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潘斗胜全传》小说介绍
《查潘斗胜全传》晚清人情世态小说。又名《查潘斗胜香国绮谈》。今见清光绪辛丑(1901年)上海书局石印巾箱本,四卷三十回。封面题“查潘斗胜全传”,扉页署“辛丑暑月上海书局。”首有光绪辛丑六月“剑南白口口叟”序,图3叶6幅。正文半叶13行,行24字。正文回次前标“新辑查潘斗胜香国绮谈,阳羡铁盦隐士编次”,然序文中有“雁宕灿花生新编是集”之语,未知二者是否同为一人。其姓字、生平待考。
小说叙述清乾隆年间,苏州府有查潘二姓望族。内有同窗好友二人,一名查珊,号瑜溪,人称查三;一名潘树勋,号梅溪。皆巨富之子。二人同游虎丘,遇慧贞、素琴二妓。相互爱慕。后经观音阁女尼撮合,共宴于庵中,吟诗唱和,乐而忘返。查母见子数日未归,命人寻其归家责之。查三愧,数月足不出户,无聊之际,抽鸦片以作消闲。后接慧贞来信,私至妓院与慧贞相会,且挥金如土,终日不归。查母因子迷于烟花,训诲无益,遂往杭州天竺进香。查三伴母同行。时浙西遭水灾,查母闻天竺疯僧作歌,心有所悟,乃捐银二十万两赈救灾民。母子出游西湖,遇奇人紫虬翁。翁赠查三持剑玉人一尊,云日后逢灾,此宝自能相救,且言二十年后相逢有日。次日,查三再访紫虬翁不得,却遇杭州名妓鸾玉,传书各院,聚会群芳,品评甲乙。潘梅溪在苏州闻知此事,便径往上海,浪迹青楼,遍访名花,一时名扬沪上。二人复会,各述风流事。端阳节,二人拥慧贞、素琴诸妓观赏龙舟,暗中斗富。次日,又于院中会集诸妓,各出奇珍异宝,争奇斗胜,而胜负未分。数日后,二人各带金银同往上海访艳,日挥万金。未及两月,二人将金银挥霍一空。查母卒,兄弟分家。查三仍终日游荡于花街柳巷,家产渐次卖尽。时湖北大荒,查三载米麦数船前往销售。途中,有人愿将米麦全数购去。查三随其行至海岛山寨,方知此人为绿林好汉。查三得银货出寨,中途触礁沉船,幸得紫虬翁相救,方得返归故里。此时家产已尽,只得求告于兄。兄收养其妻女,令其自谋生计。查三追忆往事,悔恨不已。卷末云:二集中查三应试中探花奉旨南征。然二集未见。
最新文章
推荐作家
孔颖达
孔颖达(574年—648年)唐代经学家。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颖达博通儒家经典,与北魏名儒刘焯同学,在北朝以教授为业。隋炀帝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入唐,秦王李世民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擢国子
董仲舒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汉儒家思想家、教育家。河北广川(今河北景县)人。幼年好学不倦,勤读儒学,中年收徒讲学,开始了教学生涯。读书专攻《春秋公羊传》,为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有“汉代孔子”之称。汉武帝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成)人。十岁时,随父司马谈到长安,开始研读古代文献,并就学于董仲舒、孔安国。二十岁自长安出发,历经长江、湘江、沅江
房玄龄
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字乔,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人。父彦谦仕隋为刺史。玄龄幼聪敏、贯通典籍,善属文。开皇中,天下统一,人皆以为隋朝国运长久,玄龄则以为隋帝失政,亡迹已现。年十八举进士,授羽骑校,补隰城尉。李渊起兵
孟子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思孟学派的创始人。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人。幼年丧父,母教极严,家境贫困。长大后,曾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的门人,是孔
彭子益
彭子益(1871年-1949年),名承祖,字子益,云南大理鹤庆人,是清末至民国年间著名的白族医学家。 彭子益生于官宦人家,幼受庭训,年长后结交当地名士,博学多闻,尤其喜爱医术。他不拜师,选择直接钻研中医经典著作,师从古圣先贤。凭借自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