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10大帝王师

姜尚Rbb中华典藏网

约公元前1156年-约公元前1017年Rbb中华典藏网

姜尚,名望,吕氏,字子牙,因是齐国始祖而称“太公望”,俗称姜子牙或姜太公。他被周文王封为“太师”,共谋“翦商”,后又辅佐周武王灭商。姜尚是中国历史上最享盛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谋略家。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法、兵、纵横诸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Rbb中华典藏网

管仲Rbb中华典藏网

公元前719年-公元前645年Rbb中华典藏网

管仲是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齐桓公即位后,不计前嫌,重用管仲为相,并称他为“仲父”。管仲在任内大兴改革,使齐国拥有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军事实力。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适时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帜,九合诸侯,挟天子以伐不服,使齐国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诸侯的强国。Rbb中华典藏网

商鞅Rbb中华典藏网

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Rbb中华典藏网

商鞅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改革家之一,他通过一系列政治、经济变法使秦国从一个西垂小国一跃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史称“商鞅变法”。Rbb中华典藏网

但商鞅执法过于严酷,曾在渭河边一日处决囚犯七百人,河水因此变红,招致上至贵族、下至百姓的普遍怨恨。虽然商鞅最终被杀并车裂,他的变法却保留了下来,帮助秦国最终一统天下。Rbb中华典藏网

李斯Rbb中华典藏网

约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年Rbb中华典藏网

李斯早年师从荀子学帝王之术,学成入秦。劝说秦王政灭诸侯、成帝业,在秦王政灭六国的事业中起了重要作用。秦统一天下后,议定尊嬴政为皇帝,并制定有关的礼仪制度,被任为丞相。销毁民间的兵器;反对分封,行郡县制;焚烧民间收藏的《诗》《书》等百家语,禁止私学,以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还参与制定律法,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他的贡献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治和文化。Rbb中华典藏网

张良Rbb中华典藏网

约公元前250—公元前186年Rbb中华典藏网

秦末汉初杰出的谋士,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张良以出色的智谋,协助汉高祖刘邦在楚汉战争中最终夺得天下,帮助吕后扶持刘盈登上太子之位,被封为留侯。他精通黄老之道,不留恋权位,晚年据说跟随赤松子云游。汉高祖刘邦评价他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表现出张良的机智谋划、文韬武略。后世敬其谋略出众,称其为“谋圣”。Rbb中华典藏网

诸葛亮Rbb中华典藏网

公元181年-公元234年Rbb中华典藏网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早年隐居在隆中,势力弱小的刘备三顾茅庐,方才出山。此后辅佐刘备,夺取荆州、益州,使三分天下有其一。刘备死后又尽心辅佐后主刘禅,政事上的大小事务由诸葛亮决定。他作为蜀汉的丞相,安抚百姓、赏罚分明、约束官员,对人开诚布公、胸怀坦诚。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Rbb中华典藏网

房玄龄Rbb中华典藏网

公元579年-公元648年Rbb中华典藏网

唐朝著名政治家。早先投秦王李世民后,为李世民参谋划策,典管书记,是其得力谋士之一。在随李世民征战时,凡王府书檄,驻马即成,言简意尽,不需起草。玄武门之变中,他与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等人并功第一。唐太宗即位后,房玄龄为中书令,总领百司,掌政务达20年。参与制定典章制度,主持律令、格敕的修订,监修国史,为盛唐的繁荣打下坚实的基础。Rbb中华典藏网

耶律楚材Rbb中华典藏网

公元1190年—公元1244年Rbb中华典藏网

契丹人,蒙古帝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宰相。成吉思汗率蒙古大军攻占金的燕京时,听说他才华横溢、满腹经纶,遂向他询问治国大计,并因此博得成吉思汗的喜爱 ,被任命为辅臣。此后随成吉思汗东征西讨,常晓以征伐、治国、安民之道,屡立奇功,备受器重。制定礼仪规章制度,阻止蒙古军屠杀,竭力保护人才。对成吉思汗及其子孙产生深远影响,他采取的各种措施为元朝的建立奠定基础。 Rbb中华典藏网

刘伯温Rbb中华典藏网

公元1311年-公元1375年Rbb中华典藏网

刘基,字伯温,元末明初的军事家、政治家,明朝开国元勋。刘伯温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Rbb中华典藏网

张居正Rbb中华典藏网

公元1525年-公元1582年Rbb中华典藏网

张居正被梁启超称为“明代唯一的大政治家”。执政十年,他以帝王师的身份辅佐万历皇帝推行“万历新政”,扭转财政赤字、根除帝国边患、整肃朝廷官吏,以一己之力一举挽救了处在崩溃边缘的大明王朝。Rbb中华典藏网

但张居正为了取信皇帝而勾结太监,为了稳固边疆而大收贿赂,为了推行改革而独裁擅权。只要有助于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张居正便毫不在乎手段的正义与否。这让他一方面成为政敌眼里最卑鄙的弄权小人,一方面又成为百姓心中最伟大的救国英雄。Rbb中华典藏网

推荐作家

孔颖达

孔颖达

孔颖达(574年—648年)唐代经学家。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颖达博通儒家经典,与北魏名儒刘焯同学,在北朝以教授为业。隋炀帝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入唐,秦王李世民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擢国子

董仲舒

董仲舒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汉儒家思想家、教育家。河北广川(今河北景县)人。幼年好学不倦,勤读儒学,中年收徒讲学,开始了教学生涯。读书专攻《春秋公羊传》,为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有“汉代孔子”之称。汉武帝

司马迁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成)人。十岁时,随父司马谈到长安,开始研读古代文献,并就学于董仲舒、孔安国。二十岁自长安出发,历经长江、湘江、沅江

房玄龄

房玄龄

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字乔,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人。父彦谦仕隋为刺史。玄龄幼聪敏、贯通典籍,善属文。开皇中,天下统一,人皆以为隋朝国运长久,玄龄则以为隋帝失政,亡迹已现。年十八举进士,授羽骑校,补隰城尉。李渊起兵

孟子

孟子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思孟学派的创始人。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人。幼年丧父,母教极严,家境贫困。长大后,曾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的门人,是孔

彭子益

彭子益

彭子益(1871年-1949年),名承祖,字子益,云南大理鹤庆人,是清末至民国年间著名的白族医学家。 彭子益生于官宦人家,幼受庭训,年长后结交当地名士,博学多闻,尤其喜爱医术。他不拜师,选择直接钻研中医经典著作,师从古圣先贤。凭借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