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杂剧剧本《紫云庭》

《紫云庭》全名《诸宫调风月紫云庭》,主要写诸宫调女艺人韩楚兰和完颜灵春分离聚合的故事。剧本科白简略,剧情不易稽考,只能揣测大略。2P6中华典藏网

楔子写的是韩楚兰和完颜灵春相敬相爱,只是因为楚兰的虔婆“劣”,灵春的父亲“狠”,使他们不能长期相处。第一折写虔婆以楚兰为赚钱工具,而不容许她对灵春有爱情。第二折写楚兰来至灵春家“大院深宅内”演唱诸宫调,结果被做官的灵春父亲把他俩冲散,“恰便是雕鹗分开莺燕期,虎狼冲散凤鸾栖”。灵春那“狠爹爹才讪过”,楚兰的恶婆婆又赶到这里,“则管里唇三口四,唱叫扬疾”,弄得楚兰“恨无地缝藏身体”,只好与灵春依依惜别。第三折写楚兰相思之苦,不再卖唱陪客,任虔婆好说歹说,都无济于事。一天,许久不见的朋友突然出现在楚兰面前,楚兰向他问候:“间别来安乐末”?灵春的朋友似乎提出要楚兰陪他作乐。楚兰既不好和他翻脸,更不愿和他苛且,巧妙地以虔婆爱钞相推托:“伯伯,你是想波,若是共别人并枕同床,他便不送得我披枷带锁”。心想这个“伯伯”,“不发闲病,决定风魔”。这时灵春也来找她,知道朋友调戏楚兰未成,要打朋友,楚兰劝他别打:“你若打死他,路上呵,你独自难过,却又交谁牵你那虎皮驮驮”?她看到灵春贫穷落魄,不但不嫌恶,反而对他更爱:“你这般忍冷耽饥觅着我,越引起我那色胆天来大”,她非常同情灵春为她“耽惊受怕,波进流移,冷落了读书院,一就把功名懒堕”,只知和她“携手儿相将,举步儿同行”,“满心儿快活”。为了逃脱虔婆管制,避免灵春父亲羞辱,楚兰和灵春在朋友帮助下私奔,“山野村店上藏,竹篱茅舍里躲”。她想:只要“能够得个桑榆景内安闲的过,也强如锣板声中断送了我”。原来灵春已经登科为官,为了解楚兰是否为他守节而故作落魄,派朋友试验楚兰。此剧第四折写他们一起回到灵春家里,庆幸如愿以偿。当楚兰看见“狠阿公”时,连忙问好。出乎所料,相公没有象上次那样“暴雷急雨怒在书房”,而是“和气春风满画堂”。没有象上次那样“分开这沙上宿鸳鸯”,而是教她俩“芰荷香里再成双”。2P6中华典藏网

推荐作家

孔颖达

孔颖达

孔颖达(574年—648年)唐代经学家。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颖达博通儒家经典,与北魏名儒刘焯同学,在北朝以教授为业。隋炀帝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入唐,秦王李世民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擢国子

董仲舒

董仲舒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汉儒家思想家、教育家。河北广川(今河北景县)人。幼年好学不倦,勤读儒学,中年收徒讲学,开始了教学生涯。读书专攻《春秋公羊传》,为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有“汉代孔子”之称。汉武帝

司马迁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成)人。十岁时,随父司马谈到长安,开始研读古代文献,并就学于董仲舒、孔安国。二十岁自长安出发,历经长江、湘江、沅江

房玄龄

房玄龄

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字乔,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人。父彦谦仕隋为刺史。玄龄幼聪敏、贯通典籍,善属文。开皇中,天下统一,人皆以为隋朝国运长久,玄龄则以为隋帝失政,亡迹已现。年十八举进士,授羽骑校,补隰城尉。李渊起兵

孟子

孟子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思孟学派的创始人。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人。幼年丧父,母教极严,家境贫困。长大后,曾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的门人,是孔

彭子益

彭子益

彭子益(1871年-1949年),名承祖,字子益,云南大理鹤庆人,是清末至民国年间著名的白族医学家。 彭子益生于官宦人家,幼受庭训,年长后结交当地名士,博学多闻,尤其喜爱医术。他不拜师,选择直接钻研中医经典著作,师从古圣先贤。凭借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