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杂剧剧本《介子推》

《介子推》全名《晋文公火烧介子推》,主要写春秋时晋国忠臣介子推的故事。95d中华典藏网

晋献公宠信丽姬,贬正宫皇后、东宫太子、西府储君,为丽姬之子修盖千尺云月台,台上太极宫百二十间,劳民伤财。朝中宰辅没有一个敢于谏劝。大臣介子推对这种“父子无义慈情分,兄弟丧恭友心怀”,“五教不明生仇恨”、“四时失序降民灾”、“大太子申生软弱、小太子重耳囊揣”、丽姬之子奚齐毒如蛇蝎、卓子狠似狼豺的局面非常担忧,上朝直谏,特别提出不能修盖云月台,“怕引得祸从天上来”。介子推以纣王为例,说明就是因为宠信妲已,盖摘星楼、不明殿、长夜宫,劳民伤财,“敲阳人胫腿验髓,剖妇人腹气验胎”,不听微子、箕子、比干三臣之谏,诸侯史官皆毁其无道,最后为武王所灭。但介子推的逆耳忠言晋献公听不进去,介子推只得全身出朝。临走,警告晋献公:“惹起场干戈横祸灾”,“提备着楚兵来”。95d中华典藏网

介子推载母归去,半载之间,“落得个住逍遥散诞行踏,背一张琴,携一壶酒,访友在山间林下”,“耳净胜如聋,眼明浑似瞎”,收拾起“论邦辩国的巧舌头”,“妆做个哑、哑、哑”,“将书剑收拾,素琴抬起,剑匣高挂”。想起当日在朝,不勉有些后怕。他教导“修文演武”的儿子介休,虽有“擎王保驾之意,安邦定国之心”,充其量也不过“出为将”、“入为相”,其结果则可能和自己一样,“招罪招殃添惊怕”,倒“不如无是无非做庄家”。所谓荣华富贵送尔身,高车驷马追尔魂,大(dào到,古代军队大旗)高牙取尔命。正在这时,公子重耳跑进他家。“原来是争社稷结冤仇”。“君王传的圣旨,丽后定的见识,贼子(国舅吕用功)使的机彀”,命六宫大使王安将东宫太子赐死,重耳也被逼走。介子推正为东宫太子申生自刎悲痛,埋怨晋天子“全不怕万载人民骂”,国舅追寻重耳冲进家来,声称交出重耳便罢,交不出重耳全家命休。介子推决心替重耳以死,别过山妻老母,向儿子介休要剑自刎,介休却扯剑揪发,刀过头落,“救了储君,替了亲爷”,“为国于家”。介子推保重耳顶风冒雪出逃。两人绝粮三日,介子推每日割着身上肉,“推做出林外拾得野物肉,与太子觉锇”。恰好楚使来迎,重耳随使去楚,介子推侍母回家。临别,介子推叮咛重耳:“你若是报不得母,雪不得兄,你便空破了国;我若是侍不得母,埋不得儿,我便是白丧了家。你若是雪不得冤,报不得恨,则恁地空干罢,太子呵,你便是治不得国,我便是齐不得家,枉教人唾骂杀”。95d中华典藏网

介子推一次去晋城,得知重耳为君,号文公即位,将群臣都封赠了,惟独忘了介子推。介子推作了一篇《龙蛇歌》悬于晋国宫门,预料文公见后必然宣诏。其母告诉他“一世之荣,不如万载之名”,就是说:“皇帝临朝一世荣,背母归山博个万代名”。介子推背母隐入绵山峻岭之中。晋文公来聘,子推不出。晋文公为逼介子推出山,放起火来“焰腾腾火起红霞,黑洞洞烟飞墨云,闹垓垓火块纵横,急穰穰烟墨乱滚,”介子推不肯躲避,抱着黄芦树被烧而死。他宁可火中焚身,不愿出山应诏。一位曾和介子推朝夕相处,深明其为人的樵夫向晋文公讲述了介子推的忠烈事迹和被烧死的情景,“向当心里水瓮防身”,“四面火把烧焚”,斥责晋文公“做皇帝,一头放水,一头放火”,“那的是您天子重贤臣?”“不争你个晋文公烈火把功臣尽,枉惹得万万载朝廷议论。常想赵盾捧车轮,也不似你个当今帝王狠!”95d中华典藏网

晋文公向介子推设祭后归去。95d中华典藏网

此剧表现介子推的忠和孝。其中写他教子、保重耳一折尤为生动。作者先写他以归隐侍母为乐、教子以农为业,接着写他欲替重耳杀身,儿子却为国为亲自刎,最后又在绝境中割股养活重耳,这种先抑后扬的写法,把他的忠表现得更为突出。95d中华典藏网

推荐作家

孔颖达

孔颖达

孔颖达(574年—648年)唐代经学家。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颖达博通儒家经典,与北魏名儒刘焯同学,在北朝以教授为业。隋炀帝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入唐,秦王李世民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擢国子

董仲舒

董仲舒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汉儒家思想家、教育家。河北广川(今河北景县)人。幼年好学不倦,勤读儒学,中年收徒讲学,开始了教学生涯。读书专攻《春秋公羊传》,为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有“汉代孔子”之称。汉武帝

司马迁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成)人。十岁时,随父司马谈到长安,开始研读古代文献,并就学于董仲舒、孔安国。二十岁自长安出发,历经长江、湘江、沅江

房玄龄

房玄龄

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字乔,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人。父彦谦仕隋为刺史。玄龄幼聪敏、贯通典籍,善属文。开皇中,天下统一,人皆以为隋朝国运长久,玄龄则以为隋帝失政,亡迹已现。年十八举进士,授羽骑校,补隰城尉。李渊起兵

孟子

孟子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思孟学派的创始人。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人。幼年丧父,母教极严,家境贫困。长大后,曾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的门人,是孔

彭子益

彭子益

彭子益(1871年-1949年),名承祖,字子益,云南大理鹤庆人,是清末至民国年间著名的白族医学家。 彭子益生于官宦人家,幼受庭训,年长后结交当地名士,博学多闻,尤其喜爱医术。他不拜师,选择直接钻研中医经典著作,师从古圣先贤。凭借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