoM中华典藏网

现存主要版本有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上海翼化堂藏板本,藏上海图书馆。1989年春风文艺出版社《全真七子全书》排印本,1989年江西人民出版社“中国近代小说大系”、199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十大古典神怪小说》丛书”、1997年春风文艺出版社“中国古代珍稀本小说续”排印上海翼化堂藏板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影印上海翼化堂藏板本。xoM中华典藏网

王重阳夫妇受钟离权、吕洞宾度化而得道,王重阳经受了酒、色、财、气的种种考验,将夫人改名和玉蟾。结庵苦修三年,王重阳练成胎息大法,断绝烟火,居于地穴十二年。出穴时,妻子道果已成。原来她本是瑶池守花青鸟精卫下凡,夙因不昧,所以能位证金仙,无复羽毛之累。而王重阳则是通程真人王升降世,不昧前因,所以能得道成真,广度众人。xoM中华典藏网

王重阳先度马钰,每天与他谈玄论道,还十次分梨与马钰同食。每次分梨,都以一首诗点化,但马钰迟迟不见觉悟。谭长真患风痹之症,求医无效,服药无灵。他听说马钰家中来了一位神仙,不食烟火,便登门求治。王重阳见他夙缘有种,根器不凡,就从葫芦内取出丹丸三颗,让他服下,即刻治愈。谭长真大喜过望,即拜王重阳为师学道。xoM中华典藏网

马钰之妻孙不二,起初对王重阳持怀疑态度,后目睹王重阳的神通变化,心中觉悟。但王重阳见她容貌冶艳,担心她道心不固,坑害道友,所以不肯收她为徒。孙不二便用沸油毁容,终于得到王重阳的同意,收为门下弟子。xoM中华典藏网

王重阳创立全真教,在大徒弟马钰资助下,选择一个清静之处,造了全真庵,众师徒一起入内修道。邱处机慕名而来拜师,王重阳执意不收,马钰同情邱的遭遇,代师收徒。此后重阳每每对他严厉呵责,动辄得咎,以苦其心志。接着郝太古弃官而来学道,王重阳要他常持三皈,谨守五戒,然后方可论道。xoM中华典藏网

江淮、山东大旱,灾民来请王重阳祈雨,果然应验,由此他闻名遐迩,投师者越来越多。王重阳怕从此不得安宁,便想去终南山一游,在长安遇到妻子和玉蟾,两人同上终南山。钟离权要他“度齐七朵金莲,方可应诏上升”。xoM中华典藏网

王重阳即回全真庵,又先后收刘长生、王玉阳两人为徒,已足七朵金莲之数,便对弟子们说道:“我的门人共有一千多,可以成道者只有邱、刘、谭、马、郝、王、孙七个人而已。邱处机将来必成大器,所以我尽意锻炼他。”他立下遗言后,即奄然返真。xoM中华典藏网

王重阳升天后,弟子们遵嘱将其遗体抬进龛中,送至陕西老家,即分手各奔东西。于是全真七子各立门派,广度众生。xoM中华典藏网

邱处机自号长春子,在磻溪修行炼道,终得仙人指点,在陇州龙门洞得道。其间历经磨难,大死七次,小死不知其数。xoM中华典藏网

马钰、孙不二炼就金丹大道,渐渐通灵变化,功圆行满,双双归真。xoM中华典藏网

谭长真四处游玩,在泸州发现将有水灾到来,即通知当地百姓回避,使他们免于遭难。此后,他遍积功勋。xoM中华典藏网

刘长生云游终南山,遇到吕洞宾,复授道要,后至武当山静炼丹成,脱胎神化,被人们奉为神仙。xoM中华典藏网

郝太古在庐山遇异人谈道,指授《易》理,卜筮益精。后至扬州指引愚迷,声名远播。收云姑为徒,护法三年,金丹成就,脱胎神化,逆知未来。xoM中华典藏网

王玉阳为孙不二护法一年,当她金丹道成后,即传授其炼丹养胎、调神出胎等真诀。此后,他在嵛地勤修,亦得道成真。xoM中华典藏网

邱处机告别弟子,过葱岭积雪,西渡流沙河,遨游诸国,度化众生。天竺国王见邱真人常有云霞盘结顶上,如同宝盖,故称之为“宝盖佛”,又称“震旦活佛”。xoM中华典藏网

邱处机又游月氏、回回、罽宾等国,指引迷徒,随处化度。返至雪山,至灵鹫寺挂单。后返回中原,继续传道。宋帝派刘忠来请邱处机去京,同商安民定国之策,邱处机托病不去。不几天,金使来聘,邱处机亦高卧不起。xoM中华典藏网

成吉思汗派使召邱处机北上问道,他将日常事务安排了一下,即上了旅途。成吉思汗在行宫召见邱处机,问是否有长生之药。邱处机回答:“臣无长生之药,只有卫生之道。”成吉思汗问了许多问题,邱处机一一作答,并劝成吉思汗要修德保身,宜少出猎。xoM中华典藏网

邱处机辞别,成吉思汗赐礼极丰,并派员护送。成吉思汗去世后,蒙古统治者仍对邱处机崇敬有加。邱处机了道登真,与已登仙的众道友朝拜玉帝,受封真人。xoM中华典藏网

推荐作家

孔颖达

孔颖达

孔颖达(574年—648年)唐代经学家。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颖达博通儒家经典,与北魏名儒刘焯同学,在北朝以教授为业。隋炀帝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入唐,秦王李世民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擢国子

董仲舒

董仲舒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汉儒家思想家、教育家。河北广川(今河北景县)人。幼年好学不倦,勤读儒学,中年收徒讲学,开始了教学生涯。读书专攻《春秋公羊传》,为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有“汉代孔子”之称。汉武帝

司马迁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成)人。十岁时,随父司马谈到长安,开始研读古代文献,并就学于董仲舒、孔安国。二十岁自长安出发,历经长江、湘江、沅江

房玄龄

房玄龄

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字乔,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人。父彦谦仕隋为刺史。玄龄幼聪敏、贯通典籍,善属文。开皇中,天下统一,人皆以为隋朝国运长久,玄龄则以为隋帝失政,亡迹已现。年十八举进士,授羽骑校,补隰城尉。李渊起兵

孟子

孟子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思孟学派的创始人。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人。幼年丧父,母教极严,家境贫困。长大后,曾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的门人,是孔

彭子益

彭子益

彭子益(1871年-1949年),名承祖,字子益,云南大理鹤庆人,是清末至民国年间著名的白族医学家。 彭子益生于官宦人家,幼受庭训,年长后结交当地名士,博学多闻,尤其喜爱医术。他不拜师,选择直接钻研中医经典著作,师从古圣先贤。凭借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