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最低书目

列出一国学最低书目,或者说列出适合喜欢国学者的国学书目,许有必要。vhb中华典藏网

关于国学知识系统论述,有钱穆先生《国学概论》、章太炎先生《国学演讲录》(章太炎先生《国学概论》一书因篇幅短小,且有重复之处,故不提)二书,但《国学演讲录》是以文言文书写的,《国学概论》好读一些,但是繁体竖版。现代版白话有两本书应较适合我们,一是《中国传统文化荟要》(吉林人民出版社),一是《国学词典》(四川人民出版社),较不错。vhb中华典藏网

上面四本只是国学的总体大致轮廓,真正深入还需读古书原著。《四库全书》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书目已在《国学定义及〈四库全书〉》中提到,在此便不再赘叙。vhb中华典藏网

如果要将《四库全书》中书目一一读遍,实在较为困难。   vhb中华典藏网

也因此,近代梁启超先生曾将国学入门书目最低限度列为——经部:《四书》、《易经》、《书经》、《诗经》、《礼记》、《左传》;史部:《战国策》、《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或《通鉴纪事本末》)、《宋元明史纪事本末》;子部:《老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集部:《楚辞》、《文选》、《李太白集》、《杜工部集》、《韩昌黎集》、《柳河东集》、《白香山集》。vhb中华典藏网

梁任公并认为:"以上各书,无论学矿、学工程报……皆须一读,若并此未读,真不能为中国学人矣。"vhb中华典藏网

只是如今现代快节奏式的生活潮流,要一一去阅读这些古文,恐也不是易事。vhb中华典藏网

1978年,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设立"钱宾四先生学术文化讲座",请钱穆作了系列讲座。在讲演中钱穆指出有7部书是"中国人所人人必读的书"——《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六祖坛经》、《近思录》、《传习录》。钱穆先生所说前五书,是为国人学子必读书,深表赞成,想来这也便是国学最低书目吧。vhb中华典藏网

有鉴于欣赏国学而被古书之浩瀚惊呆的朋友,我觉得有必要将国学入门书目再调整一下,浓缩到底。把一些对我们来说苦涩死板又诘屈聱牙的古书(如《尚书》、《易经》、《诗经》)先放一边,先选读一些较富趣味性的古书。vhb中华典藏网

经部:一般来说,现代政界与学术界反孔非儒的神经已经疲软,因而现在通行的四书五经里很少再有扭曲儒学的歪解,四书五经的版本很多,都还可以。值得一提的是,台湾学者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与《孟子旁通》(这两本较有意思,在领悟圣人微言大义时,或犹能会心一笑)当足一读。宋代学者兼儒家大师二程曾说:"学者须先读《论》、《孟》,穷得《论》、《孟》,自有要约处,以此观其它经则省力也"(《近思录》)。二程甚至认为,《论语》和《孟子》学好了,其它经也可以不学。在此,姑不论学好《论》、《孟》是否便不必再学其它儒家经典这一问题,于中可见《论》、《孟》之要。vhb中华典藏网

史部:太史公的《史记》相信一定有很多人读过。其他史籍凭各人爱好,我们要是喜欢历史,大可读遍《二十四史》。不过便是不喜欢历史,那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还是要读的吧?vhb中华典藏网

子部:《庄子》一书走笔峋丽,其文恣肆,应可助长我们的文采,五四前后,著名教授兼作家施蛰存还建议青年读《庄子》(和《文选》),可见其要;《墨子》虽也有点难懂,不过墨子是位杰出的思想家,要了解墨家学说,请读《墨子》;读《韩非子》一书,可以了解法家之八九;当然还有道家著作《老子》。vhb中华典藏网

集部:首推《文选》;其次所谓文尊韩柳,诗推李杜,所以《韩昌黎集》、《柳河东集》、《李太白集》、《杜工部集》自当读读。但既是国学最低书目,那韩、柳、李、杜任选两本也便是了。vhb中华典藏网

一言以蔽之,《论语》(必读)、《孟子》(必读)、《史记》(不可不读,但可选读章节)、《汉书》(不可不读,但可选读章节)、《后汉书(不可不读,但可选读章节)、《三国志》(不可不读,但可选读章节)、《庄子》(不可不读,但可选读章节)、《老子》(不可不读,但可选读章节)、《墨子》(不可不读,但可选读章节)、《韩非子》(不可不读,但可选读章节)、《文选》(不可不读,但可选读章节)、《韩昌黎集》(或选《柳河东集》,当读,可选读章节)、《李太白集》(或选《杜工部集》,当读,可选读章节)。vhb中华典藏网

至于近、当代学术论文,可先不读。若不曾饱读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史家著作,便去看那学术论文,无疑较难明了。只因涉猎不广的话,既难以读懂书中所论之要,又有先入为主之误。是以可等有些基础后,再读不迟。vhb中华典藏网

不才窃以为读书求学总会有益于已,诚如古人所云——"人之有学,如木之有枝叶也。木有枝叶,犹庇荫人,而况君子之学乎?"(《国语》)vhb中华典藏网

谨与二三子,其勉之哉……vhb中华典藏网

推荐作家

张衡

张衡

张衡(78年—139年),东汉著名辞赋家、文学家、科学家。《后汉书》有传。字平子。南阳郡西鄂(今河南南阳县)人。少时即善属文,西游三辅,作《温泉赋》;东入洛阳,观太学,问学于经学大师贾逵,遂通《五经》、六艺。永元(89—1

孔子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襄公二十二年(一说二十一年)十月庚子日(前551年9月28日)出生于鲁国昌平乡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其远祖

司马迁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成)人。十岁时,随父司马谈到长安,开始研读古代文献,并就学于董仲舒、孔安国。二十岁自长安出发,历经长江、湘江、沅江

孔颖达

孔颖达

孔颖达(574年—648年)唐代经学家。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颖达博通儒家经典,与北魏名儒刘焯同学,在北朝以教授为业。隋炀帝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入唐,秦王李世民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擢国子

余象斗

余象斗

余象斗(约1560 -1637) 名文台,字象斗,号仰止子、仰止山人、三台山人、三台馆主人,别名世腾、象乌、宗下、云登父、子高父等福建建阳人,明末著名书坊主、小说家。他生逢明末建阳刻书鼎盛时期,仅余氏一族就有三十余家书坊,同

公羊高

公羊高

公羊高,战国时期齐国人。相传是孔子学生子夏的弟子。汉代今文经学的重要先驱者。以治《春秋》闻名于世。旧题《春秋公羊传》(亦称《公羊春秋》或《公羊传》)为其所作。据唐代徐彦《公羊传疏》说:“戴宏《序》云:"子夏传