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杂剧剧本《酷寒亭》
《酷寒亭》全名《郑孔目风雪酷寒亭》,又名《萧县君风雪酷寒亭》。主要写烟花妓女萧娥逼得郑州府把笔司吏郑嵩妻亡家破、最后被郑孔目所杀的故事。
郑孔目平日颇有正直之心。护桥龙宋彬因为路见不平,致伤人命,罪当至死;郑孔目为他在郑州府尹李公弼前说情,宋彬得以不死,受杖六十,被刺配沙门岛。宋彬对他感激不尽,并和他结为兄弟。可是郑孔目却贪恋刚做良人不久的妓女萧娥。家有浑家萧县君,儿女僧住赛娘,不去照看,住在他箫大姐家不回去,以至于和平生贪花恋酒的祗候高成发生口角。萧县君多次央人唤他不回,便又央祗候赵用领着一对儿女去萧行首家对郑孔目说,她已死了,赚郑孔目回家。郑孔目公事不办、家事不管、只知卧柳眠花的作风引起赵用的极大不满,赵用惋惜他“这么好人家娶这等搅蛆扒”,“久以后无根橼和片瓦”;向他谎说萧县君尸停床塌,摧他赶快回家。郑孔目一方面为妻死难过,一方面又听信萧娥“你老婆若死了,我就嫁你”的话,为萧娥护短。郑孔目领着儿女回到家里,发现妻子未死,不但不悔悟,反责怪赵用“说谎”。萧娥这时身着孝服,前来为萧县君吊孝,把裙带里白矾往眼中一抹,眼泪直流。萧县君那里受得了这场恶气,便把家中十三把钥匙交于丈夫和萧娥,当场气死。郑孔目虽然对萧娥不满,但还是娶她为妻。
这时,孔目奉府尹命攒造文书,前往京师。孔目去后,萧娥在家百般折磨一对儿女。随同郑孔目一同去京师的祗候赵用中途折回孔目家中取遗剩下的一纸文书,发现萧娥打得儿啼女哭,劝她“看哥哥面上,休打这孩儿者”。萧娥把赵用推了出去,关起门毒打僧住赛娘。气得赵用感慨道:“劝君休要求娼妓,便是丧门逢太岁,送的他人财离散家业破,郑孔目便是傍州例(例子,榜样)”
郑孔目办完公事从京城回家,一路上听人说浑家有奸夫,百般折磨一对儿女;他在小酒店的张保那里从侧面经过证实,确有其事;适逢他的一对儿女到酒店乞讨,郑孔目把儿女寄在店中,晚上回家捉奸,奸夫高成越窗而逃,他杀了淫妇萧娥,到府尹处自首。府尹李公弼命高成将他脊杖八十,脸上刺字,押解沙门岛。原来郑孔目救过命的宋彬在被押解沙门岛的中途,扭开枷锁,打死解子,在山中落草为寇,快活度日;他听说恩人郑孔目也被迭配沙门岛,在酷寒亭受苦,亲带五百名偻罗,救郑孔目上山,待几时风尘宁静,便去朝廷招安。
此剧中心是在谴责娼妓乱家:气死正妻萧县君,虐待前妻儿女,私通奸夫,逼得丈人犯罪杀人,迭配沙门岛,上山为盗,正象赵用所说的送得郑孔目“人离财散家业破”。但作者在组织剧情时,中心不突出,松散拖沓,人物性格也不够鲜明,唱词一般化。
最新文章
推荐作家
张衡
张衡(78年—139年),东汉著名辞赋家、文学家、科学家。《后汉书》有传。字平子。南阳郡西鄂(今河南南阳县)人。少时即善属文,西游三辅,作《温泉赋》;东入洛阳,观太学,问学于经学大师贾逵,遂通《五经》、六艺。永元(89—1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襄公二十二年(一说二十一年)十月庚子日(前551年9月28日)出生于鲁国昌平乡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其远祖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成)人。十岁时,随父司马谈到长安,开始研读古代文献,并就学于董仲舒、孔安国。二十岁自长安出发,历经长江、湘江、沅江
孔颖达
孔颖达(574年—648年)唐代经学家。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颖达博通儒家经典,与北魏名儒刘焯同学,在北朝以教授为业。隋炀帝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入唐,秦王李世民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擢国子
余象斗
余象斗(约1560 -1637) 名文台,字象斗,号仰止子、仰止山人、三台山人、三台馆主人,别名世腾、象乌、宗下、云登父、子高父等福建建阳人,明末著名书坊主、小说家。他生逢明末建阳刻书鼎盛时期,仅余氏一族就有三十余家书坊,同
公羊高
公羊高,战国时期齐国人。相传是孔子学生子夏的弟子。汉代今文经学的重要先驱者。以治《春秋》闻名于世。旧题《春秋公羊传》(亦称《公羊春秋》或《公羊传》)为其所作。据唐代徐彦《公羊传疏》说:“戴宏《序》云:"子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